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五、脑与苗窍的关系

1.脑与目的关系

肝开窍于目,与五脏关系极为密切,与脑亦关系密切。其一,目系位于眼珠后部,裹撷筋骨血气之精,与经脉并行为系,向后与脑相连,眼之光华所见,最后皆经目系而传导于脑。其二,《灵枢·大惑论》云:“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眼珠前部是黑眼,瞳子即瞳仁,即黄仁中之圆孔,后连目系,入通于脑。由于肾藏精,精生髓,脑为髓之海,眼与脑通过目系相连,经过目系,目之所见悉归于脑,故《灵枢·海论》有云:“……髓海不足……目无所见……”在病理上,目病及脑、脑病及目,已是临床常见的事实。故“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其入深则随目系以入于脑,入于脑则脑转,转则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当阳热亢盛而出现目盲不可以视时,也可见头痛及目或目痛及头之症。

2.脑与鼻的关系

虽然肺开窍于鼻,但因鼻为头面清窍之一,故其与脑的关系亦极为密切。《素问·气厥论》曰:“胆移热于脑,则辛额鼻渊。鼻渊者,浊涕不止也,传为衄蔑瞑目。”胆移热于脑,脑热则发鼻渊,发鼻渊则不闻香臭,由此推之,只有脑功能正常,鼻才能正确地辨别气味。《医林改错》亦云:“鼻通于脑,所闻香臭归于脑。”

3.脑与耳的关系

肾开窍于耳,“肾主脑髓,耳通于脑,其路甚捷”(《医经精义》)。《医林改错》说得更具体:“两耳通脑,所听之声归于脑。”听觉失常则常为脑病的表现,如《灵枢·海论》说:“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

4.脑与舌的关系

舌为心之苗,主要反映心的病变,由于心脑均有主神明的共性,故舌体的病变也可反映脑的病变。鉴于舌对发音的影响,一般语声的异常变化是脑病变的客观反映,如临床上中风后遗症及脑外伤后遗症的失语、失音,用醒脑开窍法治疗常可获得一定疗效就是例证。

此外,人之前后二阴司排泄,廉泉为津窍布津施液,鬼门(玄府)为汗窍排泄汗液,茎为精窍,男女交接施精液,皆归脑之元神所司,古人有“天有七星,地有七宝,人有七窍权归脑”等说法,说明了脑与七窍的关系。五官为灵机之窗,脑又常被称为清窍、清空、窍络。窍是神气出入之所,络是传导的径路,脑是传输指挥之官,是以赵台鼎说:“脑为上母元神所居之官,人能握元神于本官,则真气自升,真息自定。所谓一窍开则百窍开,大关通则百关尽通也。”

综上所述,头为诸阳之会,五脏六腑之气血、命门原气及十二经之精微皆上聚于脑;而脑为元神之府、精灵之脏,它与人体各部上下相召,一气相感,从而构成了人体生命活动的中枢。正如《元气论》所云:“脑实则神全,神全则气全,气全则形全,形全则百节调于内,八邪消于外。”

(张毅敏 崔韶阳) fzn1IiWMsWgjSX6Bnpi46Cy9+8/SO3kXzemuVrcEWx2lwDzBnZlypKPkBbpUmjV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