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国外引进良种

(一)杜洛克猪

1.产地与分布

杜洛克猪(Duroc)于 1860 年在美国东北部育成,1880 年建立品种标准。它的主要亲本是纽约州的杜洛克猪和新泽西州的红毛猪,故原名为杜洛克泽西,现简称杜洛克,原为脂肪型,后来改良成瘦肉型。

杜洛克猪在世界各地分布很广,首批引入我国是在 1978 年,从英国引入,以后陆续从美国、匈牙利、日本、丹麦和我国台湾等地较大数量地引入,目前国内主要是美系、丹系、匈系和台系。台系杜洛克猪因其体躯长、体型紧凑、收腹好、肌肉特别发达而受到一部分养殖户的欢迎。而丹系杜洛克猪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背膘薄。

2.体型外貌与生产性能

杜洛克猪全身被毛为棕红色,由金黄色到暗棕色都属正常,樱桃红色最受欢迎,皮肤上可能出现黑色斑点,但不允许身上有黑毛、白毛。头颈轻,耳中等大小,耳根稍立,中部下垂略向前倾。嘴筒短,颊面稍凹,体高而身较长,体躯紧凑,肌肉丰满,肢蹄结实,背略呈弓形。

杜洛克猪是现代养猪生产中使用最多和最广泛的品种之一,是公认的优秀三元杂交终端父本和配套系杂交的父系组成部分。具有生产性能良好、杂交优势强、肉质相对较好,特别是肉色较好的特点。总体上讲,杜洛克猪在繁殖性能方面的表现不如长白猪和大白猪。

3.优缺点

杜洛克猪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背膘薄,瘦肉率高,肉质优良。性情温和,体格强健,适应性强,肢蹄结实。用杜洛克作终端父本时,杂交效果良好。繁殖性能不如长白猪和大白猪,产仔数较低,泌乳性能较差。

(二)长白猪

1.产地与分布

长白猪(Landrace)原产于丹麦,原名兰德瑞斯猪。它是在 1887 年用英国大白猪与丹麦本地土种猪杂交后经长期选育而成的著名瘦肉型猪种。

长白猪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很广,我国自 1964 年始从瑞典、英国、法国、日本和丹麦等国引进多批,累计引进千余头。经过多年的驯化现已适应我国的环境条件,逐渐被我国养殖户接受和喜爱,群体规模已达数十万头。在猪的二元、三元及多元杂交配套体系中被广泛应用。

2.体型外貌与生产性能

长白猪头清秀,嘴直,腮小,耳大向前倾,体躯特别长,呈流线形,体长与胸围比例约为 10∶8.5,后躯特别丰满,背腰平直,皮薄,全身被毛为白色而富有光泽,偶见尾根和眉额间有小黑点或黑斑。乳头数 7~8 对。1961 年为丹麦全国唯一推广品种。因其体躯特别长,毛色全白,故在我国通称为长白猪。体长、毛色全白、耳向前倾是长白猪特有的外貌特征。

长白猪在我国各地都有分布,由于遗传、气候、饲养管理条件各不相同,性能表现有高有低。但总的来讲,生长性能卓越,繁殖性能突出,胴体性能优良,是性能表现比较全面的品种。

3.优缺点

长白猪具有生长快、饲料报酬高、瘦肉率高等特点,而且母猪产仔较多,奶水充足,断奶窝重较高。于 20 世纪 60 年代引入我国后,虽然适应性有所提高,但体质较弱,对饲养条件要求较高,且肢蹄较为纤细,容易出现肢蹄疾病。

(三)大白猪

1.产地与分布

大白猪(Large White)又称大约克夏猪,是约克夏猪的一型。约克夏猪原产于英国北部的约克郡及其邻近地区,是以当地的猪种为母本,引入我国广东猪种和莱塞斯特猪杂交育成,1852 年正式确定为品种,后逐渐分化出大、中、小三型,并各自形成独立的品种。目前在全世界分布最广的是大约克夏猪,在全世界猪种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世界著名的瘦肉型猪种。

我国最早引入大约克夏猪是 1936—1938 年,是由原南京中央大学引进的。20 世纪 50 年代曾少量引入,1967 年以后较大数量地从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丹麦、瑞典、法国和我国台湾等地引入多批,累计已引入上千头。经过长期的驯化,大白猪已基本适应我国的条件。

2.体型外貌与生产性能

大白猪体格大,毛色全白,少数猪眉额间或尾根有黑色小暗斑。颜面微凹,耳中等大小直立,背腰长略呈拱形,腹线较平,四肢高大且粗壮结实,背宽,肌肉丰满。乳头数多为 7 对。体格大、毛色全白、耳竖立是大白猪特有的外貌特征。

大白猪性能表现同样有高有低。在国内引进的大白猪中有的用作父系,有的用作母系,各有特点。大白猪繁殖性能在瘦肉型猪中是比较好的,产仔数高,母性好,哺育性能强,断奶育成率高。

3.优缺点

大白猪繁殖力较强,产仔数较多,生长快,饲料转化率高,背膘薄,瘦肉率高。但大白猪后备猪发情不明显,初配受胎率较低,尤以父系大白猪为甚。

(四)斯格猪

1.产地与分布

斯格猪原产于比利时,是由比利时长白猪、英系长白猪、荷系长白猪、法系长白猪、德系长白猪及丹麦长白猪育成的。根据原产地介绍,斯格猪是同一品种的不同品系间交配所育成的品系杂优种,其父系是比利时长白猪,母系是丹麦、德国、荷兰等长白猪,商品群是用父系的公猪和母系的母猪杂交而成的。斯格猪的胴体瘦肉率高达63%~65%,是专门化品系杂优成的超瘦肉型猪。该种猪于 1981 年开始从比利时引入中国,经 20 多年风土驯化和选育,生产性能有所提高,目前我国湖北、福建、贵州、江苏、北京、广西等省区皆有饲养。

2.体型外貌与生产性能

斯格猪的外貌特征与长白猪极为相似,毛色全白,耳长、大、前倾,头肩较轻,体躯较长,后腿和臀部肌肉十分发达,四肢比长白猪粗短,嘴筒也不像长白猪那样生长。父系种猪背呈双脊,后躯及臀部肌肉特别丰满,呈圆球状。种猪性情温顺。斯格猪生长迅速,4 周龄断奶重 6.5 千克,6 周龄体重 10.8 千克,10 周龄体重达 27 千克,170~180 日龄体重可达 90~100 千克。育肥期日增重 607 克。初生至上市体重 100 千克,饲料报酬为 2.85~3.00 千克。初产母猪产活仔数平均 8.7 头,初生体重平均 1.34 千克。经产母猪产仔数 10.2 头,仔猪成活率达 90%。胴体性状极佳,屠宰率 77.22%,膘厚 2.3 厘米,皮厚0.21 厘米,后腿比例 33.22%,花板油比例 3.05%,瘦肉率 60%以上。

3.优缺点

斯格猪引入初期,肌肉特别发达的父系猪较易发生应激综合征,出现肌肉僵直、皮肤发绀、呼吸困难、心脏衰竭而突然死亡,经选育和风土驯化近年已有很大改善。近年,光明合营猪场改用杜洛克作终端父本,剔除了有应激基因的品系,生产杜斯商品猪,应激综合征已经被克服。

(五)皮特兰猪

1.产地与分布

皮特兰猪原产于比利时的布拉帮特省,是由法国的贝叶杂交猪与英国的巴克夏猪进行回交,然后再与英国的大白猪杂交育成的。

2.体型外貌与生产性能

皮特兰猪毛色呈灰白色并带有不规则的深黑色斑点,偶尔出现少量棕色毛。头部清秀,颜面平直,嘴大且直,双耳略微向前;体躯呈圆柱形,腹部平行于背部,肩部肌肉丰满,背直而宽大。体长 1.5~1.6米。在较好的饲养条件下,皮特兰猪生长迅速,6 月龄体重可达90~100 千克。日增重 750 克左右,每千克增重消耗配合饲料 2.5~2.6千克,屠宰率 76%,瘦肉率可高达 70%。皮特兰公猪一旦达到性成熟就有较强的性欲,采精调教一般一次就会成功,射精量 250~300 毫升,精子数每毫升达 3 亿个。母猪母性不亚于我国地方品种,仔猪育成率 92%~98%。母猪的初情期一般在 190 日龄,发情周期 18~21 天,每胎产崽数 10 头左右,产活崽数 9 头左右。

3.优缺点

皮特兰猪的主要特点是瘦肉率高,后躯和双肩肌肉丰满,多用做父本进行二元或三元杂交。缺点是较易发生应激综合征,出现肌肉僵直、皮肤发绀、呼吸困难、心脏衰竭而突然死亡。 Vrc7lHBLeluxi7g/u25R126b7T3I1SO/H7rynEX6fyDigweE1nrQjlkSfGj+jTp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