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糖尿病与白内障流行病学

我国东莞眼病研究结果显示,白内障是DM患者的首要致盲眼病。以往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和基础研究证明,DM与白内障形成密切相关。威斯康星Beaver Dam(Wisconsin Beaver Dam Study)研究、澳大利亚蓝山研究(Australian Blue Mountain Study)和德国KORA-Age 研究结果显示患有DM的患者发生白内障的风险增加了2~5倍。此外,与非DM患者相比,DM患者平均提前20年发生白内障,且发展速度快,更早接受白内障手术。尽管超声乳化手术是治疗白内障的有效措施,然而白内障仍然是很多地区DM患者的主要致盲眼病之一。多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年龄、性别、BMI、DM病程、教育水平、吸烟史、HbA1c是DC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

糖尿病性白内障(diabetic cataract,DC)包括两种,一种是真性DC,较少见,在白内障患者中不超过1%~2%,主要见于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另一种是合并老年性白内障,其发病率较高,发病较早,进展较快。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中白内障发病率高达62.36%,且发病率随DM病程延长而显著增加。一项关于白内障和2型糖尿病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白内障的风险较非糖尿病患者高,且与皮质性、后囊下性白内障有关,与核性白内障无关。Beaver Dam研究中心对3 684名年龄在43岁以上的患者进行随访,结果显示皮质性和后囊性白内障的患病率与DM病情程度呈正相关。此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升高与核性和皮质性白内障的患病率有关。Blue Mountains地区进行的队列研究结果显示空腹血糖受损患者5年白内障的发病率是普通人的2倍,且DM是后囊下型白内障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e0HvJQHM+6YN1d5+S18j37fjVLcB8bh447sPKsoSKDnxFQHcSFmMAObdkJblrun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