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繁殖与发育

性别二型性·······················

性别二型性(性二态)是指同一物种的雌雄个体在形态学、解剖学和生理学等特征上存在差异的现象。大量研究表明蛇类体形上的性别差异与其交配系统相关。

体形差异

在繁殖季节,那些没有明显身体斗争行为的蛇类,其雌性体形通常比雄性更大。然而,在那些存在雄性间战斗的类群中,雄性往往具有比雌性更大的体形。这是因为较大的体形对于两性繁殖成功率至关重要:对于雌性来说,较大的体形可以提高其繁殖力;对于雄性来说,拥有较大的体形在争夺配偶过程中会更具优势。此外,由于年繁殖频率不同,卵胎生蛇或生活在温带的物种中,雌性个体通常比同种的雄性更大。这是因为对于年繁殖频率较低的物种来说,增大单次繁殖力显得格外重要,因此,雌性个体需要更大的体形来容纳后代。

尾部差异

蛇类的两性差异普遍体现在其尾部长短,由于雄性个体的生殖器官——半阴茎倒置于尾基部内,因此,雄性个体一般具有更长的尾巴以容纳半阴茎和相关肌肉组织。鉴别蛇类性别最直接的方式是通过从尾端向尾基部推挤以翻出倒置的半阴茎。

内部器官组织差异

蛇类除了在体形上表现出性二态特征外,其内部器官组织的大小也存在明显区别。例如,与相同长度的雌性相比,雄性个体通常具有更多肌肉组织和质量更大的肾脏。

求偶与交配························

季节性繁殖

与全年繁殖的动物不同,蛇类只在一年中特定的繁殖季节才进行交配活动,繁殖季节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温度、食物供应和蛇类自身激素的变化。在热带地区,温度或食物供应可能较少出现极端的变化,但蛇的繁殖季节仍然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两条打斗中的黑眉锦蛇©彭丽芳

求偶

对于蛇来说,一种常见的求偶表现是雄性通过特殊的身体动作和姿势来吸引雌性的注意力。例如,雄性蛇可能会表演复杂的舞蹈,起伏身体并抬起头,试图给雌性留下深刻印象。这些动作不仅展示了雄性的身体素质,而且还可以作为视觉提示,表明他准备交配。

为了争夺配偶,雄性蛇类也会面临激烈的竞争。在许多蛇类中,多条雄性为争夺单条雌性的注意力,会采取多种竞争形式,包括相互缠绕、撕咬、撞击等肉搏,或者抬起躯干前部、用头部按压对方以展示统治力。这些战斗可能很激烈,并可能导致某些雄性受伤,但战斗中的胜利者能获得与雌性交配的机会。

交配

蛇类的交配过程一般是从躯体的接触开始,雄性用吻端接触雌性,并将头和颈部放在雌性背部。随后雄性向前移动并趴在雌性背上,同时用下颌按压雌性。如果雌性试图逃跑,雄性则会一直跟随,并保持下颌或躯干与雌性背部紧密接触。在此过程中,雄性通过不停地扭动尾部以探索雌性泄殖腔的位置。当时机成熟时,便将半阴茎翻出体外插入雌性的泄殖腔开始交配。

繁殖模式·························

有鳞类爬行动物的卵在母体输卵管中受精,一部分会以卵壳包被胚胎的形式排出体外,另一部分则直接以新生幼体的形式离开母体。大部分有鳞类爬行动物新生卵中的胚胎已经完成了整个胚胎发育的 25%~40%,但也有一些物种的卵在母体体外要历经几乎全部的胚胎发育期。

蛇类的繁殖模式也被分为卵生繁殖和产子繁殖,例如,乌华游蛇( Trimerodytes percarinatus )是华游蛇属的一种卵生蛇类,而赤链华游蛇( T. annularis )是同属的产子蛇类。对于蛇类的卵生繁殖和产子繁殖的描述曾经在图书《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广东陆生毒蛇识别与防范》,以及《滇南竹叶青蛇繁殖报道》一文中出现过。

翠青蛇交配©柳国雄

雌蛇产卵©邓俊东

幼蛇破壳©邓俊东

产子繁殖

竹叶青蛇产小蛇©黄松

护卵行为·························

护卵行为是蛇类表现出的一种亲本照顾形式,可以增加后代的生存概率。通过保护它们的卵,这些蛇可以使其后代免受捕食者和不利环境等的威胁,这表明了蛇类同样也会重视其繁殖成功率和后代的存活状况。通过这种行为,不仅增加了卵的孵化成功率,还延续了亲本的基因。因此,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些蛇会竭尽全力地保护它们的卵。

蛇类的护卵行为可以帮助胚胎处于最佳的孵化温度和湿度环境,从而确保胚胎能够躲过极端环境,避免过于干燥使卵严重失水。此外,蛇还可以通过积极保卫巢穴来阻止潜在的“偷蛋者”,进一步降低卵被捕食的风险。例如,眼镜王蛇在保护后代时对任何感知到的威胁都表现出极强的攻击性。它们会抬起头来,张开标志性的颈部,嘶嘶作响,发出警告信号。雌性眼镜王蛇还会将自己紧密地缠绕在卵上,为后代提供物理防御。有时雄性眼镜王蛇也会参与守护巢穴的工作。这种紧密的保护确保了胚胎发育环境的安全,雌性眼镜王蛇常常因长时间保护它们的卵而牺牲了觅食机会。雌性网纹蟒一次会产下数十枚卵,与其他在产卵后便弃卵而去的蛇类不同,网纹蟒会勤奋地守卫它们的巢穴,直到卵完成孵化。当网纹蟒盘绕在它们的卵周围后,会通过“颤抖”的方式使肌肉有节律地收缩以维持适宜胚胎发育的环境温度。此外,它们可能会偶尔调整每个卵在巢中的位置,以确保孵化温度均匀,从而增加后代的生存机会。

雌蛇护卵

眼镜王蛇护卵行为——守护巢穴

幼蛇的成长及蜕皮·····················

包括蛇在内的一切有鳞类爬行动物均有蜕皮现象,这是为了让它们的鳞片能够进一步生长。幼年的蛇类鳞片相对较小,当旧的蛇皮无法继续伸展时,就进入了蜕皮周期。此时,蛇会自然地松弛皮肤,从而导致它们的眼睛变成浑浊的蓝色,蛇皮的颜色也会变得暗淡。一段时间后,眼睛会恢复清澈,蛇开始借助粗糙的表面磨蹭吻端的皮肤。蜕皮过程一般从头部的鳞片剥离开始,并慢慢地从旧的蛇皮中爬出来,最终呈现出一身崭新的皮肤。

蜕皮对于蛇类来说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去除部分寄生虫的干扰。虽然蛇会在水中泡澡,但很难去除寄生于身体表面的寄生虫,蜕皮的过程会使蛇皮连同附着其上的寄生虫一起脱离本体。

蜕下的蛇皮

关于蛇蜕皮的频率没有确切结论,这取决于它们的年龄和食物资源可得性。一般年幼的蛇类或者处于快速生长阶段的蛇类,其蜕皮的频率会更高;处于冬眠阶段的蛇类不会发生蜕皮,但通常在冬眠结束后即会发生蜕皮现象。 7qtOUnKPmPL9xbKv+kiuEQnH3gLpBxWKwe9Mbti6P9HcTEyu6NU1gU10/QutAuM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