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十五、四逆散临证浅谈

《伤寒论》云:“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四逆散由甘草、枳实、柴胡、芍药四味药物组成。方用柴胡宣阳解郁,使阳气外达,枳实破滞气,芍药和血,甘草缓中调胃解郁热。柴胡、甘草同用,和中疏郁;枳实、芍药同用,通经散结。四药合用,有疏肝利胆、健脾和胃、解郁止痛之效。但是,从本方宣达郁滞的功效来看,与少阴病之证治是不相符的。

少阴病的四逆,乃是阴寒内盛,阳衰于外,甚至亡阳。其所出现的厥逆乃是危重之证。非干姜、附子、甘草之四逆汤不能回其阳而救其逆。长期以来,在《伤寒论》的研究中有关四逆散证治的问题出现了很多的争议。有学者认为:“此证虽云四逆,必不甚冷,或指微温,或脉不沉微,乃阴中涵阳之证,惟气不宣通,是为逆冷。”(李士材)有学者则直言其非:“此方虽云治少阴,实阳明少阳药也。”(汪苓友)“此病盖少阳之类证,决非少阴。”(陆渊雷)而此中最为大胆者,莫如刘世祯、刘瑞瀜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义疏》,干脆将其归入少阳篇,并认为少阴病原四逆散是由甘草、附子、干姜、人参组成。当然,此种观点有失偏颇,乃一家之言耳。

窃以为,少阴病下利清谷,手足逆冷,脉微欲绝。太阴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手足不温。太阴病属脾胃虚寒,少阴病则阳衰寒盛。此二经之症状与病机均与四逆散方证不符。四逆散方义及治证之病机应该是肝胆气郁,肝气横逆,而导致脾胃不调、肝脾不和,故其主要证候应是胸胁痛满,脘腹作痛,泄泻,呕吐,更类于少阳证。故柯韵伯认为“条中无主证,而皆是或然证”。事实上,经无数医家长期研究及临证实践,证明四逆散确实对肝胆系、妇科、内科疾病中胁、脘、腹部表现出来的不同类型之痛证,均有很好的疗效。试举所经治数病,以兹佐证。

病例1:

林某,女,38岁,1987年3月12日初诊。

诉腹痛3年,时好时作。曾以胆囊炎、泥沙样胆结石多次住院治疗后缓解,但每饮食不慎则发,发则疼痛难忍。今诊见患者痛苦面容,弯腰抱腹,两胁胀痛,以右上腹为甚,右胁掣痛引背,恶心干呕,厌油腻食物,大便溏而不爽,小便赤,月经后期,两眼未见黄染,口苦,脉滑稍数,舌质红,苔白腻。本证系肝胆湿热,胆热犯胃,胃失和降。治宜疏肝利胆,清热和胃。予四逆散加减。

药用:柴胡10克,白芍15克,枳壳10克,甘草8克,金钱草30克,木香8克,川楝子10克,延胡索10克,黄连6克,黄芩10克,半夏8克。嘱服5剂,忌油腻食物、蛋品。

二诊:干呕止,胁痛大减,右胁仍胀闷,纳呆便溏,脉舌如前。上方加党参10克,鸡内金10克。再服10剂,诸症悉平。

病例2:

陈某,男,23岁,2001年2月12日诊。

患者2个月前因急性阑尾炎、腹膜炎在某医院手术,出院后恢复不佳,虚弱不堪,并发肠粘连,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今诊见患者面容痛苦,面色憔悴,肤色不荣,弯腰走路,不能直立,稍走动则汗出,下腹痛如刀割,痛有定处,痛处拒按,纳食少,大便完谷不化,每天2~3次,脉细沉涩,舌质淡,舌苔白厚。本证系气滞血瘀,运化失职,脾胃虚衰。治宜理气活血,健脾和胃,扶正祛邪。予四逆散加减。

药用:柴胡8克,白芍15克,枳壳8克,甘草5克,黄芪15克,白术10克,五灵脂10克,三七5克,当归10克,桃仁10克,延胡索10克,白花蛇舌草20克,木香6克。嘱服5剂。

二诊:腹痛稍减,食稍增,大便完谷不化,便中带有黑瘀之物,脉舌如前。原方倍黄芪至30克,加减红花1克(冲服),嘱再服10剂。

三诊:腹痛大减,精神稍转,已能直立走路,虚汗少,舌苔转薄,脉弦柔和,自诉大便仍是黑酱样。上方加鸡内金10克,嘱再服10剂,进食清淡。

四诊:患者精神倍增,面色红润,腹痛消除,按之无感觉,行走正常,饮食正常,大便日行1次,质软且颜色正常,舌苔薄白,脉象有力,体重增加。以六君子汤加白花蛇舌草、黄芪,调理1月而安。

本证治疗2月,前后判若两人,恢复迅速,这与其正值青年,生气正旺关系甚大。

病例3:

林某,女,28岁,2011年6月3日初诊。

自诉2010年5月生产后少腹时常作痛,少腹右侧自摸有一鸡蛋大症块,妇科检查诊断为慢性盆腔炎,经服中西药近1年无解。现诊见少腹痛掣,痛处不移,每逢月经来潮则其痛益甚,经色紫暗有块,白带多,脉沉弦,舌质淡,有瘀斑,且因病延日久不愈,神情焦急,每因心情不舒而诱发加重。本证系冲任损伤,气血凝瘀,肝失条达。治宜活血化瘀,疏理肝气,调经止痛。予四逆散加减。

药用:柴胡10克,枳壳8克,白芍12克,当归10克,川芎8克,生地黄10克,丹参12克,茯苓10克,延胡索10克,琥珀2克(冲),甘草5克,益母草20克,佛手10克。嘱服5剂。

二诊:服药5剂后,腹痛明显减轻,脉舌如前。上方去益母草加桂枝8克,香附10克,嘱再服10剂。

三诊:腹痛基本消失,自觉少腹症块已摸不到,睡眠、饮食均正常,劳动正常,精神状况良好。嘱上方再服10剂。随访两年,未见痛作。

在长期临证中,深觉四逆散对于因气机不畅,升降失常,肝气内郁,阴气凝结而出现之胸胁、脘腹疼痛之症,疗效甚佳。盖肝主疏泄,性喜条达,七情内郁,极易影响肝经功能而出现一系列肝经症状。另外,依叶天士“久痛入络”之观点,若症见有瘀者,可在本方基础上酌加活血祛瘀之药,则气行瘀消,其痛也止。

四逆散在临证中应用广泛,对于少阳头痛、痹证、癫痫、妇人乳房胀痛、月经不调,苟能辨证准确,随症加减,均可获得满意疗效。 k5TyGhySo1sDGqjmDL2MFr8kt94AaVPmrsWL4XmKKKcDRUYLZPDcSlV2qKpUMiH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