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
高尿酸血症不等于痛风

小Tips

● 高尿酸血症是痛风最重要的生化基础。

● 尿酸盐的沉积是急性痛风发作的必要条件。

● 即使是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患者,关节、肌腱端等组织亦可出现尿酸盐沉积。

● 高尿酸血症将子弹上膛,环境因素扣动扳机使痛风发作。

早在1876年,便有人推测痛风是因尿酸盐沉积在关节或邻近组织所致。1962年,McCarty和Faires两位学者将尿酸盐晶体注射入自己的膝关节,引发了急性炎症反应,证实了尿酸盐晶体可以诱发痛风的推测。因此,尿酸盐的沉积是急性痛风发作的必要条件,而高尿酸血症是痛风最重要的生化基础。

尿酸盐的沉积和痛风的发作除了受高尿酸血症影响外,还受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研究证实,环境因素(如局部组织pH值、湿度、盐浓度、振动和分子大小)可以影响尿酸盐的沉积和痛风的发作。例如,第一跖趾关节由于处于体循环的最远端,常暴露于外界,处于相对低的温度下,尿酸盐更容易沉淀,因而成为急性痛风发作的好发部位。也有研究发现,夜间(0:00~7:59)痛风发作的次数是白天(8:00~15:59)的2.36倍,提示夜间更容易出现痛风发作。这可能与夜间机体发生的一系列生理变化相关:血清糖皮质激素水平相对较低,使机体抗炎、止痛、排泄尿酸的能力下降;夜间人体处于相对缺水状态,尿酸更易沉积于组织;人体体温较低,更容易使尿酸盐在组织中析出;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者在夜间易出现组织缺氧,促进机体核酸代谢,加重高尿酸血症,成为痛风发作的重要诱因。研究发现,一些遗传易感个体更容易出现高尿酸血症。因此,遗传因素也促进了痛风的发生。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形容,就是:高尿酸血症将子弹上膛,环境因素则扣动了扳机。

有学者通过超声观察50名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发现,第一跖趾关节、股骨头软骨以及跟腱出现尿酸盐沉积的比率依次为25%、17%和15%。该研究提示即使是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患者,关节、肌腱端等组织亦可出现尿酸盐沉积。尿酸盐的沉积是急性痛风发作的必要条件,但并非所有的高尿酸血症患者都会出现痛风发作,5%~15%的高尿酸血症患者最终发展为痛风。 CNZSN0VHUHuPU7J/UfzXcx+CLiZJJ5FCeAgEuz0WJ8gkmy7YMEG72JXSr4w8ceE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