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在海上航行,了解天气至关重要。人们懂得光靠风水先生预言还不够,在长期的航海实践中,航海者又积累了丰富的天气预测经验。
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说:“大凡夏月风景须作于午后,欲行船者,五鼓初起,视星月明洁,四际至地,皆无云气,便可行,至于巳时即止,如此无复与暴风遇矣。”
有经验的船长是“早看东南,晚看西北”。早上是选太阳刚刚出来之时,晚上是选太阳将要落之际观察预测天气。
对于天气,中国民间有许多谚语,如“东虹日头西虹雨”,是说东方出现彩虹是晴天,西方出现彩虹则要下雨。“天上云赶羊,地下雨不强”,是说天空出现的云朵像被赶的羊群一样移动时,地上雨不大。还有“云发白,大雨来;云发黄,风更狂”等诸多民谚。
乌头风
白头雨
日落射脚,3天内有雨
东虹日头西虹雨
天上铁砧云,地上雨淋淋
朝起红霞晚落雨,晚起红霞晒死鱼
各地依据地理气候特点,总结出许多预测天气的方法。在广东省电白县渔民看第二天能否出海,是在头一天晚上太阳快要落山之际,观察天际的云层,判断第二天天气的好坏。他们还可以看捞上的鱼肚子内的食物判断,如果鱼肚内是小鱼小虾,预示第二天是好天气,如果鱼肚内多泥沙,第二天天气不好,不要出海。在台湾地区,据说有种植物叫“识风草”,如果识风草无节,则说明一年无台风,识风草有节,则一节一次台风,多节则多次台风。台湾还有谚语“六月一雷止三台,七月一雷九台来”。
船家看天相,如果天边先看到一片云如破了的帆(叫“破帆梢”),说明飓风将到;有断虹,说明飓风马上就到,苏叔党的《飓风赋》称其为“断霓(ni)饮海”。飓风不会四面同时出现。在台湾地区,如北台风,必转而东,东而南,南而转西,或一日,或三日、五日、七日。
郑和船队乘风破浪远航(张嘉壎先生绘)
船遇狂风暴雨,最易出事。明代出使琉球,有时船遇险差点全船人葬身大海,就是因为遇上了狂风巨浪的恶劣海况。明代著作《顺风相送·逐月恶风法》说:“春夏二季必有大风,若天色湿热,其午后或云起,或雷声,必有暴风,风急,宜避之。秋冬虽无暴风,每日行船,先观四方天色明净,五更初解缆,至辰时以来,天色不变。若有微风,不闻顺不顺,行船无妨。云从东起必有东风,南北亦然。云片片相逐围绕日光,主有风。云行急主大风。每遇日入,夜观于四方之上,若有星摇动,主大风。人头颊热,灯火焰明,禽鸟翻飞,鸢飞冲天,俱主大风。”这里总结的是风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