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大事记

2001年

1月2日,市政府召开广州市冬修水利现场会,副市长张桂芳到会作重要指示。

2月23日,市水政监察支队成立广东省水环境监测中心广州实验室。

4月20日,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华华视察市黄龙带水库,指导水库移民村建设工作。

5月25日至26日,增城联安水库、从化茂墩水库通过省“无蚁害工程”的现场验收,成为广州市首批无蚁害工程。

5月28日,流溪河综合整治第一期工程竣工验收。

是月,顺德市政府复函广州市政府,同意广州市南洲水厂在顺德北滘发电厂至北滘污水处理厂段设置取水点;省水利厅复函市自来水公司,同意取水许可审批。

6月22日,市委组织部下达《李东嘉等同志职务任免的通知》,任命李东嘉为中共广州市水利局委员会书记,免去钟显佑的中共广州市水利局委员会书记职务。

8月8日,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同意广州莱姆纳西朗污水处理有限公司股东变更,美国泰科亚洲投资公司受让广州莱姆纳西朗污水处理有限公司65%的股份给市隧道公司。并同意项目融资方案,本项目进口设备(进口设备用汇额3 150万美元)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9月19日,市污水治理工程建设指挥部成立,全面负责协调大坦沙、猎德、西朗和沥滘4个污水处理系统工程项目的建设。

10月12日,增城市增江初溪水利枢纽工程截流成功。

2002年

1月11日,张虎被国家人事部、水利部授予全国水利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1月28日,市水利局新办公楼(天河区瘦狗岭路555号)落成挂牌。

2月1日,市政府召开市水库移民工作领导小组工作会议。

5月21日,市机构编制委员会(以下简称“市编委”)批准成立市沥滘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办公室、市大坦沙污水处理项目办公室、市猎德污水处理项目办公室、市西朗污水处理办公室。

6月,广州市正式启用“广州市三防与水利信息网”的国际域名(www.gzwater.gov.cn),改造升级办公自动化系统,基本实现网上办公、无纸办公和远程办公。

7月17日至20日,连场暴雨导致从化市和花都区北部山区山洪暴发,直接经济损失达1.93亿元,灾情为1997年特大洪灾以来最严重的一次。

7月23日,市水利局印发《广州市水利水电工程计划财务管理暂行规定》。

7月25日,成立市水利水电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审会由邝炘荣等11人组成,任期3年。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正式施行。市水利局组织全系统职工认真学习,历时3个月,并在广州由各种媒体广泛宣传。

10月8日,省委书记李长春视察广州珠江堤防、花地河等整治工程。

12月17日,市水利局组织编制的《广东省广州市江河流域(区域)综合规划报告书》通过省水利厅评审。

2003年

1月1日,是日起调整城市污水处理费标准,由每吨污水0.3元调整为0.7元,按实际用水量的90%计收。

1月7日,市水利局水政水资源处获水利部“全国水利系统水政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2月13日,市水利局南沙水利建设办公室成立。

5月,广州市成立广州市防治山洪灾害规划领导小组。

10月26日,日处理污水22万吨的猎德污水处理厂二期全面建成,提前5天顺利进入通水调试阶段。

10月30日,投资约10亿元、日处理能力达20万立方米的西朗污水处理厂首期工程试水成功。

11月11日至13日,市黄龙带水库管理处被水利部专家组评为国家一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

12月2日,市委、市政府主持召开市城乡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动员暨全市水利工作会议。

12月2日,市流溪河防洪整治第五期工程开工。

12月16日,市四大污水处理系统管网工程、市大沙地新建污水处理系统首期工程、市猎德污水处理系统三期工程等专门用于珠三角城市环境治理的大型环境设施项目通过世界银行专家评估团的评估,并获得世界银行贷款1.87亿美元。

2004年

2月25日,为贯彻落实市委八届二次全会提出的关于修复完善水系、改善水环境的精神,市水利局、市政府研究室联合举办改善城市水环境专家座谈会,探讨建设具有广州特色城市水环境的方法和途径。

2月27日,市污水治理有限责任公司成立。

3月28日,市沥滘污水处理厂首期、大坦沙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正式建成通水,全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0%,达到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标准。

5月16日,水利部副部长索丽生率国家防汛检查组来广州检查工作。

5月31日,市流溪河灌区总管理处通过水利部“国家一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考核验收,为全省第二个“国家一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

9月5日,水利部部长汪恕诚在省长黄华华、副省长李容根陪同下视察广州大学城水利建设工作。

10月15日,市南部供水工程全线竣工投产,南洲水厂生产能力达100万立方米/日。

11月8日,沥滘污水处理厂厂区污水池体工程A标、沙河涌堤岸整治及两岸截污工程A标、宝岗大道截污工程被广东省市政工程协会评为“2004年度广东省市政优良样板工程”。

12月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省委书记张德江、省长黄华华、市委书记林树森、市长张广宁等省市领导陪同下视察猎德污水处理厂。胡锦涛对广州市污水治理工作成效作出肯定的评价,并提出要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提高人民生活环境的要求。

12月24日,猎德污水处理厂荣获“2004年度全国十佳城市污水处理厂”称号,成为广东省首家获此殊荣的污水处理厂;大坦沙污水处理厂连续第四次被评为“全国先进城市污水处理厂”。

12月27日,广东省广州市珠江滨水地区环境治理被住房城乡建设部授予“2004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2005年

2月5日,市水利局获省信息产业厅授予的“广东省信息化建设电子政务类试点单位”称号。

3月1日,沙河涌堤岸整治及两岸截污工程A标(猎德污水处理系统二期工程)及沥滘污水处理厂厂区污水池体工程A标被评为“2004年度省市政工程优良样板工程”。

3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视察珠江堤岸整治工程琶洲段、白云区蚌湖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

5月20日,水利部部长汪恕诚视察广州市珠江堤防二沙岛段和大沙河、赤岗涌整治工程及三防信息化建设。

6月8日,市编委批复同意市水利局增设水资源管理处,并挂市节约用水办公室牌子。

6月10日,市规划领导小组会议通过《广州市原八区河涌水系规划》。

6月11日,市水利局“广州市水利信息化”项目获得2004年度广东省农业技术进步推广二等奖。

8月17日,“两涌一河”综合治理工程(广州段)正式开工。

8月23日,市洛溪岛污水收集系统、南岗污水处理系统工程获得全球环境基金赠款454万美元,实现广东省利用全球环境基金赠款零的突破。

11月8日,市黄龙带水库管理处被评为“全国水利系统先进集体”。

11月14日,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决定免去郑春海的市水利局局长职务。

12月28日,市水利局办公楼智能化系统工程及办公信息系统通过竣工验收。

12月29日,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决定,任命张虎为市水利局局长。

2006年

1月1日,市自来水价格自是日起调整为1.69元/立方米。

2月25日,西班牙巴塞罗那阿格巴水务公司和埃姆特集团公司访问市污水治理有限责任公司。

3月14日,西朗污水处理厂首期(20万吨/日)顺利通过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4月1日,德国亚琛工业大学代表团访问市水利局。

4月28日,市城市污水处理厂在线监测项目顺利通过总体验收。

5月10日,市水利局行政服务大厅正式启用。

5月11日,荷兰RiKs知识系统科学研究院代表到市水利局访问。

6月8日,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行考察广州市水利工程赤岗涌、珠堤会展段、大沙河。

6月8日,由于连降暴雨,流溪河水量剧增,位于从化市太平镇的流溪河大坳拦河坝两端和中部海漫、护坦出现坍塌,总面积近1 000平方米。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简称“国家防总”)、省市政府高度重视,要求全力抢险,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水利工程的安全。市有关部门、地区和驻穗部队、武警指战员、预备役民兵近4 000人(次)参加抢险。13日,大坝的险情得到完全控制,抢险工作转入除险加固阶段。

7月2日,猎德涌直径1米污水钢管工程全线贯通。

7月28日,广州市北部水系首期引水工程举行开工仪式。

8月,市“青山绿地、蓝天碧水”二期工程启动,打响四年的治水攻坚战,目标为在2010年前全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九成以上,以崭新姿态迎接第十六届亚洲运动会。

9月4日至9日,全球环境基金赠款珠江流域综合治理项目(一期)广州市区域合作子项(包括广州市洛溪岛污水收集系统工程和广州市南岗污水处理系统工程)顺利通过世界银行检查团的检查和评估。

9月15日,广州市被国际水协会和建设部主办的第五届世界水大会评为水环境治理优秀范例城市,建设部授予广州市“中国人居环境奖(水环境治理优秀范例城市)”奖牌。

10月11日,广州市首座、全国第三座污水厂内粪便无害化处理设施——沥滘污水处理厂粪便无害化处理站完成土建工程。

10月18日,广州供水热线“96968”经过一年的试运行,于是日正式启用,原供水热线号码“81962288”停止使用。

10月18日,花都区狮岭镇受到特大暴雨袭击,造成新扬、新民及旗新等多个村大面积受淹,房屋倒塌75间,受浸房屋969间(其中泥砖房557间),受浸农田186.67公顷,受浸鱼塘73.87公顷,受浸工厂24家,无人员伤亡。

10月19日,市自来水工程公司承建的“佛山市镇安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南洲水厂深度处理系统工程”,获“2006年度广东省市政优良样板工程”称号。

11月13日,英国水行业代表团一行14人到市水利局访问。

11月16日,市自来水公司获“2006年度广东省优秀企业文化单位”称号。

12月22日,市政府批复同意公布实施《广州市中心城区河涌水系规划》。

12月22日,白云湖水利工程开工建设。

2007年

1月12日,英国环保工业代表团一行5人访问市污水治理有限责任公司。

1月25日,2007年全国防汛抗旱工作会议代表考察广州市水利工程建设。

3月8日,美国水环境协会会长Adam·Zabinski参观南洲水厂净水工艺流程。

3月9日,美国环保署一行3人到市污水治理有限责任公司实地调研。

3月20日,德国亚琛工业大学代表团再次访问市水利局。

4月4日,市委组织部任命郑新华为中共广州市水利局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中共广州市水利局委员会委员。

4月27日,市自来水公司水质部无机检验组荣获“广东省巾帼文明岗”称号。

6月1日,国内首个全球环境基金赠款区域合作项目——广州市南岗污水处理系统工程区域合作协议正式签订。

6月8日,英国水务与环境管理学会到市水利局访问。

6月21日,中国旅美专家协会合作与发展部环保专家团到市自来水公司南洲水厂参观考察。

7月27日,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广州市城市供水用水条例》。

7月28日,市自来水公司西江引水工程项目办公室成立。

8月13日,世界银行检查团一行8人对珠江三角洲城市环境项目进行检查。

8月13日,卢旺达东部省一行11人到猎德污水处理厂交流、参观。

8月16日,全球第二个环境基金赠款区域合作项目——番禺区洛溪岛污水收集系统工程合作协议书正式签署,全球环境基金赠款区域合作项目正式落户广州。

9月10日,《广州市水利建设市场诚信行为管理办法》经市政府法制办审查批准,正式向社会发布实施。

9月30日,省人大常委会批准通过《广州市城市供水用水条例》。

11月13日,财政部官员及世界银行中国局局长David Dollar一行考察广州市珠江三角洲城市环境一期项目。

12月14日,世界银行行长罗伯特·B·佐利克(Robert B.Zoellick)视察珠江流域综合治理项目(一期)猎德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

12月27日,市委组织部批准李东嘉任中共广州市水务局委员会书记。

2008年

1月14日,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审议决定,任命张虎为市水务局局长。

1月15日,市水务局在广州市瘦狗岭路555号揭牌。

2月25日,市水务局政务窗口在广州市政务服务中心正式对外办公。

3月7日,澳大利亚地球公司(For Earth Pty Ltd.)总裁一行到市水务局进行商务会谈。

4月1日,87555555热线24小时接听受理全市水务服务投诉,并与市长专线电话、110接警台、114查号台、市政8383热线、12319城管热线等建立多渠道服务平台联动。

5月8日,马来西亚驻广州总领事馆一行5人访问市水务局。

5月16日,香港特区政府水务署工会考察团一行25人到市水务局参观交流。

5月21日,市水务局局长在水务服务监督热线首次接听市民电话。

6月26日,市水务局参加市“市长区长局长公开接访日活动”。当天水务局共接访各类诉求32件,其中供水类18件、排水类3件、污水类2件、水利类6件、其他3件。

9月23日,受2008年第14号台风“黑格比”强环流影响,广州遭遇特大风暴潮。风暴潮造成全市14个乡镇99个行政村(居委会)受淹,外江堤围193处出现漫顶,农作物10 200公顷受灾,转移群众20 478人。

10月7日,市水利科学研究所获“广东省水利科技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广州市自来水公司经理申石泉和市污水公司职员罗刚获“广东省水利科技工作先进个人”称号,珠江堤防办负责的“淤泥改性作为堤岸填筑材料的研究”项目获得省水利学会水利科学技术三等奖。

10月15日,市水务局给15名新聘任的社会监督员发放聘书。至此,市水务局2008年以来通过公开招聘、推荐和自荐等方式,共聘任28名服务质量和行风义务监督员,履行对水务系统的监督职责。

10月17日,美国驻广州领事馆科学顾问到市水务局进行交流。

10月28日至29日,广东省与广州市组成联合验收小组召开广州市直属4个管理处、增城市、从化市、白云区、花都区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验收会议,被抽查单位通过省市联合验收。至此广州市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全部完成,成为全省第9个通过省级验收的市。

12月5日,水利部部长陈雷视察广州市水利工作。

12月16日,市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挂牌成立。

12月23日,市委、市政府在市委礼堂召开市污水治理和河涌综合整治动员大会。下达《广州市污水治理和河涌综合整治任务书》,确保市“2010年6月底前完成所定的污水治理和河涌整治任务,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5%,建成4个补水系统,亚运会前全市水环境质量有根本性转变”的工作目标的实现。市长张广宁代表市政府向各区、县级市政府及市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达《广州市污水治理和河涌综合整治任务书》,水务局局长张虎对《广州市污水治理和河涌综合整治工作方案》进行说明。

12月23日,广州市石井河流域污水治理工程正式开工。

12月25日至26日,市长张广宁率队学习法兰克福市治理污水、改善生态的经验,市水务局局长张虎等参加考察学习。

12月29日,广州市西江引水工程开工建设。

2009年

1月5日,市政府印发《广州市污水治理和河涌综合整治工程项目》。

1月7日,市建委等6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广州市雨污分流系统建设监管工作的通知》。

1月9日,《广州市珠江堤防整治规划》获市政府批复并颁布实施。

2月1日,市长张广宁主持召开市治水领导小组第一次工作会议。

2月6日,市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银行等14家金融机构组成的银团签订广州治水项目贷款合同,总金额500亿元。

2月6日,《广州市水资源综合规划》获市政府批复并颁布实施。

2月19日,《广州市污水治理总体规划修编(2008—2020年)》获市政府批复并颁布实施。

2月23日,广州市自来水公司就西江引水工程(佛山段)与佛山市南海区签订输水管线征租地协议,与三水区签订取水泵站征地拆迁实施协议,并与南海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签订西江原水输送服务意向书。

3月2日,广州市政府与河源市签订“万绿湖直饮水项目”合作框架协议。

3月3日,市水务局印发《〈广州市污水治理和河涌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办法》。

3月16日至22日,在土耳其第五届世界水论坛会议上,广州市荣获“第五届世界水论坛水治理奖”第一名。

4月16日,市水务局印发《广州市污水治理和河涌综合整治项目资金管理工作指引》。

4月17日,市编委批准成立广州市白云湖水利工程管理处,为市水务局管理的处级事业单位。

4月28日,市检察院、市水务局、市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签订《“西江引水和治水工程(市本级)”廉政建设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意见书》。

5月14日,市司法局、市水务局在广东迎宾馆举行治水律师聘用仪式。30名优秀律师将组成法律顾问团,为市治水工作全程提供法律服务。

6月19日,百名港澳委员视察市污水治理和河涌整治规划建设情况。

7月1日,《广州市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管理实施办法》正式实施。

8月4日,省政府决定建立西江引水工程联席会议工作机制,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水务局,办公室主任由张虎兼任。

8月22日,市水务局组织“为市民免费更换节水型便器水箱配件”活动,当日报名网页点击数超1万次。

9月4日,省水利厅水政监察队伍建设检查小组到市水政监察支队检查队伍建设情况,支队考评得分位列全省三甲。

10月21日,市水务局印发《广州市排水设施维护管理质量标准(试行)》《广州市城镇排水设施维护管理质量抽查考核办法(试行)》《广州市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办法》3个规章制度。

10月23日,《广州市水务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经市政府同意予以印发。

12月14日,省水利厅经查看工程现场及审查有关验收资料,同意广州市列入省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的13宗工程完工“销号”。

12月21日,《广州市主要市管河道采砂规划(2008—2015年)》获市政府批复并颁布实施。

12月23日,市白云湖水利工程管理处挂牌成立。

12月28日,由市治水办与团市委、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共同举办的“碧水羊城”公益创意征集大赛结果揭晓,“人敬水一尺 水利人一生”等8份宣传口号、“绿色水生态有赖你支持”等8份宣传海报、“龙舟赛”等8份宣传漫画及“碧水羊城娃娃篇”等2份视频作品获得大赛一至三等奖。

2010年

1月18日,市政府第13届96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广州市排水管理办法》,予以公布。自2010年3月1日起施行。

3月23日,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华南署区域署长饶忠明、新加坡凯发集团凯发投资咨询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姚远等一行到访市水务局。

5月6日至7日,全市普降特大暴雨,全市228个雨量测量站点降雨量超过50毫米(暴雨至大暴雨)的有221个,超过100毫米的128个,超过200毫米的11个,中心城区和北部地区降雨量均超过特大暴雨标准。7日1时30分,市三防总指挥部启动预防暴雨Ⅱ级应急响应,各级三防、排水、市政等部门全面投入防御、抢险工作。3时10分,第一次启动Ⅰ级暴雨应急响应,市政府、市三防总指挥部通知中心城区各区主要领导靠前指挥,全市各级约10 006名干部投入抢险救灾,其中4 000多人连续奋战超过24小时。全市因洪涝次生灾害死亡6人,102个镇(街)受浸,109间房屋倒塌,17 120公顷农田受淹,受灾人口32 166人,中心城区118处地段出现内涝水浸,全市经济损失约5.44亿元。

5月8日,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调研广州水环境治理工作。汪洋充分肯定了广州治水工作,肯定了广大治水建设者在治水过程中认真负责的态度和攻坚克难的精神。

5月15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视察广州水环境治理工作。李长春对广州治水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强调广州要打赢治水攻坚战,持之以恒治水,不断改善水环境,以崭新的面貌迎接亚运会胜利召开。

5月20日,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到荔湾区聚龙村视察人居环境和河涌整治情况。汪洋对整治一新的大冲口涌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经过综合治理,广州的河涌和城市面貌确实发生喜人的变化。

7月6日,市物价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市财政局、市水务局联合印发《关于调整广州市堤围防护费征收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

7月10日,水利部副部长鄂竟平考察、调研广州水务工作。

7月28日,广东省和广州市代表团一行259人,莅临上海世博会广州案例馆参观指导,广州案例馆以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水环境治理行动作为主题,全方位地展示了广州改善水环境、恢复水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成功范例。

8月13日,市委办公厅组织215名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工青妇(工会、青年团、妇联)代表和各区市民群众代表,分为7组,对全市13个治水责任主体的41个治水项目进行现场考核。考核的治水项目全部获得“高分”,顺利通过群众的考核评议。

9月10日,市政府同意成立广州市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水务局,承担相关日常工作。

9月29日,广州市西江引水工程正式通水。

是月,市水务局向全市各中小学赠送20万册节约用水宣传册,通过“小手拉大手”的形式,向全社会传播节水知识。

10月13日,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考察西江引水工程。

10月13日,市政府印发《广州市城市计划用水管理办法的通知》。

10月30日,市水务局举行平安亚运水务安全保障综合演练活动。

是月,黄龙带水库管理处工会委员会获中国农林水利工会全国委员会授予的“全国水利系统模范职工之家”称号。

11月1日,市水务局印发《广州市灌溉节水改造工作指导意见》,启动开展灌溉节水改造。

11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越秀区东濠涌。温总理对广州环境整治给予高度评价:“一个城市的面貌代表一个城市的精神。广州比以前更干净,花更多,树更绿,看到这些变化很让人高兴。”

11月19日,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以下简称“亚奥理事会”)主席艾哈迈德·法赫德·萨巴赫(Sheikh Ahmad Al-Fahad Al-Ahmed Al Sabah)亲王一行游览荔枝湾涌。亲王对荔枝湾涌的优美景观和人文气息赞叹不绝,对热情好客的广州西关留下深刻印象。

12月1日,市水务局、市节约用水办公室制定的《广州市城市计划用水管理办法》正式实施。

是月,市污水治理和河涌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上善若水 广州水环境治理纪实(2008—2010)》画册,画册以文串图,以图纪事,全程记录了2008年以来为迎接第十六届亚洲运动会市政府组织实施的一系列综合治理水环境工程。

2011年

1月8日,西藏自治区水利厅来粤考察。考察组参观了珠江堤防会展中心段、荔枝湾涌、海珠湖、黄埔涌北闸、广州塔,乘船游览观看了珠江夜景。

2月21日,安徽省水利厅厅长纪冰一行考察广州市治水工作,现场参观西江引水工程西江鸦岗泵站,三涌(猎德涌、车陂涌、沙河涌)补水工程的运行情况。

3月,市水务局获中华全国总工会颁发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是月,全国妇联授予市水务工程建设管理中心袁秀丽“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4月8日,广州市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审议通过水利普查总体方案和实施方案、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和工作方式、经费安排、技术支撑单位、市普查办组织机构设置和奖惩机制的建立等有关事项。

5月6日,国家防总秘书长、水利部副部长刘宁率国家防总珠江防汛抗旱检查组一行察看广州市海心沙堤防工程新广州塔堤岸段。

5月13日,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世元视察海珠区万亩果林保护利用和石榴岗河整治情况。

6月14日,《广州市中心城区内涝治理工作方案》获市政府同意并印发实施。

7月1日,省水利厅授予广州市珠江堤岸防护工程、流溪河防洪整治工程、增城市荔城东区联围达标加固工程等4项工程“广东省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精品工程”称号。

7月12日至14日,水利部副部长王守强率领的“中国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示范城市考察团”一行8人到广州市进行为期三天的考察。

7月21日,贵州省党政代表团考察东濠涌。

7月28日,广东省委巡视组第四组前往三涌补水工程长虹泵站现场调研。

是月,市流溪河流域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获水利部颁发的全国水利建设与管理先进集体奖。

8月10日,市水务局制定并印发《广州市河涌景观专项整治行动现场检查方案》。

8月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陪同视察东濠涌。

8月16日,市水务局发布《关于加强流溪河干流及两涌一河(广州段)河道堤防管理的通告》。

9月15日,市水务局印发《广州市排水行政许可事项办理指引》。

10月13日至14日,广州市普降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有记录以来10月份第一次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强降雨造成全市65个镇(街)、65个行政村12 729人受灾,430人被短时洪水围困,转移群众864人,出现30处江河水位超警戒,中心城区出现涝情32处,全市直接经济损失84.5万元。

10月20日,市水务局制定印发《广州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维护监督考核工作细则》。

10月27日,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五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广州市水务管理条例》。

11月1日,增城市“增江画廊”获得水利部授予的“国家水利风景区”称号,是广州市首个国家水利风景区。

12月7日,广州市有史以来第一部覆盖全市的供水总体规划《广州市供水总体规划》获市政府批准并颁布实施。

12月14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授予广东省广州市荔枝湾环境综合整治工程“2011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12月15日,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本市水利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到2015年率先实现水利现代化,以水利现代化推动水务现代化;到2020年,在全省率先实现水务现代化。

12月19日,市水务局官方微博——“广州水务”正式开通。

是月,《广州水文化研究》正式出版发行。全书共60万字,是全省第一部水文化研究专著。

2012年

1月9日,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批准公布《广州市水务管理条例》,自5月1日起施行。

2月21日,市委组织部批准丁强任市水务局党委书记、委员;免去张虎市水务局党委书记、委员职务。

是月,经市政府批准,市长陈建华为2012年全国重点防洪城市广州市防汛行政责任人。

3月20日至21日,市水务局综合规划处获评2011年度全省水利规划计划工作先进集体。

4月26日,市水务局印发《关于开展水利工程安全警示设施检查维护工作的通知》。

是月,市河涌管理处获省委、省政府授予的“广东省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5月8日,杭州市政府和杭州市林业水利局有关人员到市水务局调研。

6月26日,市水务局与市交警支队联合印发《暴雨防内涝联动应急处置预案》。预案明确市区水务和交警部门暴雨内涝应急预警、现场处置、信息互通等责任分工和处置程序。

9月1日,市水务局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对广州市供水水质进行全面公示。

10月8日,市长陈建华主持召开的市政府第38次会议审议通过《广州市农村自来水改造工程建设方案》。

10月21日,《广州市排水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11月1日,梅州水库输水隧洞加固工程动工。

11月7日,市政府第42次常务会议原则同意《关于城市建设深层隧道治水的建议及东濠涌深层隧道试点方案》。

11月14日,市编委印发《广州市水政监察综合行政执法方案》。

是月,水利部授予增城市水务局“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是月,番禺区新砺江水闸工程荣获“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

12月18日,市水政监察支队正式更名组建市水务局执法监察支队,该支队承担广州市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水利、水土保持、供水排水等方面的监督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职能。

2013年

1月6日,水利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蔡其华一行视察荔枝湾涌及其综合整治工程建设情况。

1月18日,市政府批准《广州市排水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印发实施。

1月20日,市城市排水监测站与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合作建立广州水质监控产学研基地。

4月1日,市政府第61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广州市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方案》。

4月15日,市政府第63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广州市流溪河流域保护条例》。

4月21日,泰国副总理Plodprasob.Surassauade⑤参观团考察广州大学城生态堤防建设。

5月1日,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和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纳入广州市建设工程项目审批流程。

5月31日,市防范和打击涉供水违法犯罪中心揭牌成立。

6月3日,广州北江引水项目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花都区自来水公司举行。

6月18日,市水务局召开广州市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项目验收会。

7月22日,市政府第14届7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广州市建立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方案》和《珠江沿岸临水设施安全隐患整治方案》。

7月25日,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广州市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方案》。

7月31日,经市政府批准,市水务局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广州市建立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方案》。

8月19日,泰国自然资源部访问团参观考察广州大学城生态堤防。

9月12日,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副司长蒲朝勇、巡视员张学俭等领导到广州市考察小流域综合治理情况。

9月29日,梅州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系统更新改造工程等5项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是月,市流溪河灌区总管理处周孝平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

10月11日至16日,水利部稽查组一行7人对从化市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进行稽查。

11月28日,台湾农田水利联合会考察团一行16人到增城市考察农田水利建设情况。

2014年

1月16日,香港大学水与环境研究组一行10人到市水务局进行调研。

1月20日,新疆水利厅农牧水利处领队共47人考察广州市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增江画廊、挂绿湖等水利工程。

2月1日,广州市大幅度下调堤围防护费征收费率,下调幅度达50%;增加对单个企业年度征收额按500万元定额封顶,对月营业额2万元以下的中小微企业和月营业额2万元以下的个体工商户免征堤围防护费。

2月27日,《广州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通过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和广东省水利厅审查。

5月22日至23日,流溪河发生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全线发生不同程度的险情。其中,牛心岭拦河坝上游两岸出现漫顶,勒庄段下游端背水坡发生坍塌,神岗大桥右岸上游出现两处涵管倒灌,发现6处不同程度的管涌现象,大坳拦河坝下游左岸菜地塱段迎水侧二级平台出现下陷,迎宾大桥上游右岸城郊段发生1处山体滑坡,九里步段发生2处山体滑坡,杨荷大桥下游两岸共发生12处涵管倒灌。

是月,以市水务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为第一完成单位的“单孔大跨度液压启闭双向挡水式水闸的研究与运用”项目获得2013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6月1日,省人大审议通过《广州市流溪河流域保护条例》,是日正式施行。

6月10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广州市生态水城建设动员大会。会议要求落实四级“河长”制,明确市、区(县级市)、镇(街)、村四层管理职责,加强综合监管和执法;要加强宣传动员,引导广大市民参与治水、护水、保水工作。

7月17日,流溪河等16条广佛跨界河涌的治理列入省政府挂牌督办事项。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市水务局制定的《流溪河等广佛跨界河涌工程建设方案》。

是月,市水务局发布《广州2013年度水务白皮书》反驳国外刊物“广州是全球沿海水患最严重城市”的说法,这是广州历史上首次以“白皮书”形式披露水务工作状况。

9月2日,根据《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向各区(县级市)下放一批市级管理权限的决定》规定,市水务局在各区(县级市)范围内负责实施的河涌改道审批权限依法下放委托给各区(县级市)水务管理部门,并签订《实施河涌改道审批权限委托书》。

9月9日,市政府第131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广东省广州南洲水厂引水工程管理规定》。

9月11日,市水务局组织编制的《广州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获得省政府同意并由省水利厅批复和实施。

9月18日至20日,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主办、市水务局协办的“第五届中国广州国际低碳环保产品与技术展览会”“2014中国(广州)城镇水处理及再生水利用技术与设备展览”及“2014年水管理、水处理及再生水利用技术交流会”在琶洲保利博览馆举行。

9月23日,哈尔滨市水务局一行3人到市水务局学习河道管理、采砂管理、打击违法采砂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

10月8日,市政府第13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广州市流域综合规划(2010—2030年)》。

10月9日至11日,市流溪河灌区总管理处黄伟军获广东省水利行业防治工职业技能竞赛“广东省水利技术能手”称号。

10月15日,市水务局重点项目“广州市智慧水务顶层设计”验收评审会召开。

11月1日,市水务局制定的《广州市建设项目雨水径流控制办法》正式施行。

12月8日,由丹麦王国驻华大使馆及驻广州总领事馆、省水利厅共同举办的第一届丹麦—广东水日活动(主题为“可持续的水管理和流域洪水预报”)在广州成功举办。

2015年

1月1日,按照《广州市财政局、广州市物价局关于停征我市部分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通知》要求,是日起停征堤围防护费。

1月23日,市水务科学研究所完成的“高水力负荷人工湖的水生态构建与水质改善研究与应用”项目荣获2013年度广东省水利学会水利科技奖二等奖。

3月25日,《室外消火栓养护技术规范》《水质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连续流动分析法》《城镇供水水质在线监测技术规范》3项广州市地方技术规范正式发布,5月1日起实施。

4月20日,市政府第14届161次常务会议审议《广州市水更清51条河涌“河长”名单及任务》,向社会公布51条河涌“河长”名单。

5月4日,市政府第16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广州市建设项目占用水域管理办法》。

5月25日,市政府第16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广州市城市供水水源规划(修编)》。

6月24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市水务局编制的《广州市中心城区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

8月1日,广州市污水处理费收费性质调整为行政事业性收费,收费主体调整为市水务局,市水务局与市自来水公司及穗云水厂签订委托代征协议。

9月6日,市水务局与市财政局联合印发《广州市水库移民专项资金调整为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实施方案》。自2016年起,市水务局部门预算安排的水库移民专项资金3 500万元,由专项转移支付调整为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其余市本级的水库移民项目资金列入市水务局部门项目支出管理。

9月15日,市水务局与市财政局联合印发《广州市水务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广州市水务管理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12月10日,白云湖水利风景区成为国家水利风景区,并接受颁牌。

2016年

1月11日,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七次会议审议决定,任命龚海杰为市水务局局长。

4月15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由市水务局、市水务科学研究所负责编制的《水务信息化常用术语》和《水务地理信息管理规范》两项地方技术规范,于5月1日正式实施。

4月25日,市政府第204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广州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广州市城中村给水改造工作方案》。

5月25日,广州西江引水工程顺利通过竣工验收。

5月31日,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广州市河长制实施方案》,对区级、镇(街)级和村(居)级河长的职责进行明确,建立河长公示制度、河长巡查制度、工作例会制度、检查督办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等保障措施。

6月6日,市政府第207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广州市35条黑臭河涌整治工作意见》。

7月7日,市水环境整治联席会议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广州市河长制考核办法》。

8月1日,受第4号超强台风“妮妲”影响,14时起全市启动防台风和防汛Ⅰ级应急响应,并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发布《广州市防台风防汛全民动员令》。

8月3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理顺中心城区公共排水设施管理体制的意见》。

8月22日,花都湖获得第十六批“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称号。

9月12日,市政府第219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广州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实施方案(2016—2017年)》。

10月31日,市政府印发市水务局制定的《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珠江和流溪河堆场综合整治行动的通告》。

11月22日,市水务局负责编制的《广州市水务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和《广州市水务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2个规范性文件正式发布实施。

12月7日至10日,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和市政府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联合举办2016(第十一届)城镇水务发展国际研讨会与新技术设备博览会。本次博览会由市水务局和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外办”)、市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承办。会议主题为“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探索城市水务绿色循环低碳之路”。

2017年

1月11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授予广州市海珠国家湿地公园项目“2016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3月13日,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我市排水建设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

3月23日,广州市在全省率先印发《广州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方案》,全市1 484条河道(含1 368条主要河道和部分小微水体)、49个湖泊、63座山塘、324座水库落实四级河长2 961名。市、区、镇、村四套班子相关领导分别担任河长、湖长。

5月3日,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广州市治水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

5月7日,广州市遭遇特大暴雨,12个气象站录得24小时250毫米的特大暴雨,全市最大雨站点黄埔九龙镇录得24小时544.5毫米。这次特大暴雨过程雨强之猛刷新历史极值,1小时雨量184.4毫米为全省历史排名第二,3小时雨量382.6毫米破广东历史极值,日雨量544.5毫米破广州历史纪录。“5·7”特大暴雨造成花都、增城、黄埔、白云、从化等区严重受灾。全市5个区13个镇(街)受灾人口41 828人,转移人口9 664人,全市倒塌房屋556间,3 315.93公顷农田受淹,直接经济损失1.77亿元。

5月31日,市政府公布《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整治违法排水行为的通告》。

6月5日,市委办公厅和市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广州市全面推进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成立广州市全面推进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广州市河长制办公室,设在市水务局,与市水环境整治联席会议办公室合署办公。

6月16日,市河长制办公室挂牌成立。

7月11日,市编委同意设立市水务信息技术保障中心,为市水务局管理的事业单位,公益一类,正处级。4个内设机构,核定事业编制20名。

9月29日,经市政府批准,市水务局印发《广州市违法排水行为有奖举报办法》。

10月19日,市政府公布施行《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白坭河和新街河堆场综合整治行动的通告》。

10月26日,广州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成功通过省政府行政验收,标志着广州市成为全国第一批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

11月2日,广州市获得省水利厅开展的“地级市2016—2017年度水利建设质量评价活动”A级(优秀)评价,全省排名第一。

11月4日,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广州市防洪排涝工程建设补短板行动方案(2017—2021年)》。

11月7日,市编委同意市水务局增设河湖管理处。

11月22日,广州市在省内率先召开总河长工作会议。省级、市级、区级、镇(街)级、村(居)级河长等约3 100人参加。

12月11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国资委”)批复同意市水务投资集团将白云湖水利工程管理处、流溪河灌区总管理处、李溪拦河坝灌区管理处、黄龙带水库管理处、梅州水库管理处等5宗水利水电公益性资产无偿划转回市水务局。

12月12日,广州水务协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会员大会召开。

12月29日,广州市在省水利厅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中获得全省第一名,成绩优秀。

至2017年年底,35条黑臭河涌整治主体工程已全部完成,经过第三方评估单位环保部环境科学研究所评估,全部达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的“初见成效”标准。 3q3cjffigdDcj5/JcsvpU+/ANAbFgIKD3u4QLEe3YXba7rg/fg0E/CFQMeUa4Bc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