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石花菜

石花菜科。

拉丁学名 Gelidium amansii Lamx.

别 名 石花草、冻菜。

药用部位 全藻。

标本编号 0042

标本名称 石花菜

采 集 人 蔡就

采集时间 1985年9月18日

采集地址 阳江市

存放位置 岭南中药博物馆4楼1号标本柜

【形态特征】 藻体紫红色,软骨质,个体较大,一般10~20cm,可达30cm以上,线形,两缘薄;分枝3~4次,羽状或对生。枝较长,略显左右弯曲,其上生长互相接近的复羽状小枝。内部构造与石花菜相似。丝体密集于皮层,髓部虽也有,但甚稀疏。四分孢子囊生小枝或小羽枝上,形成圆形或略膨起的囊群。囊果生于小枝顶端之下,略为膨起,顶端单条或分枝,头尖或钝。

【化学成分】 半乳聚糖、琼脂糖、琼脂胶素和多糖类化合物等。

【性味归经】 甘、微咸,寒。归肝、肺经。

【功能主治】 肠炎,痢疾,肾盂肾炎,紫癜病,肛周炎。

【用法用量】 煎服,9~15g。

【采收和贮藏】 全年均可采收,收后晒干。

【分布及生境】 分布于广东省沿海;我国黄海、渤海较多,东海较少。生于大干潮线附近到水深6~10m的海底岩石上,产区一般都是受淡水影响很小的外海区。水清急流处藻体较大,浑水区长得较小。

标本编号:0042

【附方】

治肠炎:石花菜、神曲各15g,水煎服。

治痢疾:石花菜、马齿苋、凤尾草各15g,水煎服。

治肠炎:石花菜15g,秦皮9g,黄连6g,水煎服。

治肾盂肾炎:石花菜30g,水煎加糖服。

参考文献

[1]福建省中医药研究所,厦门大学海洋系. 福建药物志:第3册[M]. 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2]丁恒山. 中国药用孢子植物[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3]《浙江药用植物志》编写组. 浙江药用植物志:上[M]. 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WYnFBBtvQCwqIEoYhyJYnatEHQWHIDDYRVG2abPsBJ78qZnS2otJt3NYED6JYPV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