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名朱果、猴枣
柿乃脾、肺、血分之果也。其味甘而气平,性涩而能收,故有健脾涩肠,治嗽止血之功。——《本草纲目》
【性味归经】 性寒,味甘、涩,无毒,归肺、脾、胃、大肠经。
【功 能】 清热去燥,润肺化痰,软坚散结,止渴生津,健脾开胃,治痢止血。
【适用范围】 大便干结、痔疮疼痛或出血、干咳、喉痛、高血压等病症。柿子是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内外痔疮患者的天然保健食品。
· 柿饼 挑选大小适中的柿饼(每个约100克),直接食用或蒸熟食用,每天1个。
功效:适用于高血压、咳嗽痰多、口干吐血、痔疮出血、肺痨咳嗽日久不愈等病症。
· 冰糖蒸柿饼 柿饼3个,去蒂,放入碗中,加入适量冰糖和清水,蒸至柿饼绵软后食用。
功效:润肺化痰,止血,适用于高血压、痔疮出血、慢性支气管炎干咳、咽痛等病症。
· 灯心柿饼汤 柿饼2个,灯心草6克,两味同煮汤,加白糖调味食用。
功效:清热止血,利尿通淋,适用于尿道炎、膀胱炎、小便黄赤短少、排尿不畅、尿道刺痛、血尿等病症。
· 柿叶茶 柿叶3克,花生衣少许,共研末,用温开水送服,连服2个月。
功效:适用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柿饼泥 柿饼1~2个,捣成泥,每次取10克,开水送服,连食数日。
功效:适用于反胃呕吐,可改善脾胃消化功能。
· 枣柿饼 软红柿子肉100克,与洗净、去核的大枣30克一同碾烂,加入白面粉200克,混匀,加适量清水,制成小饼,用适量植物油将小饼烙熟即可。可作早、晚餐食用,每周1~2次。
功效:清热解毒,生津止渴,润肺通便,适用于辅助治疗肝阴不足导致的耳鸣、耳聋、口苦目眩、食少、倦怠、乏力等病症。
柿子性寒,伤中,脾胃虚寒者不宜食用。中医认为,螃蟹与柿子均属寒性,故不能同食。柿子不能与酸菜、菠菜、鹅肉等同食,否则易引起腹痛、呕吐、腹泻等症状。食柿子前后不可食醋,喝白酒后不可食用柿子。
柿子含有较多的鞣质和果胶。螃蟹、鱼、虾、鸡蛋等高蛋白含量的食物在鞣酸的作用下,易凝固成难溶性硬块,即胃柿石,因此不能与柿子同食。甘薯淀粉含量高,食用后会在胃中产生大量胃酸,与鞣质和果胶相遇也容易形成胃柿石,故甘薯与柿子不宜同食。
果皮完整、无虫眼、无裂口,果肉质地软硬均匀,果蒂无霉斑,果脐凹陷者为佳。每年9—10月可采摘,颜色偏青、果肉较硬者,可储存1周左右;颜色偏红、果肉较软者,不易储存,应尽快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