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与河湖生态孕育了中华文明,而面对日益严重的河湖“水危机”,河长制、湖长制这个具有鲜明特色的河湖管理机制应运而生。在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的两年时间里,每条河流有了专属“负责人”,各级河长湖长形成治水“责任链”,各地推出了一批河湖治理与保护关键技术,取得了实践成果,初步形成了全社会参与、共治共享的治水新局面。
本书根据近年来在河长制、湖长制方面开展的技术支撑工作,以珠江流域开展的水资源保护与管理工作实践为素材,并赴广东省部分地市实地调研查勘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开展情况,将流域宏观规划与地方实践案例相结合,汇总编写形成此书,以求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
本书阐述了河长制、湖长制出台的历程及其内涵、要求、内容与意义,重点围绕河长制、湖长制的六大任务,系统介绍了河湖管理中的主要工作、技术创新及应用实践。在河湖水资源保护与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方面,总结了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水资源保护规划、岸线利用保护规划、纳污能力与限排方案、水量分配方案、水域生态空间与节水型社会制度体系等规划成果和管理经验。在河湖水污染防治与水生态修复方面,展示了珠江流域入河排污口规划与管理、水源地管理与保护、污染物迁移转化模拟仿真、突发水污染事件处置与应急系统建设、水体达标整治、河湖健康评估、环境生态监测与调查、水生态修复、生态调度和生态补偿等科研成果和技术创新。在河湖水环境综合整治与执法监管方面,分享了广东省及东莞、广州、深圳、惠州等地市在黑臭水体整治、水环境治理网格化和信息化建设、水环境风险评估排查、预警预报和响应机制、城市亲水生态岸线和美丽乡村建设、打击涉河湖违法行为专项行动等工作中的主要成效、经验和保障措施。
本书在编著过程中,得到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原珠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广东省水利厅、广州市水务局、深圳市水务局、东莞市水务局、惠州市水利局、博罗县水务局、石湾镇人民政府、石湾镇水利所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在此谨表谢意。河长制作为一种新型的河湖管理体制,其技术理论和方法在各地的实践中也正不断地丰富和创新,同时,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本书还要不断充实和完善,敬请广大读者指正。
编 者
2020 年 5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