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鳗鲡目

全球有15科141属约791种,我国有14科58属168种。本目现生种类无腹鳍。体延长,呈鳗形。有的种类无胸鳍和肩带骨。通常臀鳍基很长。鳃孔小。前颌骨、犁骨和筛骨常愈合成一骨块。由上颌骨组成口缘。具齿。种类繁多,以温、热带海域分布居多。

异纹裸胸鳝 Gymnothorax richardsoni

濒危状态

无危(LC)

鳗鲡目海鳝科裸胸鳝属鱼类。又名虎鳗。体长约40cm。无毒,可食用。

形态特征│ 体延长而呈圆柱状,尾部侧扁。颌齿单列,锄骨齿2列。脊椎骨数114~116。体黄褐色或灰绿底色,其上的斑纹变异性甚大;体侧有幅度甚狭,线状不完全的黑褐色波纹;头部有褐色、白色斑点交错,尤以颌孔周缘的白斑为明显特征。

生态习性│ 主要栖息于潟湖或浅海珊瑚、岩礁的洞穴及隙缝中。喜好捕食甲壳类,如蟹类、虾蛄及虾类等。

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于礁石海岸区。

分布范围│ 分布于太平洋。中国沿海均有分布。

渔业利用│ 一般可利用延绳钓等捕获。由于体形小,不适合食用。

匀斑裸胸鳝 Gymnothorax reevesii

濒危状态

无危(LC)

鳗鲡目海鳝科裸胸鳝属鱼类。无毒,可食用。

形态特征│ 体延长而呈圆柱状,尾部侧扁。吻短而钝;颌齿单列,颌间齿为2~3个可倒伏的尖牙。脊椎骨数125~128。幼鱼体暗褐色,略带红紫,成鱼体色由黄褐色至红褐色。皮肤光滑且具特色花纹,缺乏胸鳍腹鳍及鳞片。

生态习性│ 喜好捕食甲壳类,如蟹类、虾蛄及虾类等。

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于礁石海岸区。

分布范围│ 分布于西太平洋沿岸,如中国沿海及琉球海区。

渔业利用│ 稀有鱼类之一,一般可利用延绳钓等捕获。由于体形小,只有大型个体可食用,有一定经济意义。

小裸胸鳝 Gymnothorax minor

濒危状态

无危(LC)

鳗鲡目海鳝科裸胸鳝属鱼类。又名钱鳗。最大体长50cm。可食用,无观赏价值。

形态特征│ 体延长而呈圆柱状,尾部侧扁。体无鳞。背鳍、臀鳍在后方与尾鳍相连。无胸鳍。体上一般均具有斑带或网纹。

生态习性│ 喜好捕食甲壳类,如蟹类、虾蛄及虾类等。

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于潟湖或浅海珊瑚、岩礁的洞穴及缝隙中,栖息深度60~170m。

分布范围│ 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中国沿海均有分布。

渔业利用│ 一般可利用延绳钓、手钓、笼子诱捕等捕获。

长尾弯牙海鳝 Strophidon sathete

濒危状态

无危(LC)

鳗鲡目海鳝科长海鳝属鱼类。最大体长400cm。无毒,可食用。

形态特征│ 体延长而呈圆柱状,尾部侧扁。吻短而钝;体光滑无鳞。体为暗褐色,体侧具不规则3列黑色圆斑。背鳍、臀鳍上各具大型圆斑1列,胸腹部无大型圆斑。

生态习性│ 生活于热带海域,白天躲藏于石缝或潜伏在沙地,夜晚才外出活动觅食。偶尔在潮池中发现,性情凶暴但无毒。肉食性,以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

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于礁石海岸区,栖息深度0~15m。

分布范围│ 分布于印度洋、西太平洋,会进入河口和淡水中活动。

渔业利用│ 常用底拖网捕获,可食用,但多作下杂鱼。

海鳗 Muraenesox cinereus

濒危状态

无危(LC)

鳗鲡目海鳗科海鳗属鱼类。别名灰海鳗。最大体长220cm。无毒,可食用。

形态特征│ 体延长,躯干部近圆筒状,尾部侧扁。头大,锥状。吻尖长。体背及两侧银灰色,大型个体暗褐色,腹部乳白色。

生态习性│ 凶猛的底层鱼类,游泳迅速。肉食性,以虾、蟹、鱼类、乌贼、章鱼等为食。

栖息环境│ 常栖息深度50~80m的底质为沙泥或岩礁海区。

分布范围│ 分布于印度洋至西太平洋。在中国广泛分布于各海区。

渔业利用│ 常用底拖网捕获,生鲜贩售,可食用,多加工成鳗鱼羹。

黑尾吻鳗 Rhynchoconger ectenurus

濒危状态

无危(LC)

鳗鲡目康吉鳗科吻鳗属鱼类。俗称糯米鳗。最大体长65cm。无毒,可食用,但食用价值低。

形态特征│ 体延长,躯干部较粗圆,尾部侧扁、尖细。头较大。

生态习性│ 凶猛的底层鱼类,游泳迅速。

栖息环境│ 栖息于离岸200m以内的沙泥底海域。

分布范围│ 分布于太平洋。中国沿海均有分布。

渔业利用│ 量少,以底拖网捕获,经济价值较低,常制成鱼粉使用。

食蟹豆齿鳗鱼 Pisodonophis cancrivorus

濒危状态

无危(LC)

鳗鲡目蛇鳗科豆齿鳗属鱼类。又名鳗仔。最大体长110cm。无毒,可食用。

形态特征│ 体无鳞,全身光滑。侧线孔明显。身体无任何斑纹。齿小,颗粒状,排列不整齐,呈带状。胸鳍发育完整;背鳍起点在胸鳍中央部位上方。背鳍、臀鳍均止于尾端的稍前方,不相连续;背鳍、臀鳍鳍条在近尾端处较高。纵带鳍具有黑色边缘。脊椎骨数153~162。

生态习性│ 生活于热带地区,对淡水的忍受力强,常进入河口或潟湖区,偶尔上溯至淡水域。会筑带状似围网的巢,具地域性。肉食性,以小型无脊椎动物为主。

栖息环境│ 穴居于近岸沙泥底质中,栖息深度10~30m。

分布范围│ 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中国沿海均有分布。

渔业利用│ 数量多,用底拖网捕获,经济价值较低,多作下杂鱼处理。 b719gUkyGO/8i0EnWtxn+1It/s67Qd7LCLf0nZLBzZRAnxNSII6yWADkxD6x3QM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