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编辑说明

20世纪初,梁启超、麦孟华等人出版了一套“中国六大政治家”丛书,将管仲、商鞅、诸葛亮、李德裕、王安石、张居正六人列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改革家,为他们分册作传,意在响应社会变革,挽救中国命运。其中梁启超撰写了《王安石传》《管子传》。按照梁启超自述,《王安石传》可谓是王安石的“洗冤录”(梁著《管子传·自序》语)。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临川区)人,历经北宋仁宗、神宗、哲宗三朝,元丰年间获封荆国公,因而人称王荆公。熙宁年间,面对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进行变法。变法取得了一些成效,然而在推行过程中受到多方反对,多次反复,最终以失败告终。变法也为王安石带来了诸多争议,在当时便有苏洵写《辨奸论》将王安石视为“奸臣”,后来王安石最重要的传记之一——《宋史·王安石传》,也对他的任事、性情、用人等有诸多负面记载。

梁启超以“善变”著称,毕生追求立宪,对王安石“不法古,不循今”“时移而治”的法家作风自然心有戚戚焉,无法忍受世人对他的误解,这就是他为王安石作传的动机。另外,本书作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百日维新失败后,梁启超逃往日本,继续鼓吹君主立宪,梁启超作本书也有从历史中寻找依据、宣扬变革的目的。

梁启超著的这本《王安石传》是王安石的经典传记之一,全面、系统地讲述了王安石生活的时代背景,王安石的生平、思想、学术、变法,以及王安石的文学成就和他的家庭,其中对王安石的执政思想、变法论述尤为详尽。在评价王安石变法的利弊得失时,梁启超采用了全新视角,他分析世界形势,以近代欧美政治做参照,从更高的角度对新法进行了评价,读来有耳目一新、启人心智的效果。书中还单列了十九条考异,对围绕王安石的争议逐项辩驳,力图还原一个真实的王安石形象。

本书原以半白话文写成,虽梁启超一向行文流畅、感情充沛,但对百余年后的今日一般大众读者来说,仍难免有隔膜。本书以1908年广智书局所出版本为依据,对除引文外的内容,全文翻译成现代白话文,以方便大众阅读。 l4Lo4X1V7HOrYE12iHgtYFPrstaQfSJTM4jE4FqEuPzJ2uGYXUCZJqyYSYjtKwZ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