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与头(脑)面部联系的经络

脑作为人体生命中枢,其对全身脏腑组织器官的调节是通过经络(信息通道)实现的,故头与全身经络的联系非常密切。中医学历代文献对于经络与头的关系早有明确记载,《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经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针灸大成》记载:“首为诸阳之会,百脉之窍,……百脉皆归于头。”《备急千金要方·灸法门》曰:“头者,人神所注,气血精明,三百六十五络上归头。”共有10条经脉直接循行到头面部:十二经脉中有手足三阳经、足厥阴肝经,奇经八脉中有督脉、阳跷脉、阳维脉。此外,十二经别、经筋、皮部以及十五络脉中均有不少与头面直接发生联系,现分述如下。

(一)十二经脉

1.手少阳三焦经

《灵枢·经脉》:“三焦手少阳之脉,……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颊至 ;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眦。”

2.手阳明大肠经

《灵枢·经脉》:“大肠手阳明之脉,……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3.手太阳小肠经

《灵枢·经脉》:“小肠手太阳之脉,……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其支者,别颊上 ,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

4.足少阳胆经

《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其支者,别目锐眦,下大迎,合于手少阳,抵于 ……”

5.足阳明胃经

《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 中,旁纳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

6.足太阳膀胱经

《灵枢·经脉》:“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

7.足厥阴肝经

《灵枢·经脉》:“肝足厥阴之脉,……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

(二)奇经八脉

1.督脉

《素问·骨空论》:“督脉者,……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难经·二十八难》:“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

2.阳跷脉

《难经·二十八难》:“阳跷脉者,起于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风池。”

3.阳维脉

《十四经发挥》:“脉阳维,维于阳,其脉起于诸阳之会,……其在头也,与足少阳会于阳白,上于本神及临泣,上至正营,循于脑空,下至风池;其与督脉会,则在风府与哑门。”

(三)十二经别

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分出,沟通表里两经并加强与脏腑联系的别出之正经。十二经别由本经别出,行于本经所不到之处,然后经过体内,循行于表里脏腑之间,当上行至头颈部时,阳经的经别在头颈部与本经相会,阴经的经别则在头颈部与相表里的阳经会合。十二经别循行到头面部的有7条,其中阳经3条,阴经4条。

1.足阳明经别

《灵枢·经别》:“足阳明之正,上至髀,入于腹里,属胃,散之脾,上通于心,上循咽,出于口,上 ,还系目系,合于阳明也。”

2.足太阴经别

《灵枢·经别》:“足太阴之正,上至髀,合于阳明,与别俱行,上结于咽,贯舌中。”

3.足少阳经别

《灵枢·经别》:“足少阳之正,绕髀,入毛际,合于厥阴;别者入季胁之间,循胸里,属胆,散之上肝,贯心,以上挟咽,出颐颔中散于面,系目系,合少阳于外眦也。”

4.足厥阴经别

《灵枢·经别》:“足厥阴之正,别跗上,上至毛际,合于少阳,与别俱行。”

5.手少阳经别

《灵枢·经别》:“手少阳之正,指天,别于巅,入缺盆,下走三焦,散于胸中也。”

6.手厥阴经别

《灵枢·经别》:“手心主之正,别下渊腋三寸,入胸中,别属三焦,出循喉咙,出耳后,合少阳完骨之下。”

7.手少阴经别

《灵枢·经别》:“手少阴之正,别入于渊腋两筋之间,属于心,上走喉咙,出于面,合目内眦。”

(四)十二经筋

全身筋肉按部位分为手足三阴三阳,即十二经筋。十二经筋分布于头部的共有6条,其中阳经5条,阴经1条。

1.足太阳之筋

《灵枢·经筋》:“足太阳之筋,起于足小指,上结于踝……其直者,结于枕骨,上头下颜,结于鼻……其支者,入腋下,上出缺盆,上结于完骨。”

2.足少阳之筋

《灵枢·经筋》:“足少阳之筋,起于小指次指,上结外踝……直者,上出腋,贯缺盆,出太阳之前,循耳后,上额角,交巅上,下走颔,上结于 。”

3.足少阴之筋

《灵枢·经筋》:“足少阴之筋,起于小指之下,并足太阴之经,斜走内踝之下,结于踵……上至项,结于枕骨,与足太阳之筋合。”

4.手太阳之筋

《灵枢·经筋》:“手太阳之筋,起于小指之上,结于腕……其支者,后走腋后廉,上绕肩胛,循颈,出足太阳之筋前,结于耳后完骨。其支者,入耳中;直者出耳上,下结于颔,上属目外眦。”

5.手阳明之筋

《灵枢·经筋》:“手阳明之筋,起于大指次指之端,结于腕……直者,上出手太阳之前,上左角,络头,下右颔。”

6.手少阳之筋

《灵枢·经筋》:“手少阳之筋,起于小指次指之端,结于腕……其支者,上曲牙,循耳前,属目外眦,上乘颔,结于角。”

(五)十二皮部

体表的皮肤按经络划分的区域,称作皮部。十二经脉中凡直接循行于头部的经脉,其所过之处也当是其皮部分布的范围。头部发际区的皮部,有足太阳膀胱经皮部、足少阳胆经皮部和手少阳三焦经皮部,在前额部则有足阳明胃经皮部分布。

(六)十五络脉

十五络脉中循行于头部者有督脉之络。《灵枢·经脉》:“督脉之别,名曰长强,挟膂上项,散头上,下当肩胛左右,别走太阳,入贯膂。”

此外,那些没有直接循行分布于头部的经络也可通过表里及相互络属关系间接与头部发生联系,如所有阴经的经别合于相表里的阳经之后均到达头部。可见所有经脉均直接或间接上达头部。 fzn1IiWMsWgjSX6Bnpi46Cy9+8/SO3kXzemuVrcEWx2lwDzBnZlypKPkBbpUmjV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