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笔者的专家门诊时间,经常有患者亲属提着病历资料,专程挂了专家号前来咨询病情,寻求治疗建议。也曾经有一位患者亲属在“肿瘤咨询在线”网站留言本上留言:母亲患肺癌,已经咨询了很多很多医生,却无所适从:外科医生认为要立即开刀;化疗科医生认为先做化疗;放疗科医生说应该放疗;中医医生说手术、化疗、放疗都不要做,就吃中药……
——患者到底要问谁?该听谁的?
国外发达国家的家庭都有固定的家庭医生,得了病患了癌症,基本上都是听从家庭医生的诊治建议和转诊意见。中国大多数人没有长期的家庭医生或私家医生,得了病就满世界求医、打听专家,结果是问了N个医生,得到N+1个建议,不问还清楚,越问越糊涂。
医生之间由于专业不同、学术观点差异,对癌症的认识有很大的分歧。患者不是专业人士,医学这么复杂的专业,全凭一面之词,就要做出身家性命相托的选择,确实很难很难。
更何况还不乏医疗骗子和陷阱。江湖游医,卖药、卖保健品、卖食品的职业推销员,无本生利、全凭一张嘴巴忽悠的新兴产业医托……众多目光觊觎着患者的钱包。你的钱包你做主,你的生命你做主。别人的话,当然不能轻信,涉及经济利益,更要小心以免被误导。
——同样,医生的话,不可不听,也不可全听。
著名作家罗曼·罗兰说过:“一个勇敢而率真的灵魂,能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去爱,用自己的理智去判断。不做影子,而做人。”一般而言,与治疗没有利益关系的专家意见,比较靠谱。而很多网络专家咨询实质是卖药:什么癌症都是推销与己有关的同样的药,治疗建议与经济利益直接挂钩。本书属于无利益关系的肿瘤专家观点,仅供参考。
十余年前,有位癌症患者在专科医院经病理活检,诊断为“高度恶性淋巴瘤”,病情发展很快,从腹股沟转移到头颈部,3天增大一倍,常规化疗多次无效。权威专家会诊,建议加大化疗剂量和增加放疗,并制订了放疗和化疗的治疗方案。患者家属认为目前的常规剂量,每次化疗后患者都发生心力衰竭,再加大治疗强度的风险巨大。家属做主不接受会诊意见,交由笔者治疗。笔者“反其道而行之”,以不诱发患者心力衰竭为度,采取患者身体能够承受的小量分段化疗,同时以中药辨证论治、扶正固本。结果病情得到控制,全身肿瘤完全消失,临床痊愈,达到肿瘤临床疗效判断标准的最高标准“无瘤生存”,迄今已经11年。
——你的生命谁做主?!
在欧美发达国家有这样一句俗话:“人一生要交两个挚友,一个是律师,一个是医师。”律师负责法律纠纷,凡涉及法律问题,不必多说,“找我的律师!”有关健康的疑难困惑,咨询自己的家庭医生。除了有病看固定的家庭医生外,日常有病没病,都要定期约看医生,咨询健康生活问题。
找一个可以信任的医生作为提供医疗保健咨询的朋友,可以减少看病误区、避免踏入医疗陷阱,而受益终身。
前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中岛宏博士忠告:“许多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
医生的话要听,领导的话要听,朋友的话要听,家人的话也要听,但都不可全听。钱和生命都是自己的,主见要自己拿,风险也要自担。你的生命你做主!患者自己要有主见,千万不要死于无知和愚昧。因为有些癌症和死亡,只要具备相应的医学常识,再加上一点理性思维,就完全可以避免,这才是“不要死于无知”的真正内涵。
——正确的主见,来源于知识和理性。
英国谚语说得好:“最忠实的朋友莫过于一本好书。”书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和老师,写一本能够成为患者及其家属“最忠实的朋友”的好书是笔者的最大心愿。
本书中的观点,是笔者几十年来的经验汇集,这些观点笔者应用于临床,诊治过数以万计的患者,即使是笔者的亲属、朋友、同事亦一视同仁,采用书中所述观点如法诊治。希望这样能够给患者及其家属增加一点判断时的理论基础和实际把握。
笔者认为真正的医德规范,就是“视患者如亲人”,不因政治和经济等非医疗因素对患者采取差别医疗,甚至对患者进行过度医疗。这是医生的职业素质要求,一如大哲学家歌德所言:“保持人格不仅靠功劳,也要靠忠诚。”
要特别声明的是:治病是经治医生的职责范围,任何书本和咨询建议都只能作为参考意见。本书全部观点均不能代替医院的检查和治疗,也不能影响主治医生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