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0节
住院患者营养管理标准操作程序(SOP)

住院患者营养管理是指患者住院期间,医护人员通过对其营养状态进行评估,了解患者的营养状况,对有营养风险或营养不良的患者提供营养支持的过程。评估患者营养状态常用的指标有生化检查结果、营养物、食物和液体的摄入量以及患者的活动能力、耐力,手的握力、肌肉肌张力等。营养状态良好能促进患者的康复,有营养风险的患者接受营养支持有可能改善临床结局,包括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等。

一、住院患者营养管理目的

1.为患者及时提供合理的营养治疗,促进患者康复。

2.减少与营养因素相关的导致患者出现不良临床结局的风险。

3.改善患者临床结局,包括减少患者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等。

二、住院患者营养管理制度

1.医院建立住院患者营养管理工作流程,临床各科室需认真贯彻执行。

2.护士掌握住院患者营养评估的内容和方法,并严格执行。

3.护士掌握住院患者营养评估的时机,对高危患者进行动态的评估。

4.对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应请营养师进行会诊,并与患者、家属、医生共同制订营养治疗方案。

5.护士落实营养治疗措施,评价营养治疗效果。

6.护士长定期检查住院患者营养管理执行情况,评价、分析,及时反馈存在的问题,并持续改进。

三、住院患者营养管理规程

1.应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量表筛查营养高危患者。

(1)患者体重指数<18.5。

(2)患者在过去3个月有体重下降。

(3)患者在过去1周内摄食减少。

(4)营养需要量轻度增加的患者:骨折、慢性疾病有并发症者,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血液透析、肝硬化、一般恶性肿瘤等患者。

(5)营养需要量中度增加的患者:重大的腹部手术、中风、重度肺炎、血液恶性肿瘤等患者。

(6)营养需要量重度增加的患者:颅脑损伤、骨髓移植、重症监护患者。

2.对高危患者进行营养评估。

(1)通过测量患者的身高、体重、上臂围、小腿围、三头肌皮肤皱褶厚度,了解近3个月来体重有无变化及其原因。

(2)评估患者摄入营养物的方式。

(3)评估患者的食欲,有无恶心、呕吐;有无咀嚼困难、吞咽障碍;有无进食自理能力;进食量有无增加或减少。

(4)评估患者摄入营养物的种类和数量。记录24h摄入量并计算其所提供的热量。

(5)评估患者每日的液体摄入量是否足够。

(6)评估患者的活动能力、耐力,手的握力、肌肉肌张力等。

(7)评估患者各项实验室检查指标: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B)、总蛋白、白细胞(WBC)、淋巴细胞计数、血红蛋白(HGB)、红细胞(RBC)、24小时尿肌酐、尿素氮等。

3.根据患者营养评估的结果,确定患者营养状态。

4.对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请营养师进行会诊,并与患者、家属、医生共同制订营养治疗方案。

5.落实营养治疗措施。

(1)考虑患者的饮食习惯和食欲,提供患者个人喜好的食物。

(2)根据患者的自理能力,协助患者进食/喂食。

(3)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给予肠道管喂饮食。

(4)患者禁食时为患者进行全胃肠外营养。

6.评价营养治疗效果,动态评估患者营养状态,及时调整营养治疗方案。

7.记录:患者营养状态的评估结果及所采取的营养治疗措施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 yedIM2DFYP2lxwD1/q3SEi+Q5IYcaFLaVQs5xz/PexxtX3e32emzgxlOXBfRRstd

【住院患者营养管理流程图】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