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岭南中药博物馆是一所有着30余年历史的中药标本馆,其前身是广东省中药研究所中药标本馆,后在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的支持下改建升级而成,集科研、教学、科普于一体,现为广东省青少年中药科普教育基地、广州市科普基地和天河区科普教育基地。这座现代化的中药博物馆馆藏中药材标本1 300余种,其中地方名贵和国内外珍稀的中药材标本300余种。馆藏中草药腊叶标本6 000余幅,这些对认识和研究岭南地区的中草药具有重要的价值。
令人遗憾的是,这批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搜集整理的中草药腊叶标本,随着时光的流逝,不少标本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一些标本的搜集者、使用者的信息不全,这无疑给今后的管理和中草药研究带来了诸多不便。2016年,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副研究馆员崔穗旭女士跟从我做访问学者,研读期间每每谈到这种情况都扼腕叹息,欲以专著形式重新对这些标本进行编排整理。我十分赞赏她的眼光和勇气,并常以图书编辑及图书档案管理的工作经验予以指点。如今书稿付梓之际,穗旭嘱我写几句话,我慨然应允。穗旭为人爽直,乐学好问,不断追求上进,从事科技信息研究和中药标本档案管理工作30余年,多有创获,《岭南中药博物馆中草药腊叶标本档案辑录》即为其近年来心血之结晶。相信此书的出版,无论对于岭南中药博物馆的档案管理还是岭南中草药的研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希望穗旭能够以此为契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对岭南中药博物馆的腊叶标本进行更系统化、规范化、精细化的档案整理,将岭南中草药的知识普及和研究事业发扬光大。
是为序。
史小军
(暨南大学图书馆馆长,暨南大学教授)
2019年1月于暨南大学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