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猪舍建筑设计

(一)猪舍朝向

猪舍的朝向要根据当地的主导风向和日照情况来确定。一般要求猪舍在夏季接受强烈太阳照射少,舍内通风量大而均匀;冬季有利更多阳光照入舍内,冷风渗透少。猪舍一般以向南或南偏东、南偏西45°内为宜。

(二)猪舍建筑

猪舍建筑类型应根据当地气候环境因素来决定。无论使用哪一种建筑类型,都要充分考虑到猪舍通风、干燥、卫生、冬暖夏凉的要求。

1.猪舍内小气候环境及其调控

(1)温度。温度是猪舍内小气候环境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猪对温度的要求不一样,昼夜间、季节间温差较大,因此有时需要保温,有时需要降温。总的来讲,小猪怕冷,大猪怕热。小猪刚出生时的适宜温度是 32~35℃,以后逐步下降,至断奶时适宜温度为 22~25℃;保育仔猪适宜的温度为 20~22℃;生长育肥猪的适宜温度是 18~22℃;成年种猪的适宜温度为 16~19℃。

按照上述温度要求,保温的重点是仔猪,特别是在冬天寒冷季节更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产仔舍和保育舍宜采用全封闭型猪舍,以尽量提高室内温度,除此以外,还要采取局部保温措施。局部保温措施有设置保温箱,保温箱内安装保温板或保温灯,箱底垫上导热性能差的麻布袋、地毡等。是否采取局部保温措施和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要看舍内温度的高低,也可以观察仔猪是否打堆。

南方地区夏季气温高,生长育肥猪和种猪都要采取降温措施。降温措施有采用制冷设备降温、水降温和风降温 3 种。采用制冷设备降温比较昂贵,一般情况下不采用,但公猪舍和分娩舍可考虑安装湿帘降温系统或空调冷风系统,特别是用于人工授精的公猪应重点照顾。怀孕舍采用喷雾降温较好,也可以采用淋水降温。保育舍降温宜用电风扇,不宜淋过多的水。生长育成舍降温可结合淋水和电风扇。同时,可在饲料中添加一些抗热应激的添加剂或中草药,有利于猪群防暑降温。

(2)湿度。猪群最适宜的相对湿度为 45%~75%,湿度过大造成微生物滋生,猪容易生病。常用的防潮湿的措施有:采用漏缝地板、高床饲养,如分娩舍、保育舍;尽量少冲水;养猪地面采用 2%~3%的坡度,防止积水;采用自动饮水器。

(3)通风。加强猪舍内通风的目的在于散发舍内产生的热量,排出舍内污浊的空气,引进舍外的新鲜空气。通风的重要性常常被人们所忽视,但长期的养猪实践已经证明通风对于养好猪是相当重要的,特别是对于呼吸道疾病的预防很有帮助。加强通风的措施有:在自然通风猪舍设置地脚窗、大窗、通风屋脊等;使进气口均匀布置,使各处均能享受到凉爽的气流;减小猪舍跨度,使舍内易形成穿堂风。在自然通风不足的情况下,应增设机械通风,最好是负压通风。

(4)光照。光照不仅影响猪的健康和生产力,而且也影响管理人员的工作条件。猪舍的光照一般以自然光照为主,只要猪舍建设符合要求,不需要额外增加光照。

(5)有害气体。猪舍内产生的有害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碳、氨气、硫化氢等,对猪呼吸道的黏膜有刺激作用,如果浓度过高,会诱发猪的呼吸道疾病或使猪的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因此减少猪舍内有害气体的产生也应引起重视。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 5 个小气候环境因素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如冬季保温会增加有害气体的产生、增加通风会降低舍内温度、淋水降温会增加湿度等。很多时候需要平衡各种因素,抓住主要矛盾。

2.猪舍卫生环境及其改善

猪舍内的卫生环境既影响到猪的生长发育,也关系到养猪工人的工作条件。影响舍内卫生环境的因素主要有粪尿、污水、苍蝇等。猪每天排出的粪尿量很大,而且日常管理所产生的污水也很多。因此,合理设置排污系统,及时清除粪尿污水,是防止舍内潮湿、保持良好的空气卫生状况、保证猪群健康的重要措施。

猪舍的排污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粪便和污水分别清除,一般多为人工清除固形的鲜粪便,污水(含尿液)则通过排污管道排出至舍外污水池。对排粪量大且容易清除的大猪粪便(如种猪和生长育肥猪)要求尽量及时清除,否则会使得粪便和污水混合而难于清除,或造成排污管道的阻塞。另一种是粪便和污水同时清除,多数用高压水枪冲洗清除,也有少数用机械清除。这种方式比较省人工,但产生的污水量大,用水用电较多,对设备的要求较高。中小型养猪场宜采用先人工捡粪,再用水冲洗猪栏的做法。

科学合理的猪栏设计对于搞好猪舍卫生十分重要,要点如下:

(1)采用漏缝地板。漏缝地板可用钢筋水泥或金属,采用水泥漏缝时要注意有效漏缝的比例,还要注意保护猪肢蹄免受损害。

(2)宜用明沟设计,即猪舍内用明沟直接将污水排出舍外,过去那种采用自动冲水的暗沟设计用水多,且猪舍内卫生和消毒做不彻底。

(3)养猪地面采用 2%~3%的坡度,防止积水。

(4)安装自动饮水器,不仅可保证饮水方便、清洁卫生,而且有利于栏舍卫生。应根据不同类型猪的要求,将饮水器置于不同的高度。

(5)合理设计和配置饲料槽既可以保证猪吃到卫生的饲料,还可减少饲料浪费,提高饲料利用率。饲料槽的槽底宜采用圆弧形,高度以各类猪能吃到饲料为准。饲料槽构造要求简单严密,便于饲喂、采食,坚固耐用,便于洗涮,容量为每次饲喂量的 1~2 倍。

(三)猪场环境保护

1.死畜及粪便处理

将死畜及猪的胎盘投入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间,不得扔在蓄粪坑里,也不能与粪肥一起在大田施撒。猪粪、尿应经过无害化处理后使用。生态养猪的核心是猪粪、尿的合理处理,猪粪可以配成有机复合肥,污水则可采用厌氧发酵,生成沼气变成再生能源。

2.猪场绿化

在猪舍四周种植高大乔木,既有利于猪舍之间的通风,又能起到遮阳的作用,有利于炎热季节降温。

3.发展生态立体农牧业

在猪舍周边开拓种植业,可以充分消化猪场粪水或沼气渣,促进良性生态循环。 ht6DreQ+ykGFQsc4yA2N+Ev1O5kOIjRAtmOtL+igGZb/pWTe/U0WCvUuJ1BHJYi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