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有31科412属约2200种。因两颌多具发达的须(多者4对),在过去分类系统中被称为丝颌类。胸鳍及背鳍常有用于自卫的硬刺,刺基分别与喙骨或背鳍基板形成特殊的制动装置,一旦竖起,外力不易使之复原。脂鳍常存在。对位淡水鱼类,海洋中全球有2科22属121种。
濒危状态
未评估(NE)
● 鲇形目鳗鲶科鳗鲶属鱼类。俗称鳗鲶。最大体长50cm。可食用,可药用,但有毒。
形态特征│ 鱼体延长,头部略平扁,尾尖如尾。体表无鳞,体背侧棕灰色,体侧中央有2条黄色纵带,背鳍及胸鳍的第一根为具毒腺的硬棘。
生态习性│ 群集性鱼类,平常大多成群结队活动,白天栖息在岩礁或珊瑚礁洞隙中,晚上出来觅食,以小虾或小鱼为食,属夜行性鱼类。其毒刺所分泌的毒液含有鲤鲸神经毒和鳎蛉溶血毒,被刺到会引起长达数十小时抽痛、痉挛及麻痹等症状,甚至引起破伤风。
栖息环境│ 栖息于离岸200m以内的沙泥底海域。
分布范围│ 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包括东非、萨摩亚、中国、韩国、日本、澳大利亚等海域。
渔业利用│ 常用定置网或底拖网捕获。常混合于刚上岸的鱼货中,此鱼离水经久不死,在拣取时要注意,防止鳍棘刺伤导致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