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晗(1909—1969),字辰伯,浙江义乌人。是著名的历史专家,现代明史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者。吴晗写过两部明史,一部是未完稿《明史》,一部是《明史简述》。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吴晗应重庆国立编译馆邀请,写一部明史。当时吴晗写了四章后交馆审稿,编译馆建议将“红军”改成“民军”。吴晗尊重历史、同情农民起义,拒绝修改,因而放弃出版该书。吴晗生前,该书一直未出版。吴晗去世后,后人在返还的被查抄的吴晗遗物中发现了该书手稿的复印件,可惜第四章《军与兵》已经遗失,仅存前三章。从前三章的内容看,这三章曾作为专论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发表过,吴晗是又对它们进行了修改,以组成书稿的各章。因而对于遗失的第四章,编者将吴晗1937年6月发表在《中国社会经济史集刊》第五卷第二期的《明代的军兵》作为补充,自揣不失吴晗本意。然而如此,也只能看到前四章的面貌。作为一位明史大家,吴晗生前未能完成其矢志撰写的《明史》巨著,而后人也失去了一睹他对明朝的全面剖析的机会,不可不谓憾事!
《明史简述》是1962年吴晗应中共中央党校的邀请,在该校讲授明史的记录稿,当时的讲座名叫“明史讲座”。后来,吴晗对讲座的记录稿校阅整理后,成了一部完整的书稿。1979年,该书稿由《北京师范学院学报》发表;1980年,中华书局改名为《明史简述》加以出版。
这两部作品是以专题的形式,系统地论述了明朝的一些重要问题,例如元朝的灭亡、明太祖朱元璋的成功、明初的分封制、靖难之役、迁都北京、明代卫所制度的崩溃、郑和下西洋、资本主义萌芽等,涵盖政治、军事、外交、经济等方方面面。每一问题均有深刻洞察与剖析,观点富有深度和启发性,是明史研究的佳作。本次将两部作品合集出版,并统一按照章节顺序编排,从第一章至第四章是未完稿《明史》,第五章、第六章是《明史简述》(《明史简述》前原有一篇前言,本书没有选录)。
本书除了出版吴晗的两部明史作品外,还另外选录了他的几篇文章,作为后续各章。这些文章有的可作为两部明史中所提到的问题的补充,有的是明代其他方面的问题的论述,在此一起放在书后,帮助读者进一步了解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