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人,生赖以食,病赖以药。故食与药为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食与药分五味,即辛、咸、甘、酸、苦。五味在正常状况以及病理状况下对身体和疾病有怎样的影响,我们可以从《黄帝内经》的记载中得到解答。
《素问·脏气法时论》云:“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枣葵皆甘。心色赤,宜食酸,小豆犬肉李韭皆酸。肺色白,宜食苦,麦羊肉杏薤皆苦。脾色黄,宜食咸,大豆豕肉栗藿皆咸。肾色黑,宜食辛,黄黍鸡肉桃葱皆辛。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软,四时五脏,病随五味所宜也。”
把各种不同的食物(包括药物)归类,以“味”的形式指导人们养生以及治疗疾病。而中药的“四气五味”、归经归脏、是散是收、是补是泻等,就是以此作为指导原则,奠定了中医气味学说的理论基础。植物性的食物、药物和动物性的食物、药物不仅有寒热温凉四气之异,还有辛甘酸苦咸五味的不同。而不同食物、药物的作用各异,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而且五味与人体五脏也有特定的亲和关系,如《素问·宣明五气》中就说:“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
从指导临证治疗的角度来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用咸补之,甘泻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这里是根据脏腑的生理、病理特点,结合五味的功效,提出的五脏病苦欲补泻的五味配伍原则。
这条原则对中医确立五脏病的治疗原则,以及用药的范围,都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中医临证所用的治疗方法,如肝病气郁用辛味药组成四逆散、柴胡疏肝散,以疏肝解郁;脾病湿盛用苦温香燥药物组成平胃散,以燥湿健脾;肺病气逆咳喘者,用辛味和苦味的药物组成麻黄汤,以宣肺发表;肺病日久,肺气耗散而久咳不止者,用酸味收敛药组方,以敛肺止咳。这些都体现了五脏苦欲补泻的五味配伍原则。
以《伤寒论》麻黄汤一方为例分析,此方专治太阳伤寒表实之证,由于风寒束表,腠理闭塞,肺失宣降,故肺气上逆是其基本病机,临床上的症状表现是恶风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而喘咳、脉浮而紧。所以治疗上必须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根据“辛甘、甘缓”“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病在肺,用酸补之,辛泻之”的治疗原则,选用辛苦温之麻黄为君药,辛以发表散邪气,苦以宣降肺气而止喘咳;辛温之桂枝为臣药,协助麻黄以开腠理,有发汗散表邪之功;苦温之杏仁为佐药,以助麻黄降肺气,止咳平喘;炙甘草之甘,可以缓和麻黄、桂枝峻烈之性,使其发汗而不伤正,且调和诸药,兼为佐、使。全方辛苦甘温相合,辛温发表祛邪,且宣泄肺气闭郁;苦以降泄上逆之肺气,甘以缓之调之。共奏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之功。
中医的方剂,如上所举麻黄汤一例,渗透融合了药物气味归经,严格按照君、臣、佐、使的原则组成,而不是简单的药物凑合。从养生的观点来看,饮食的性味决定食物的不同作用,且与五脏密切相关,故必须了解食物的性味和作用特点,使食物既能够充分发挥其对人体五脏的补益、滋养作用,又不致损伤人体,导致五脏的偏盛偏衰。故《素问·脏气法时论》提出“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四时五脏,病随五味所宜”,提醒临床上应该把饮食五味与四时、五脏疾病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养生保健、防治疾病,并点明了五谷、五果、五菜、五畜等与五脏的关系,说明养生保健、五脏宜食的各种食物。
在日常生活之中,人常有偏嗜偏食的毛病,损伤五脏,有害健康,这是五味太过而致。《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肌短,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素问·五脏生成》亦说:“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
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例如摄盐过量(多食咸)可能影响血液成分和血液循环,是高血压病的致病因素之一。过食辛辣之品,可能伤津耗气,导致大便秘结,且可导致溃疡病或痔疮出血。嗜酒无度则会“腐肠烂胃,溃髓伤筋,伤神损寿。”可见饮食五味,贵在合理搭配。既不可使其匮乏,也不可偏嗜太过。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言,只有“谨和五味”,才能“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药食五味,自古至今,中医谨遵其法。而于饮食养生方面,由于现代食品种类及营养观念与数千年前难求一致,今人回过头来看数千年前古人所列之所食所伤,不免有让人费解之处。但是,中医的可贵、伟大之处,经典的可贵、伟大之处,恰恰在于它不像西医那样,是方是圆,有形可见;含钾含钠,毫微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