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朝太傅、荆国王文公,名安石,字介甫,临川人,现在属于江西省抚州人。父亲叫王益。母亲姓吴,于真宗皇帝天禧五年(1021年)生王安石。王安石小时候随父亲在韶州,十六岁时跟着父亲进京,十九岁时父亲去世。二十二岁时,他考中进士,被任命为淮南判官,是年是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按照旧时的制度,判官任期满了之后,可以献上文章以求取在史馆、昭文馆、集贤院等地方任职的机会,王安石却拒绝了。
二十七岁时,王安石被调任为鄞县知县,治理鄞县四年,任期满了后就回家了。第二年,他被任命为舒州通判。中书省发文书召他试任馆职,但因为祖母年事已高,家里又贫穷,他没有去赴任。到了至和元年(1054年),时年三十四岁,被任命为集贤校理,但他也没有去赴任。嘉祐元年(1056年),三十六岁,成为群牧判官。嘉祐二年,他被任命为知常州,后调任为江东刑狱的提点官。次年回京复命,呈《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嘉祐四年,他又被任命为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五年,被召入京城,担任三司度支判官。嘉祐六年,被任命为知制诰,那时他四十一岁,他担任知制诰共三年。
治平元年(1064年),王安石四十四岁,因为母亲守孝,居住江宁。治平四年正月,英宗去世,神宗即位;三月,王安石被任命为江宁府知府;九月,又被任命为翰林学士。第二年,即熙宁元年(1068年),王安石四十八岁,四月,他以翰林学士的身份越级进宫面见皇帝并陈述意见。熙宁二年二月,他被任命为参知政事。熙宁三年,他被任命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熙宁七年,他多次上疏请求解除相位;六月,他以观文殿学士的身份被任命为江宁府知府。熙宁八年二月,他又被召回担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六月,被任命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熙宁九年十月,他被罢免,以使相的身份判江宁府,那时五十六岁。从熙宁元年进宫面圣上对开始,王安石共执政九年,此后他称病再也没有出来执政。
元丰元年(1078年),王安石五十八岁,被特授开府仪同三司,封为舒国公,同时担任集禧观使。元丰三年,被授特进,改封荆国公。元丰八年三月,神宗去世,宣仁太后临朝听政,王安石被晋升为司空。第二年,即元祐元年(1086年),四月,王安石去世,享年六十六岁,被追赠为太傅。王安石罢相后,总计在江宁又住了九年。绍圣年间,他被追谥为文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