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敏性接触性皮炎(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ACD)发病率越来越高,患者年龄也越来越小,甚至开始于婴儿时期。ACD的诊断除了详细评价患者的病史、身体检查外,还有皮肤试验,特别是斑贴试验(patch test,PT),斑贴试验是此类疾患诊断的金标准。PT可以帮助明确患者皮肤对不同物质的敏感性,也是区别ACD和皮肤细菌或真菌感染、疥癣、内源性皮炎、牛皮癣等的重要手段。
斑贴试验的机制是Ⅳ型变态反应,可以用来确诊ACD,也有利于确诊过敏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和水泡手部皮炎(vesicular hand dermatitis)等湿疹性疾病,排除ACD干扰。PT相对价格不高,且安全,但需要很好的试验技巧和经验,特别是对试验结果的解读及阳性物质的确定。需要指出的是阴性结果不能排除ACD的可能,可能是因为被测试物质浓度太低或剂量不够,也可能是因为药物影响或试验技巧等问题。
医生应该明确哪些物质可以引起或加重ACD,患者自认为是过敏引起的接触性皮炎,很多时候是刺激性接触性皮炎(irritant contact dermatitis,ICD),ICD是长期暴露在刺激性环境中引起的,因此详细的患者临床评价很重要,如个人皮炎病史和其他过敏性疾病,家庭过敏史,过去、现在详细的皮肤症状,已知过敏原,个人习惯和爱好,局部或全身用药情况,化妆品或护肤品的暴露情况等。
患者病史和临床检查为斑贴试验使用哪些待检物质提供了线索。在英国,大约有40种常用的物质,包括天然橡胶、防腐剂、金属、香水、化妆品、皮革化学品、羊毛脂、植物等。患者如果怀疑哪些物质是可能的诱因,也应该一并加入试验。大多数的物质都有商业化的试剂供应。成人和儿童种类有所不同,但浓度基本一致,但当婴幼儿接受金属PT时,应考虑其刺激性。一般固体物质溶于50μg的凡士林中,液态物质直接吸取15μL置于小格子(disk)中,注意不能挤出来,否则容易引起交叉反应,不利于结果判读。有待测物质的胶带一般固定在患者背部,重复检查或者待测物质较少时,也可以选上臂外侧。为节省时间和空间,可以使用混合物,前提是这些物质化学性质一样或类似。
患者在接受PT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不能洗澡;不穿浅色和贵重的衣服,避免染色;避免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以免出汗引起斑贴脱落;避免背部暴露在阳光或紫外线里;全身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对试验有影响,应根据剂量和半衰期提前停药。试验后第二天或第三天可拿掉斑贴(patches)并第一次读取结果,2天后读取第二次结果。如果条件限制,只能读取一次结果,建议在去除斑贴后24~48小时内读取。一些物质常引起迟发阳性斑贴反应,应该教育患者怎么汇报迟发的阳性结果,个别迟发反应可能延迟到试验后3周。
读取结果后判断试验结果是否和患者临床症状相关,这通常是试验最困难,也是最复杂的一步。需要鉴别哪些物质和患者现有症状相关,哪些和以前的症状相关,哪些不能确定相关与否。还需要区分阳性反应是过敏引起的还是只是刺激作用,过敏反应是否由交叉反应引起。出现假阳性结果可能是因为浓度太高、邻近的其他物质污染、受试部位皮炎症状、接触太紧等,假阳性结果一般不会在试验中重复出现。试验副反应一般表现为试验部位皮肤红或痒,一般几天后消失,严重时可能出现水泡,一些测试可能持续反应达1个月;湿疹可能突然发作;受试部位皮肤颜色可能改变;个别情况也会引起感染、疤痕或过敏,但概率很低。
ACD在儿童中的发病率不低,特别是在患有难治性湿疹的患儿中发生率更高。儿童斑贴试验基本和成人一样,但是受试物质的种类、浓度等可能有所不同,应根据患者症状和病史认真选择。
[1]DE WAARD-VAN DER SPEK F B,DARSOW U,MORTZ CG,et al. EAACI position paper for practical patch testing in 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 in children[J]. Pediatric Allergy and Immunology,2015,26(7):598-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