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名离枝,离支,丽支,丹荔,勒荔
荔枝,甘温滋润,最益脾肝精血。阳败血寒,最宜此味。功与龙眼相同,但血热宜龙眼,血寒宜荔枝。干者味减,不如鲜者,而气质和平,补益无损,不至助火生热,则大胜鲜者。
——《玉楸药解》
【性味归经】 性温,味酸、甘,无毒,归脾、肝、心经。
【功 能】 生津,益血,理气,止痛。
【适用范围】 烦渴、呃逆、胃痛、瘰疬、疔肿、牙痛、外伤出血等病症。
· 荔枝粥 荔枝5粒,春米约30克,同煮粥食,连服3次,酌加山药或莲子同煮更佳。
功效:适用于老人晨起腹泻(五更泻)、粪便溏软。
· 荔枝莲子淮山粥 荔枝干50克,淮山、莲子各10克(捣碎),用水煮至软烂时,加入大米100克,同煮粥,用油、盐或白糖调味食用。
功效:适用于老人晨起腹泻(五更泻)、大便溏稀。
· 双红荔枝饮 西瓜瓤约400克,番茄2个(约400克),分别切成小粒,冷藏半小时后,分别榨汁。将两种汁液混合后加入5个荔枝即可。
功效:益气养阴,生津止渴。
荔枝尤其适合产妇、老人、体质虚弱者、病后调养者食用;也适合贫血、胃寒和口臭者食用。
糖尿病患者慎用荔枝。
阴虚火旺、有上火症状者忌食荔枝,以免加重症状。荔枝含有单宁等成分,多食易生内热,阴虚所致咽喉干疼、牙龈肿痛、鼻出血者忌用。
新鲜荔枝色泽鲜艳,个头匀称,皮薄肉厚,肉嫩多汁,味甜,富有香气。挑选时可以先在手里轻捏,手感富有弹性者为佳。若果实略发黑,表明荔枝不新鲜或已经开始变质,应慎食。荔枝外壳的龟裂片平坦,缝合线明显者佳。荔枝柄部没有小洞及蛀虫者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