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蛇与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蛇··········

以蛇为主题的窗花剪纸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蛇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丰富的象征意义。蛇被视为华夏民族的早期图腾,是先民的一种信仰。人们相信蛇寓意着神明、龙、富贵吉祥,因此,它被视为吉利的象征。这种信仰在古代文物和艺术品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许多著名的神话和传说都与蛇有关。例如,伏羲和女娲,这两位被视为人类始祖的神灵,都以半人半蛇的形象出现;在道教文化中,蛇有时被视为能够引导人们进入神秘领域的灵兽,它们与长生不老和仙术有关。蛇在传统文化中具有多种象征意义,如爱情、繁衍、幸运、神圣、风调雨顺、长寿和财富等。蛇类这些丰富多样的象征意义,既体现了人们对蛇本身的认知和理解,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这些象征意义使得蛇在古代艺术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并成为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蛇年贺图

蛇在中国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既有宗教和神秘的象征意义,也有实际的药用价值。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蛇的认识和态度也在不断变化。在强调保护野生动物和生态环境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尊重和理解蛇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和价值。

国外文化中的蛇······················

蛇在世界各地的文化中扮演着多样的角色,既有崇拜象征的积极方面,也有代表邪恶的消极方面。在古埃及,蛇是重要的宗教和神话象征。例如,眼镜蛇被认为是古埃及的守护神,与法老的权力和保护有关。在希腊神话中,蛇与治愈和医疗有关,特别是与医神阿斯克勒庇俄斯有关,他的标志是缠绕在权杖上的蛇。在印度,蛇被赋予了非常神圣的地位,例如,纳迦(Naga)是半人半蛇的神祇,被认为是雨的赐予者和水的守护者。而在《圣经》中,蛇通常被视为邪恶的象征,特别是在《创世记》中,蛇诱使夏娃吃下禁果,导致人类堕落并背负上原罪。

这些例子表明,蛇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非常丰富,从智慧和治愈到破坏和邪恶,蛇的形象跨越了时间和空间,成为人类共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 蛇的俗名 ★★

动物的俗名是广大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对自然万物最朴素的认知。蛇类的俗名通常是根据它们的某些特征、行为习性、地理分布或者文化传说来命名的。这些俗名往往更加生动形象,易于记忆和传播,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和区分不同的蛇类。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蛇类及其俗名的例子。

三索锦蛇的俗名——三角线、三索线

“三角线”是因其眼睛后方有三角形的放射线,人们根据其明显特征起的俗名。而“三索线”的俗名,最初可能是由“三角线”的叫法演变而成(在粤语发音里,“角”与“索”接近)。

灰鼠蛇的俗名——过树榕、过树龙

此蛇经常出没在村落周边觅食,它习性喜爬树,在过去的村里都会有棵大榕树,因人们常看到它在大榕树上游走,所以起名“过树榕”。而在过去的志书中曾记载它的俗名为“过树龙”,“龙”和“榕”在发音里接近,可能是谐音演变而来。

蟒的俗名——琴蛇

从古代开始,人们会把它的皮用于制作乐器,多数用于包裹二胡的琴筒,所以“琴蛇”这个名字一直流传下来。

中国水蛇的俗名——泥蛇

因为此蛇生活在农田、鱼塘、沼泽等淤泥较多的环境,它经常藏匿在淤泥里,常常被农民发现与接触到,所以人们很形象地称之为“泥蛇”。

钩盲蛇的俗名——铁线蛇

由于其体表颜色在阳光照射下有光泽,而且身体有很强的韧性,与铁线相似,所以人们给予它很形象的俗称“铁线蛇”。

银环蛇的俗名——簸箕甲

因其身体整齐的黑白相间特征,与农村人们常用簸箕的边缘相似,所以人们形象地描述它为“簸箕甲”,一直流传至今。

黑眉锦蛇的俗名——家蛇

由于黑眉锦蛇主要以鼠为食,传统村落建筑以泥砖、瓦顶为主,亦是老鼠躲藏的最佳场所,同时黑眉锦蛇为了捕食老鼠常常出现在瓦顶、房檐甚至屋内,所以人们称之为“入屋蛇”,也称“家蛇”。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常见的蛇类俗名如下。

舟山眼镜蛇:饭铲头、吹风蛇等。

银环蛇:银脚带、过基甲、雨伞蛇、百节蛇等。

眼镜王蛇:过山峰、山万蛇、过山风等。

金环蛇:金脚带、铁包金等。

尖吻蝮:五步蛇、白花蛇、百步蛇、蕲蛇等。

福建竹叶青蛇:青竹蛇、赤尾青竹丝等。

原矛头蝮:龟壳花、老鼠蛇等。

泰国圆斑蝰:金钱豹、百步金钱豹等。

虎斑颈槽蛇:野鸡脖子、野鸡项等。

草腹链蛇:花浪蛇、黄头蛇等。

王锦蛇:大王蛇、菜花蛇、臭青公等。 vRBQYoodUBwLT6PBQ5rao/ef34LZMrNpMvIp7OWhJQSGqnGpB3E4SDNOVPb/l7U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