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我读了一篇日本学者发表在 Nature Medicine 上有关氢分子影响多种自由基从而发挥生物学作用的论文,这篇论文和我对生理医学的研究认识促使我在第二军医大学首次开启中国氢气生物学的系统研究。此后,我在氢气对细胞的生物学效应、动物疾病模型研究、个案人体临床试验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于2013年出版了中国第一本关于氢分子医学的书籍——《氢分子生物学》,在中国大力推广了氢分子医学。“没有氧气人活不了,没有氢气人活不好”,这是我在2016年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说的一句话。也许当时相信这句话的人很少,但是,随着氢分子医学知识在中国的普及,氢分子设备在中国的标准化生产和销售,参与治疗的患者人数日渐增多,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和普通百姓都逐渐接受甚至喜欢上了这种简单方便、在慢性病治疗和康复方面均行之有效的新疗法。
目前,国际氢分子医学研究学术论文已经超过了1 300篇,大多数的报告论文都是有关氢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研究和动物实验,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肌肉关节运动系统损伤和疾病及肝、肺、肾疾病,也有许多关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皮肤病及眼、耳疾病和抗衰老方面的研究报道。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应用氢分子可以改善实验动物的症状,保护重要器官的功能。临床研究方面,国外学者在糖尿病、帕金森病、癌症放疗副作用、脑缺血、心肌梗死、阿尔茨海默病、癌症晚期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皮肤病、运动疲劳康复等方面都取得了非常令人欣喜的成果。
氢分子医学概念引进中国后,中国学者在动物实验方面做了大量研究,也出现了一些属于人体疾病应用氢气结果的报道。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秦树存等报道了氢分子对血脂异常患者影响的研究,发现部分人饮用氢水后血脂指标发生了明显改善;后来他们研究了氢气对糖尿病和脂肪肝等的影响,发现也有一定疗效。江苏淮安第三医院开展了关于氢水对慢性乙肝患者影响的研究,发现短期饮用氢水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氧化应激指标。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郑延年等报道了37例高尿酸血症患者在接受氢分子治疗后,患者的症状、总胆固醇和尿酸都有明显改善。龚志晶等在《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上报道环卫工人吸入氢气可以改善和保护其肺功能。金玲等报道应用富氢水洗鼻可以改善变态反应性鼻炎。复旦大学华山医院骆肖群教授在氢气沐浴治疗牛皮癣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研究进展。同济大学同济医院余少卿教授发现氢水冲洗治疗过敏性鼻炎也能产生一定疗效。暨南大学徐克成教授于2016年以后将吸入氢氧混合气引入癌症的治疗和康复,并就此发表了多篇临床观察论文。基于这些论文和“真实世界”故事,徐教授于2019年出版了著作《氢气控癌——理论和实践》,用临床案例进一步证实了氢分子治疗癌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2020年新冠病毒肆虐中国,吸入氢氧混合气明显改善了患者的肺功能,据此,国家卫健委经快速通道审批氢氧混合气设备为三类医疗器械,并在新冠肺炎第七版治疗指南中推荐了吸入氢氧混合气。
循证医学研究重视证据档次,临床研究证据级别一般比基础医学更高。尽管氢分子医学研究进展较快,但目前为止,可检索到的有关氢分子应用于人体的临床试验论文不足100篇,这显然是氢分子医学领域的一个明显不足。更遗憾的是,目前缺乏对这些重要临床研究资料的梳理和总结。今天我欣喜地读了陈继冰博士、穆峰博士主编的《氢分子疗法——新兴医学技术的临床探索》样书。这是一本概括国际氢分子医学多种临床疾病研究成果的总结性书籍,是第一本全面介绍氢分子治疗各种临床疾病的书籍。该书的写作内容和结构让人耳目一新,我认为其将有助于中国读者较方便地查找和了解自己所关心的氢分子治疗各种具体疾病的方法和初步疗效,也能为初涉该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和普通大众提供实用性的指导。
本书的编者都是近年来从事氢分子治疗癌症研究的一线研究人员,本书不仅能为广大医务人员进行相关科学研究提供线索和理论基础,还能为癌症患者接受氢分子治疗提供科学依据。作为从事和推广氢分子医学研究的一名学者,我非常高兴能有更多学者参与这一对人类健康有深远意义的研究工作中来,也非常感谢编者请我给本书写序。衷心地祝愿氢分子医学在中国能够蓬勃发展,契合国家的大健康战略,造福于广大患者。
海军军医大学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氢科学中心兼职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客座教授
2020年8月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