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发烧常识早知道,宝宝发烧不烦恼

发烧可以说是宝宝最常见的病症了。许多家长,尤其是新晋家长,一发现宝宝身体发烫就慌了神,急急忙忙抱着宝宝去医院。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发烧都需要吃药或者看医生。要做到面对宝宝高烧处变不惊,家长们应该了解以下问题。

(一)宝宝为什么会发烧?

我们的大脑有一个体温调节中枢,这东西就好比我们身体的空调。我们夏天用空调的时候,一般都会设置一个舒适的温度。人体也是一样,体温调节中枢会设定一个体温调定点,让我们的体温固定在37℃左右。在这个温度下,我们身体里的器官——“住户”都会处在比较舒适的状态。然而,当人体出现炎症的时候,体温调节中枢就会把体温调定点调高。这个时候,人体就会出现很多生理反应,导致产热增加而使体温上升。导致炎症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病毒和细菌入侵,宝宝身体里的免疫细胞跟这些入侵者打起来了,最后的结局往往是免疫细胞获胜。但是打架难免伤到自己,红肿热痛就这么来了。

此外,即使没有发生炎症,体温调定点正常,但是正常的散热受影响,导致热量散不出去,体温也会升高。这种情况最常见的就是我们中医常说的“中暑”,西医称之为“热射病”。也就是说,当产热增加或散热受阻时,人体都有可能会发烧。

(二)怎么确定宝宝发烧了?

首先,家长们应该有一个概念:不同类型的体温计、不同部位测得的体温是不一样的。现在市面上常见的体温计包括电子体温计、水银体温计、红外线耳膜体温计等。一般来说,用水银体温计测得宝宝的额温、耳温、肛温≥38℃或腋温≥37.3℃以及口腔温度≥37.5℃就可以认为是发烧了。但是,婴幼儿不建议测口腔温度和肛温,因为用水银体温计时有可能发生体温计断裂的风险,(后面说到的体温都指的是水银体温计测得的腋温)。

其次,宝宝的体温波动很大,运动、哭闹、进食、穿太多衣服等,都可能使得体温升高。所以选择测体温的时间应该避开可能导致体温升高的活动时间。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在减少盖被、穿衣半个小时之后重新测一次体温。

在排除了别的因素,重复测得宝宝的腋温超过37.3℃,就可以确定宝宝真的发烧了。

(三)发烧一定要去医院吗?

发烧其实是身体的一种应激反应。就像我们被针扎到会感到痛,从而避免更严重的伤害一样,发烧在一定程度上其实是个保护因素。适度发烧可以促进我们身体的免疫系统加速运作,起到抵抗疾病的作用。宝宝一发烧就喂药反而可能造成更大的危害。

41℃以下的发烧不会对宝宝的身体功能造成直接伤害。有些体质比较差的婴幼儿在持续高热状态下可能因为发烧而导致热性痉挛或者说胡话。然而,单纯体温升高并不会造成严重伤害。遇到宝宝发烧,家长们应该要分清情况巧处理。究竟孩子发烧了需不需要去医院及需不需要用药呢?待我给大家理一理。

1.以下情况建议去医院就诊。3个月以下的宝宝发热;持续发热超过3天;发热的时候精神状态不好,例如不想喝水、吃东西,同时尿量变得很少,甚至出现抽搐;发热伴其他严重的症状,比如皮疹、喘息、呼吸频率明显增快、嗓子哑等。

2.以下情况建议使用退热药。体温超过38.5℃,宝宝就会开始感觉不舒服了,这时候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退热药;有高热惊厥史的宝宝,体温没有达到38.5℃,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服用药物退热。

3.以下情况可以不用药,密切观察或物理退热。腋温在37.3~38.5℃,宝宝虽然发热,但是没有明显不舒服,可以不用退热药,可以多喝水,密切注意病情变化,或者应用退热贴等物理降温方法。

(四)退热药怎么用?

①首选退热药物是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应严格按照医嘱的婴幼儿剂量给药。两次服药时间至少间隔6小时,一天不超过4次。切莫刚喂了药,感觉没效果,又喂一次药。②体温<38.5℃,可采用物理降温。物理降温推荐使用退热贴,温水、冰水或乙醇擦浴也有退热作用,但会增加宝宝的不适感。③同时使用物理降温与药物降温效果可能更好。但不推荐使用温水擦浴退热,更不推荐冰水或乙醇擦浴方法退热。

此外,如果宝宝体温很高,家长们想带着宝宝去医院,也切莫太过着急慌了神。去医院之前家里如果有对乙酰氨基酚或者布洛芬,可以按药品说明书给孩子先吃一次药,但是见到医生后应该告知医生吃了什么药以及什么时候吃的药,以免医生给孩子重复用药。同时,最好还带上宝宝的饮用水,方便用水送药。

总而言之,如何处理宝宝发烧几乎是所有父母的必修课。只有了解了发烧这个“小坏蛋”,才能在宝宝发烧时沉着冷静对待。要知道,父母的情绪也会影响孩子,慌慌张张的,反而会适得其反哦! UVXipHlQ/MrzjTNCWmnQiCPpESp3gBLug9qL2bktFBUkOQrqr/GJ+4KFFNIz4RX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