



耳血肿通常发生于犬、猫耳郭内侧面。耳朵大而下垂的犬多发,偶尔也会发生于耳郭的背外侧面。多因耳部的钝性外伤,耳局部的急性、慢性炎症,耳部感染寄生虫,导致动物剧烈搔抓耳部、摇头,损伤耳后动脉在耳郭内侧面的分支,从而引起耳郭皮下出血(图1-2-1)。
图1-2-1 猫外耳道感染耳痒螨而搔抓耳朵,发生耳血肿
形成时间较长,体积较大的耳郭血肿。
(1)动物行全身麻醉,耳部剃毛、消毒,用棉球充塞患耳外耳道,以防术中血液等流入外耳道。
(2)用注射器自血肿近耳尖部进针,从血肿腔内抽出积血,降低血肿腔内压(图1-2-2)。
图1-2-2 用注射器抽出血肿腔内的积血
(3)在耳郭的内侧面血肿上,沿耳朵的纵轴作“S”形皮肤切口,切口长度与血肿相当,并用手术剪将两侧皮肤创缘各剪除2mm(图1-2-3)。
图1-2-3 在血肿上作“S”形切口
(4)用止血钳夹持灭菌生理盐水纱布,清理血肿腔内的血凝块及纤维蛋白团块。然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血肿腔(图1-2-4)。
图1-2-4 清理血肿腔内的血凝块及纤维蛋白团块
(5)找到血肿腔内的血管断端,用4号缝线结扎(图1-2-5)。
图1-2-5 找到并结扎血管断端
(6)用三棱针穿透耳郭全层,在血肿部位作多列的水平纽扣缝合,以闭合血肿腔。
缝合时从耳郭的背侧面进针,穿过全层到腹侧面,然后再从腹侧面进针,背侧面出针,在耳郭背侧面打结。缝合方向平行于耳朵的纵轴。
皮肤切口开放,以利于创内渗出液流出(图1-2-6)。
图1-2-6 作多列水平纽扣缝合,以闭合血肿腔
(7)也可在皮肤切口两侧,平行皮肤切口,作两个纱布棉垫压迫缝合,以闭合血肿腔(图1-2-7)。
图1-2-7 平行皮肤切口,作两个纱布棉垫压迫缝合
(1)术中要彻底清理血肿腔内的血凝块和纤维蛋白团块,切实结扎出血的血管断端。
(2)耳朵作全层水平纽扣缝合时,线结的走向要平行于耳朵的纵轴。缝合时要避免损伤耳郭背侧面的血管。
(3)用纱布棉垫闭合血肿腔,要基本覆盖血肿腔面积,不要留有死空腔。
(1)患耳术后不必包扎,以利于渗出液排出。充填外耳道的棉球要经常更换。在更换棉球的同时,清洗消毒外耳道。
(2)血肿腔切口处经常消毒清理。在术后初期及时清理掉切口处的痂皮,防止切口封闭,保证渗出液顺利排出。
(3)术后严格禁止动物搔抓、摩擦患耳,避免再次出血。
(4)术后7~10d渗出液消失,切口处开始干燥结痂。视情况拆除缝线或纱布棉垫。但仍要对患耳进行保护,避免动物搔抓、摩擦,使患耳进一步愈合,直至痂皮自行脱落。
(5)患耳创口愈合后,原血肿处或出现皱缩现象,影响耳的美观。可对患耳进行轻柔的揉捏按摩,减轻或消除皱缩。
某些垂耳品种的犬,为了使耳郭直立,达到外形美观的目的,可以通过手术修整的方法来实现。个别情况下,为了修整破损的耳朵,也以此方法来解决。
需要施术的犬种因品种不同,施术时的年龄要求不同,施术时耳的保留长度也不同。一般施术年龄与耳长度要求如表1所示。在允许的年龄段内,越早施行手术,成功的把握越大。
表1 犬施术年龄与保留耳长度要求
(1)需要进行耳整容成形的幼犬,在达到施术年龄时,施行此手术。
(2)耳破损需要进行修整的犬,施行此手术。
(1)施术犬行全身麻醉,俯卧保定,头部要固定稳固。在下颌至颈部垫一棉枕,以抬高头部。用脱脂棉填塞外耳道,以防术中血液等流灌入外耳道。两耳郭常规剃毛、消毒。不在头部覆盖隔离创巾,保证术中明视手术区域。
(2)施术前,需要测量耳的长(高)度。测量从耳郭中央与头部连接处到耳尖的距离(图1-2-8)。测量完耳的长度后,对术后需保留的长度及形状进行测量和预计,并与头进行目测、比较。一般来讲,犬的年龄小,耳保留得稍长,反之稍短;公犬保留稍长,母犬稍短。耳整修后呈喇叭状或“马刀”状。
(3)在确定断耳要保留的长度后,将两耳提起,耳尖对齐,在需要保留的长度处用直针穿透两耳固定,以确保两耳的长度标记一致。然后用手术剪在此处剪一小口。此处即为断耳后的耳尖端(图1-2-9)。
图1-2-8 对耳的长(高)度进行测量
图1-2-9 直针穿透两耳固定,然后用手术剪剪一小口
(4)拔掉直针,展平耳郭。自标记小切口向下至耳屏间切迹标记一弧线,而后向前延伸至耳屏,此即耳的截除线,弧线内的耳郭便是断耳后的新耳郭形状。因此,此道弧线的确定十分重要,决定了将来耳朵的美观程度(图1-2-10)。
图1-2-10 耳的截除线
(5)用带有弧度的专门的断耳钳或断耳夹,自标记处至耳屏间切迹处分别装置在两耳上。调整、展平耳郭。在调整时要注意两耳郭在钳(夹)的后方余出的部分是否相同,这关系到截除这部分后两耳的形状和大小是否一致(图1-2-11)。
图1-2-11 装置断耳钳(夹)
(6)用锋利的外科刀或剃须刀紧贴断耳钳(夹)自标记处将耳郭切至耳屏间切迹处(图1-2-12)。
图1-2-12 自标记处将耳郭切至耳屏间切迹处
(7)除去断耳钳(夹),用手术剪继续向前剪至耳屏,截去后方的耳郭(图1-2-13)。
图1-2-13 用手术剪沿切口剪至耳屏,截断耳郭
(8)在对耳郭创缘较大的血管断端出血点进行钳夹捻转止血或结扎止血处理后,耳屏处切口用结节缝合法缝合皮肤(图1-2-14)。
图1-2-14 结节缝合耳屏处切口
(9)用直圆缝合针在距离创缘1~1.5mm处穿透耳郭腹背两面的皮肤及耳软骨,对耳郭创缘进行连续缝合。缝合时缝线不可拉缀过紧,用力要适中,耳郭腹背两面的皮肤尽量对合严密。缝至耳尖处时,不必打结,保留2~3cm线尾,剪断缝线(图1-2-15)。
图1-2-15 连续缝合耳郭创缘,最后在耳尖处留2~3cm线尾,不必打结
(10)缝合完毕后,在耳郭内填塞锥状棉团,并用绷带与胶带固定。这种包扎不必过于牢固,待动物麻醉过后清醒时即可除去或由其自行脱落,因为这种包扎只是起到术后对耳缘创口压迫止血的作用(图1-2-16)。
图1-2-16 缝合完毕后,在耳郭内填塞锥状棉团,并用绷带与胶带固定
(1)耳截除的部分,除考虑保留部分形状及大小外,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要做到两耳尽量一致,这是术后耳朵美观很重要的基础。因此,不覆盖隔离创巾的目的就是便于术中进行观察、比较。
(2)截除耳郭的操作,要使用锋利的外科刀或剃须刀进行切割,这样切割的创缘整齐,愈合后美观。使用其他器械切割,或许创缘呈锯齿状,将来愈合后耳郭缘会不齐整,影响美观。
(3)截除耳郭后缘后,对创缘明显的耳血管断端出血点要认真进行止血,避免形成耳郭缘的小血肿,影响愈合。可进行钳夹捻转止血,或进行结扎止血。如果使用专用的、带有电烧烙功能的断耳钳进行断耳,可使出血问题的处理变得简单。对于影响缝合操作的弥散性出血,可在距离创缘1~1.5cm处再次用断耳钳或断耳夹夹住,使出血暂时停止,待缝合完后再松去。但是对于耳血管断端的出血不可以此法处理。
(4)耳郭创缘的连续缝合用力要适中,缝线不可过紧,造成耳缘皱缩曲折。尤其耳尖处更需注意,避免术后耳尖弯曲。缝合时注意使耳郭腹面、背面的皮肤对合,避免耳软骨显露。缝合的针距(每针的距离)与边距(进针处与创缘的距离)保持均匀一致,才能在愈合后使耳缘整齐。
(1)术后的耳多数不需要包扎,临时包扎的棉团和绷带在动物清醒后即可除去。
(2)术后防止搔抓耳部,必要的情况下要佩戴伊丽莎白项圈以保护耳部。
(3)术后耳部创缘会形成血痂。血痂过厚、过多或粘有污物时,为防止痂下发生感染化脓,要进行清除。清除血痂后,将创缘消毒,并涂布抗生素软膏。因为术后耳部疼痛,动物对触摸耳部抗拒强烈,所以这些操作需要在全身麻醉的情况下进行。
(4)术后7d拆除缝线。
(5)如术后耳发生下垂,可用棉团填塞耳道,于耳基部包扎,5d左右拆除。如不能一次性使耳竖立,可反复进行这样的包扎,直至耳直立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