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前三次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起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不仅对英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更是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改变了企业的生产运作和管理模式。企业组织形式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手工工场、工厂制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科层制,再到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股份制,其间涌现出许多管理方法,每次工业革命的发生都是对该时期企业的优化。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

对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大部分学者认为起始于18世纪60年代,终止于19世纪中叶。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蒸汽机的发明与应用为主要标志(图1-1),在其中的几十年间,英国出现了一系列的技术发明,引领人类社会由人力时代进入机械化时代。这些发明首先改变了英国棉纺织业的生产方式,随后迅速扩展到毛纺织业及其他行业,开启了世界工业化发展的历史。

图1-1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具体表现如下:①产业投入要素的相对重要性开始发生转变,从劳动力转向了资本,呈现手工工场的组织模式。②机器生产开始取代手工劳动,工厂制替代手工工场。③各企业之间的关联性增大,原有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变。④城市化进程开启。

需要注意的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纺织等行业的新机器发明人主要以具有丰富经验的技工为主,他们缺乏科学指导,大大阻碍了英国后期的工业化进程。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图1-2)开始于19世纪50年代,终止于20世纪初期,以内燃机、电力、石油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出现了一大批令人瞩目的发明,具有代表性的是1831年迈克尔·法拉第(“电学之父”“交流电之父”)首次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台发电机——圆盘发电机,发电机技术的使用替代了蒸汽机在工厂的使用。新发明、新技术不断投入工厂应用,对原有工业体系形成较大的冲击,工业体系开始重构,人类开始步入电气化时代。

图1-2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具体表现如下:①产业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②企业内部的组织管理模式和生产方式升级。③产业组织的集中趋势明显。④重化工业为国家整体增长提供驱动力。

(三)第三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工业革命开始于20世纪40-50年代,终止于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和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此次革命。与前两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产业不再依赖于电力、飞机制造、石油、化工等行业,生产中的最重要投入要素不再是劳动力和资本,其产业变革和经济增长来源于化学元素硅所创造出的产品及技术,实现了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机械化、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电气化到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自动化的跨越。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具体表现如下:①信息技术表现融合性特征。②企业生产、管理、组织形式变化明显。③产业结构出现“软化”和高级化趋势。 dOh8wcH3OiIGKpttdq+J0t+kaPyNxd7gHYeHwheiQsB2xOUoG7KfhXiP1tqAvs2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