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牙周科常见疾病护理健康教育

一、牙龈炎护理健康教育

1.慢性龈炎是一种可复性病变,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菌斑和定期复查,导致菌斑再次大量堆积,容易引起复发。

2.青春期龈炎是受内分泌影响的牙龈炎。青春期过后,牙龈炎可有部分消退,但原有的龈炎不会自然消退,因此去除局部刺激因素是治疗的关键。

(1)对于准备接受正畸治疗的青少年,应先治愈原有的牙龈炎,学会正确的控制菌斑方法。

(2)在正畸治疗过程中,定期做牙周检查和预防性洁治。

(3)完成正畸治疗后定期复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防止复发。

3.妊娠期龈炎治疗时机应尽量选择在妊娠期的4~6个月内,尽量避免使用全身药物治疗。

4.白血病的牙龈病损病人,以保守治疗为主,切忌进行手术或活检组织检查。

5.药物性牙龈肥大病人手术治疗要选择在全身病情稳定时进行。对牙周治疗后牙龈肥大状况改善不明显的病人,应考虑与相关医生商量更换使用其他药物。对于需长期服用苯妥英钠、环孢素和钙通道阻滞剂等药物者,在开始用药前先进行口腔检查,消除一切可能引起牙龈炎的刺激因素,保持口腔卫生,控制菌斑。

6.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采用正确的刷牙方法(水平颤动法),每天早晚2次彻底刷牙,每次3分钟;饭后要漱口,少食糖类食物,不口含食物睡觉,并定期到医院检查、治疗。

7.坚持并正确使用牙线,去除食物残渣和软垢,控制菌斑。

8.建议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龈上洁治术。

二、牙周炎护理健康教育

疾病相关知识
牙周炎

牙周炎(periodontitis)是发生在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破坏性疾病,表现为牙龈、牙周膜、牙骨质及牙槽骨均有改变。除有牙龈炎的症状外,牙周袋的形成是其主要临床特点。牙周支持组织的破坏(附着丧失、牙周袋形成和牙槽骨吸收),若不及时治疗,病变一般呈缓慢加重,直至牙松动而脱落。现有的牙周炎经过规范的治疗可以控制病情,但已破坏的软、硬组织难以恢复正常状态。因此,有人把牙周炎冠名破坏性牙周病。

1.牙周炎是慢性过程,如治疗不彻底或有效的治疗后不进行定期的维护治疗,牙面上很快会重新堆积菌斑,龈下菌群在数周至数月内恢复到治疗前水平,病情会复发和加重。

2.牙周炎治疗需要采用多个方面、多种方法且较长时间才能完成一个阶段治疗的,首先应消除局部刺激因素和控制菌斑,当局部炎症基本消除以后,才能进行后续的治疗。

3.指导病人建立正确的口腔健康意识,掌握正确的口腔保健知识,如培养正确的刷牙习惯,使用牙线、牙签、间隙刷等辅助工具保持口腔卫生。

4.消除菌斑滞留因素及其局部刺激因素,如积极治疗龋齿、改正不良修复体、治疗食物嵌塞、纠正口呼吸习惯。

5.发现和尽可能纠正全身性疾病或环境因素,如对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的控制、戒烟等。

6.伴发糖尿病的牙周炎病人血糖控制状况及牙周治疗计划:

(1)血糖控制理想的病人(空腹血糖4.4~6.1 m m ol/L,HbAlc<6.5%),牙周治疗操作同全身健康者。

(2)血糖控制良好的病人(空腹血糖6.1~7.0mmol/L,HbAlc 6.5%~7.5%),牙周治疗操作同全身健康者,尽量采用非手术治疗。

(3)血糖控制差甚至存在并发症或者使用大剂量胰岛素的病人(空腹血糖>7.0mmol/L,HbAlc>7.5%),可进行非手术治疗,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减少治疗后感染和伤口不愈的发生。慎用含有肾上腺素的局部麻醉药,不建议手术治疗。

(4)血糖控制极差,若病人空腹血糖>11.4mmol/L,则牙科治疗后感染概率增大,建议仅做对症应急处理,待血糖控制后再进行牙周常规治疗。

7.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牙周病伴发病人,如果非急性期或无明显的心血管指标异常,其牙周的基本治疗原则与单纯牙周病病人相同。

(1)有不稳定性心绞痛病史的病人不宜过多牙周处理,一般仅进行急症处理。

(2)有心梗发作史或脑血管意外的病人,应在病情稳定6个月后再考虑进行牙周治疗,牙周治疗最好避免清早(尤其冬季),宜选在近中午前后。

(3)安装心脏起搏器的病人,应了解起搏器安装的时间、起搏器的类型、使用状况等。老式的起搏器是单电极的,会受到能产生电磁波的牙科器械(如超声洁牙机、电刀设备)的干扰;新式的起搏器为双电极,一般不受牙科器械干扰。

(4)高血压病人的牙周治疗时间宜选在下午血压较低时进行,治疗前确定已按期服药。每次就诊时测量血压,各期血压牙周治疗处理情况如下:①高血压前期:收缩压120~139mmHg(1mmHg=0.133kPa)或舒张压80~89mmHg,牙周治疗同健康者。②一期高血压:收缩压140~159mmHg或舒张压90~99mmHg,常规内科咨询,每次就诊时测量血压并告知病人血压情况,牙周治疗同健康者。③二期高血压:收缩压>160mmHg或舒张压>100mmHg,常规内科咨询,每次就诊时测量血压并告知病人。如果收缩压<180 mmHg或舒张压<110mmHg,可进行选择性的牙周治疗。④高血压未治疗不应给予常规的牙周治疗。如果收缩压≥180 mmHg或舒张压≥110mmHg,只进行急症处理。

8.凝血机制异常的病人治疗前应进行血液化验检查,如出血、凝血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长期服用抗凝剂的患者,建议常规内科咨询,停药3~5天后才进行治疗。

9.活动性传染性疾病者不做常规的牙周治疗,只在严格防止交叉感染的条件下做应急处理。

10.头颈部肿瘤放疗病人,其牙周治疗至少在放疗前1~2周完成。

11.女性病人妊娠期牙周治疗通常在孕4~6个月进行;哺乳期治疗用药需慎重;手术治疗应避开月经期。

12.器官移植的病人做牙周有创治疗时,应尽量安排在移植完成3个月后病情稳定再行实施。

13.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推荐水平颤动法每天早晚两次彻底刷牙,每次3分钟。饭后漱口,少食糖类食物,不能口含食物睡觉。正确使用牙线及间隙刷。

14.均衡饮食,经常补充富含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C及钙和磷的营养食物,增强牙周组织对致病因子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15.定期检查预防复发。牙周治疗完成后,一般2~3个月后复诊,每6~12个月进行龈上洁治术。

三、牙周手术护理健康教育

疾病相关知识

牙周病的手术治疗是牙周病总体治疗计划的第二阶段,是牙周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牙周手术时机

牙周手术治疗在牙周基础治疗后进行,一般请患者在牙周基础治疗后至少2~3个月来复查,对其进行全面的牙周检查和必要的X线复查,对患者的牙周状况进行再评估,根据再评估结果,判断是否需要牙周手术治疗及采用何种手术治疗方法,对符合适应证者进行牙周手术治疗。

牙周手术禁忌证

1.局部炎症和病因未消除。

2.患者不能配合者。因为良好的菌斑控制是牙周手术治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如果患者不重视或由于残障等,在基础治疗阶段未能充分掌握和实施菌斑控制,则不应进行手术。

3.患有全身疾病且未得到控制(如糖尿病未控制),或因全身病情不能经受外科手术者,例如血液病、6个月内曾发生心血管意外等。此外,吸烟量多者术后愈合及疗效均差。

牙周手术类型

1.牙周基础性手术:牙龈切除术和牙龈成形术、牙周翻瓣术、牙周骨手术。

2.牙周再生性手术:引导性组织再生术、植骨术。

3.牙周成形手术:牙冠延长术、膜龈手术。

4.牙周手术的基本程序:术前准备→局部麻醉→消毒及交叉感染的预防→切口、翻瓣等软组织处理→清创和根面平整→硬组织处理等→缝合→牙周塞治剂(保护剂)的应用→术后护理。

(一)牙周手术前护理健康教育

1.病人术前一定要经过洁治、刮治等去除病因和消炎治疗,必须掌握控制菌斑的方法(如巴氏刷牙方法、牙线的使用、牙缝刷的使用),术前术区牙面无或仅有少量菌斑,而且术后能坚持消除菌斑。

2.术前一定了解病人全身健康状况,既往史、过敏史、家族史等;做必要的化验检查,如血常规、出血和凝血时间、血生化、某些传染性的筛查等。

3.男性病人嘱刮胡子。

4.血常规、出血及凝血功能异常者,感冒鼻塞者,女性月经期间,局部口腔溃疡者应暂停手术。

5.备好病人相关资料,如牙齿X线片,根尖片、口腔全景片。

6.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7.手术需局部麻醉,术前避免空腹,以免因低血糖或疼痛引起晕厥。

8.术前协助医生详细检查和记录手术部位的牙周临床指标。

9.术前须用0.12%氯己定液给病人含漱1分钟,以减少喷雾中细菌的数量,并防止菌血症发生。

10.术前用1%碘伏消毒棉球消毒手术区(包括口唇周围半径5cm的范围),消毒完毕后不可用手触摸。

11.指导病人在手术过程中不要用口呼吸,须用鼻子呼吸,避免误吞冲洗液、碎屑及细小器械。

12.治疗过程如有不适则举左手示意,不能随意讲话及转动头部及躯干,以防导致口腔软组织切割伤。

(二)牙周手术中护理健康教育

1.术中注意无菌观念,执行无菌操作,尽量避免对牙周组织的损伤。

2.术中持强弱吸管,及时吸除口内及术区的积血和唾液。避免刺激病人咽部,以免引起吞咽反射造成呛咳的危险。

3.术中吸引器必须保持通畅,用蒸馏水抽吸冲洗吸管,防止血凝块堵塞管腔。

4.术中缝合完毕,彻底检查病人口腔内是否有残留的缝线头、小敷料、缝针等,并及时清除,防止掉入气管、食管发生意外。

5.术中病人如需讲话,手术必须暂停,并清理口内所有敷料、器械等物品,吸干液体,再让病人说话,以防发生呛咳等意外。

6.在手术的全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病人,随时注意病人对手术的反应。

(三)牙周手术后护理健康教育

1.疼痛、肿胀的处理方法:麻醉过后可能会有疼痛,嘱病人按医嘱服用镇痛药,缓解疼痛;24小时内术区相应面部可间断放置冰袋减轻组织水肿。

2.手术后常在术区伤口表面放置牙周塞治剂,有止血、止痛、保护伤口的作用,可避免咀嚼时食物、舌体等与伤口的接触,防止对术区造成创伤。

3.出血观察及处理:

(1)术后1~2天口内唾液会有淡红色血丝,属正常,无须处理。

(2)术后不要反复吸吮伤口或吐唾,以免口内负压增加,引起出血。

(3)术后当天可进食温凉软食或流质饮食,不宜进食过热、过硬的食物,避免用术区咀嚼,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

(4)若疼痛、出血不止应及时复诊。

4.预防感染:

(1)按医嘱服用抗生素,并观察服药后有无不良反应。

(2)进食后注意漱口,保持口腔清洁,术后用0.12%氯己定含漱,每天2次,每次含漱1分钟至恢复正常刷牙。

(3)伤口拆线后可用软毛牙刷轻轻刷牙,用牙签轻柔地清洁牙邻面,注意在早期不要用牙间隙刷,以免对邻面组织造成损伤。

5.男性患者应戒烟,因吸烟量多者术后愈合及疗效均差。

6.预约复诊时间:嘱术后按时复诊,术后一周除去牙周塞治剂并拆线,若牙周塞治剂脱落应及时复诊。 Xk92vR1qHnOZutPxdnTapgSjwxmBgukh2U2+crMqiW4DljoiLz47vGfUX7RbDck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