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讲究严谨和准确,艺术贵在自由和解放天性,不乏放荡不羁,但是医学解剖学又和艺术有着亲密的姻缘关系,几百年乃至几千年前,若干著名艺术家同时也是人体解剖学家,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解剖学与艺术走得越来越远,我们编写的《人体表面解剖学》,就是要把它们再次融合在一起,产生新的碰撞,让解剖学带有艺术视野,让艺术更好地运用解剖学,同时让解剖学“运动”起来。
表面解剖学属于形态学科,是解剖学的重要分支,主要通过体表触摸、度量、观察、标测等方法描述骨性标志、肌性标志、血管神经及重要器官投影、体形的年龄变化和表皮特征等人体各部的形态结构,以研究正常人体表面形态结构和发展规律的科学。目前已出版有关人体表面解剖学专著甚少,且多为图谱,本书将目前出版解剖书籍、论文、学术成果中表面解剖学的知识系统化,并首次实现医用解剖学、艺用解剖学、运动解剖学不同学科的有机交叉融合,既可以作为医学生的教材,也可以作为解剖学教师、临床医师、针灸师、康复治疗师、体育教师和美术教师等专业人员的工具书,对非专业人员也有一定的学习和参考价值。
本书包括绪论、人体体表概论、头部、颈部、胸部、腹部、会阴(盆部)、脊柱区、上肢、下肢及活体测量共11章,全面系统阐述了人体表面解剖学内容,图文并茂,重点突出,语言简练,易学易懂。全书通过展示彩色照片,绘制透视图和线条图,力求结构清晰,标识准确。本书内容除概述人体整体及局部结构外,还增加了艺术、运动解剖等内容,力求拓展学生知识面并提高学习兴趣,打造融合教材。此外,本书部分章节中编写了与理论知识密切相关的临床联系,进一步强化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思路。
在编写《人体表面解剖学》过程中得到各参编院校的领导及教师的大力支持,得到了广东药科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的积极配合,得到曾明辉副教授图片制作技术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本书为首版融合医学、艺术、体育的创新型教材,没有充足的经验参考借鉴,加上编者专业水平有限,出现疏漏和不妥之处恐将难免,敬请广大教师和读者批评指正并提出宝贵意见,为今后的修订提供参考和依据。
张黎 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