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的
1.保持婴儿皮肤清洁、舒适,预防感染。
2.协助皮肤排泄和散热。
3.促进血流循环,活动肌肉和肢体,利于婴儿生长。
一般冬季1次/天,夏季1~2次/天。
1.评估婴儿身体情况和皮肤状况。
2.操作者准备:着装整齐、剪指甲、洗净双手、摘除手部饰物, 衣 服口袋内外避免有坚硬尖锐物 。
3.用物准备:大毛巾(两条)、小毛巾、沐浴露、75%乙醇、棉签、小浴巾、水温计、新生儿包被一套、衣服、尿布。必要时可准备婴儿秤、垃圾桶或弯盘、护臀霜。
4.环境准备:关闭门窗,减少对流,检查 室温在26~28℃、水温为 38~39℃ 。
1.操作台上按使用顺序备好浴巾、衣服、尿布、包被等。
2.将婴儿放于操作台上,脱衣服、解尿布,评估婴儿身体情况和皮肤状况。(必要时用毛巾包裹婴儿测体重并记录)
3.沐浴流程:包括盆浴和淋浴。
1.操作者以左前臂托住婴儿背部,左手掌托住头颈部,拇指与中指分别 将婴儿双耳郭折向前按住 (图1-44),防止水流入造成内耳感染,用左臂及腋下夹住婴儿臀部及下肢,将其头部移至盆边(也可以将婴儿直接摆在操作台上进行面部清洗);操作者 前臂内侧 试水温(如有水温计则可免此步骤)。
2.清洗面部。用单层小毛巾或棉球擦洗婴儿双眼,方向由内眦向外眦;再擦洗额部、鼻翼、面颊、下颌、耳郭及耳后皮肤皱褶处(用棉签清洁鼻孔)。
3.清洗头部(按照前述洗澡包要求用毛巾包裹婴儿)。
(1)用左手拇指及中指(或示指)将婴儿 双耳郭反折向前 并轻轻按住(目的为堵住外耳道,防止浴水进入耳内)(图1-44)。
(2)用清水湿润婴儿头部,取沐浴液轻轻地在婴儿头上揉洗,用清水洗净。
(3)将婴儿放回操作台上,并用大毛巾擦干头部。
图1-44 反折耳郭
4.清洗身体。
(1)将另一块干净小毛巾放入浴盆内,取适量沐浴液溶于水中,再次测试水温。
(2)解开大毛巾,操作者用左手握住婴儿 左肩 及腋窝处 ,使头颈部枕于操作者左前臂;右手握住婴儿 左腿靠近腹股沟处(或 双踝) ,轻放婴儿于水中(图1-45)。
图1-45 托婴儿放入盆中的姿势
(3)保持左手的握持,用右手湿润婴儿身体,按顺序洗颈下、胸、腹(注意保护脐带)、腋下、上肢、手、会阴(女阴从前往后洗)、下肢,边洗边冲净沐浴液(图1-46至图1-48)。
(4)操作者的右手从婴儿前方握住婴儿左肩及腋窝处,使其头颈部俯于操作者右前臂,左手清洗婴儿后颈、背部、臀部及下肢,边洗边冲净沐浴液(图1-49)。
图1-46 清洗颈下
图1-47 清洗腋下
图1-48 清洗腹股沟
图1-49 清洗背部等
(5)用左手握持婴儿左肩及腋窝处,将婴儿后仰复位,再从水中按放入水中的方法抱出。
1.操作者 前臂内侧 试水温。
2.将婴儿置于沐浴池垫架上。
3.用单层小毛巾或棉球擦洗婴儿双眼(方向 由内眦向外眦 )、前额、鼻、面部、耳部,用水湿润头发及全身,再用婴儿专用沐浴液搓出泡沫,涂在婴儿头、颈、上肢、腋下、躯干、腹股沟、臀部及下肢,用浴水冲净。
洗头时须用手掩住婴儿耳孔,防止浴水进入耳内。注意洗净皮肤皱褶处,尤其是男婴的阴囊,女婴的大小阴唇,动作要轻柔。
4.将婴儿抱至台面迅速用大毛巾以 按压 的方法擦干;将婴儿放在准备好的衣物包被上面;为婴儿护理脐部(用75%乙醇棉签擦拭),擦干臀部,涂护臀霜;为婴儿兜尿布、穿衣、包被,放回婴儿床。
5.将用物分类处理,洗手。
1.沐浴时间应在婴儿 吃奶后1小时 ,避免呕吐或溢奶。
2.保持室温、水温恒定,沐浴环境整洁、舒适。
3.顺序准确,动作迅速(时间<10分钟)。
4.注意安全,防止烫伤和跌伤, 操作中途不得离开婴儿 。
5.动作轻柔,注意保暖,避免婴儿受凉及损伤。
6.沐浴露不要直接倒在婴儿皮肤上。
7.沐浴过程中与婴儿进行情感交流。
8.沐浴时应注意观察婴儿全身情况,注意皮肤是否红润、干燥,有无发绀、斑点、皮疹、脓疱、黄疸等,脐部有无红肿、分泌物及渗血,肢体活动有无异常,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就医)。
9.沐浴时勿使浴水进入耳、鼻、口、眼内,洗头时注意洗耳后。
10.注意保护未脱落的脐带残端,避免脐部被水浸泡或被污水污染,可使用脐带贴保护脐部。
11.婴儿头部如有皮脂结痂不可用力去除,可涂油剂浸润,如植物油等,待痂皮软化后清洗。
12.女婴会阴部有较多污垢时可用红霉素眼膏涂抹,再用棉签轻轻清除,无须每天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