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父亲开拓疆界,母亲温暖心灵

父母在孩子成长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母亲的爱像温暖的阳光,滋养孩子的心灵,给予他们情感依托;父亲的爱像远方的灯塔,指引孩子前行的方向,赋予他们勇气和力量。

成长意味着要不断向外,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走进充满竞争与挑战的世界。因此,父亲们有必要与母亲们结成养育同盟,让孩子既能心怀温暖,又能行稳致远。

情景导入

自从被小雨家的狗吓过后,小葵就不爱交朋友了,还常骂小雨和狗是坏蛋。爸爸知道小葵有心病,决定好好陪陪她。

一天,小葵正在玩乐高,爸爸想加入,小葵看都不看。爸爸说:“我能用这堆材料搭出更多东西,你信不信?”小葵瞥了爸爸一眼,爸爸笑着说:“不信?那你给我出个题目。”小葵问:“能搭哪吒吗?”“那你说说哪吒有啥特点?”“丸子头,乾坤圈,混天绫,风火轮,还有黑眼圈,齐刘海!”

爸爸开始搭建乐高,一边搭一边问:“你知道哪吒为什么有黑眼圈吗?”小葵摇头,爸爸说:“我悄悄告诉你,那是让坏蛋害怕的魔力圈。”小葵眨巴着眼睛。爸爸又说:“我搭的哪吒能警告小雨家的狗,让它不敢再吓小葵了。”小葵眼睛亮亮的,不由自主地抱住爸爸:“爸爸,你在开玩笑吧?”“不信?我们搭完就去。”

搭完后,爸爸真的将小葵扛在肩上直奔小雨家。刚到门口,小黑狗就冲了过来。小葵大叫:“爸爸快跑。”爸爸说:“不怕,爸爸在。”小葵吓得闭上了眼,却听见爸爸喊“坐下”,又说“握手”,小葵很好奇,睁开眼睛,见小黑狗正抬起爪子。爸爸握住狗爪,说:“别再欺负小葵了,不然我会让你好看。”小黑狗温驯地摇着尾巴。小葵虽然紧张,但笑了。

专家分析

大多数孩子委屈受伤时,第一件事就是找妈妈,有些大孩子上了一天学后,回家第一件事还是找妈妈。这是因为母亲更关注孩子的日常需求和情感变化,能够在细节上给予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和情感支持,使孩子更愿意依赖母亲。

很多孩子和妈妈互动时兴高采烈、手舞足蹈,一转脸看到父亲,表情一秒冰冻,那陌生、怀疑的小眼神,以及带点厌恶和恐惧的小动作,都说明孩子恨不能生出屏蔽的功能,将父亲隔离到世界之外。这并不是孩子不依赖父亲,只说明在孩子的世界里父亲的信息太少,孩子并不确定这个有点陌生的人是否能像妈妈那样给予他温暖。

实际上,积极参与教育孩子的父亲,能够给予孩子更高、更强的安全感,也更容易赢得孩子的信赖。这是因为有耐心的父亲通常能够为孩子打造一个更丰富、奇幻、灵动的世界,比如事例中的爸爸在发现孩子的心灵受伤后,并没有大惊小怪,而是通过一场玩闹、游戏,慢慢疗愈了孩子,让孩子重新快乐成长。

父亲不仅会陪伴孩子探索自然、动手实践,还会通过讲故事、玩游戏等方式激发孩子的想象力。父亲的力量感和冒险精神能够让孩子在安全的环境中尝试新事物,勇敢面对挑战。这种丰富的体验不仅拓宽了孩子的视野,也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的可能性。

另外,父母共同养育孩子可以从多维的视角和思维方式,发现孩子更多维度的问题和潜能,并更好地保护孩子健康平安地成长,也能更好地开发孩子的能力。

父职觉醒之路

那么,父亲应该如何与母亲合作,让孩子安心远行呢?

1.关注孩子的身心

在大多数家庭中,这个任务都交给了母亲,即使母亲再睿智、细心,也依然容易忽视一些问题,尤其是当孩子想要逃避时,母亲会更难发现。父亲则可以通过不同的角度和细节看到母亲忽略的问题,这就相当于给孩子上了双重保险。所以,父亲不要做教育的旁观者,而是要和母亲共同关注孩子的身体状态和心理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支持。

关注孩子的身心,不仅要关注他的吃穿住行,还要关注他的情绪、心态和目标等。比如,是否积极,是否有野心,是否有明确的目标,是否喜欢内耗,是否在人际交往中存在问题。

父母之间要经常沟通,分享对孩子的观察,并共同制定引导策略。

2.关注孩子的行

孩子的行为习惯和兴趣爱好对未来发展至关重要。父母需要共同关注孩子的兴趣点和天赋,比如音乐、绘画、运动、科学等,帮助他们在成长中扬长避短。

具体来说,父亲可以通过陪伴孩子尝试不同的活动,发现他们的天赋;母亲可以通过与孩子的日常互动,了解他们的潜在兴趣。

对于孩子的短板,父母要协商并选取适当的方式帮助孩子改进。比如,如果孩子不擅长社交,父亲可以通过游戏或活动引导孩子与他人互动,母亲则可以通过情感教育帮助孩子建立自信。

3.关注孩子的想

孩子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他们如何看待世界和解决问题,父母要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父亲可以通过逻辑游戏或科学实验,培养孩子的分析能力;母亲则可以通过阅读和讨论,拓展孩子的知识面。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引导孩子学会解决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父亲,尤其是在世俗意义上比母亲更成功的父亲常会自以为是,总觉得自己的思维模式更有优势,自己对未来的规划更优质,于是不顾母亲的意见和孩子的意愿,一意孤行,对孩子的未来大包大揽,对孩子的母亲指手画脚,这样的方式即使真的规划了好的人生蓝图,也不一定适合孩子的未来。

父母只有顺应孩子的成长节奏进行教育,才能引导他们保持内心平静和坚定意志,帮助他们拓宽视野,培养灵活的思维和强大的行动力,让他们可以走得更远。 c9TPrmlCAHNwusIXOMMQTvYbv+jrGX1UrZ63tEX8GTjVykdt8nnJTFM6Z/d5nSU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