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人体的发育规律

人体并非一成不变,身体的外形随年龄、环境等因素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抛开后天因素,其先天发育因素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人体发育的过程中,不同时期、不同性别人群内分泌的变化和差异是调节控制人体发育变化的主要因素。人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共有两次发育较快的突增期,第一次为胎儿中期到2岁,第二次为青春期。

一、胎儿期

胎儿期,胎儿头部优先发育变大,其次躯干伸长,最后四肢从躯干伸出。在胎儿中期身长增长达27 cm,属于第一次突增期。而体重则在胎儿后期增长较快,3个月内可增长2.25 kg。

二、童年、青春期

童年期和青春期是人体发育变化最大的阶段,呈现向心性发育,躯干优先四肢发育,而下肢优先上肢发育,特别是在青春期的初始阶段表现尤为明显,上、下肢发育最快。而下肢中足的长度最先加速生长,然后依次为小腿、大腿,其中最先加速发育的足部也是最早停止发育的。躯干的发育则在青春期后,主要表现为骨骼变大、延长。因此该阶段总体表现为自下而上,从远端向躯干的发育顺序。

出生后,人体身高发育较胎儿期慢,但是出生后到1周岁身高增长仍可以达到20~25 cm,体重可增加6~7 kg,是出生后青春期前发育最快的时期。

青春期是人生中发育最快的时期(第二次突增期),也是人体发育变化最大的时期。身高发育最快年龄范围为8~15岁,通常女孩比男孩早2年开始(8岁左右),15岁后发育速度逐渐缓慢,到20岁左右(女17岁,最多21岁;男23岁,最多26岁)基本停止。

青春期体重发育则较为复杂,持续时间长、变化幅度较大,这与人体骨骼、肌肉、脂肪的增长均有关系。8岁时人肌肉重量只是体重的1/4,17~18岁肌肉重量则是体重的1/2。男性在睾固酮等男性激素的作用下,肌肉的发育可以一直持续到30岁才达到顶峰。青春期体内脂肪的增长由于男女性激素差异而呈现完全不同的趋势,即总体趋势是男性在青春期后体内脂肪含量逐渐减少,而女性则缓慢增加。女性在雌激素作用下,腰部、臀部、大腿、乳房等处不断囤积脂肪,而且脂肪增加的速度在不断加快,最后影响到体形,使大部分女性呈现肩窄、臀宽的丰满体态,男性则发育成为肩宽、高大、肌肉结实的体态。

除此以外,青春期后男性体态表现为骨骼粗壮,骨性标志、肌性标志明显,整体线条粗犷;女性乳房发育突出,臀部丰满,整体线条比较柔和。男女青春期性征标志的具体出现时期,详见表2-1。

表2-1 男女青春期性征标志出现时期

由于先天遗传和后天条件的差异,个体发育的时间和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通常不同个体进入青春期发育的开始时间可相差6~7年,正是由于发育时间早晚不同,形体上也会存在差异,其规律表现为,较早开始发育的身高增长较早,但是停止得也较早,整体发育期短;而较晚进入青春期发育的身高增长开始也较晚,整体发育期长,故人群中女性早进入青春期,因此成年后女性身形普遍较男性矮。而在儿童中通常可见因为发育较晚的身形矮小者进入青春期后逐步超过早发育的少年,出现后来居上的现象。

三、成年

成年后,人体的各器官发育停止,体表变化不明显,仅在青春期后期至成年稳定期胸壁增厚。而受到环境、生活习惯、饮食、内分泌的影响,人体的肌肉会随运动而增厚,遗传因素、内分泌和营养因素也会影响人体囤积皮下脂肪而影响体表形态。

成年人停止发育后,体形一般分为3种基本类型(图2-5)。

图2-5 成年人的3种基本体形

(一)瘦高型

身体细长(身高通常高于平均值),尤其是四肢较长,胸腹腔容积较小、前后扁平,通常胸围略大于腹围,青春期常属于较晚进入发育且停止发育较晚者。体内器官常表现为心大多处于垂直位,肺长,腹部内脏细长且位置低。

(二)适中型

介于矮胖型和瘦高型之间。

了解人体体形的差异对于分析其发育情况有所帮助,对于临床诊断也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这些体形差异均属于正常情况而并非疾病。

(三)矮胖型

体态粗壮结实,头大,四肢相对短小,身高低于人群平均值,胸腹腔容积较大,腹围常大于胸围,青春期常属于较早开始发育且停止发育较早者。体内器官常表现为心大多处于横位,肺短,胃宽短且位置偏高。

四、老年

人体各器官虽然没有发育,但是人体会发生量和质的变化,主要表现为退行性变化,即各器官逐步萎缩,功能下降。其形态主要表现为:皮肤弹性下降,出现皱纹,尤其是面部和颈部等部位;毛发色素降低,头发花白;牙齿出现脱落,上下颌变短;骨和软骨的有机成分减少,骨质压缩,身高下降,甚至出现椎体变形导致老年性驼背。目前认为,老年人出现这些形态改变属于正常的生理性变化,也尚无有效措施能够改变。 Hu0orAZvA9HQKsDZkWjT6Tvmut0fOz34taD70i17Ju1wMfvj8pZ1pyDwCJ51lNo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