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没有山,就没有精神,若没有水,就没有神韵。
德令哈既有山也有水。山,叫柏树山;水,叫巴音河。
人们称巴音河是德令哈的“母亲河”。这种亲切的情感归位,是对一条河最高的敬意。他们还把德令哈市文联主办的一个文学刊物,也定名为《巴音河》。巴音河,既活在他们眼前,也活在他们的精神里。
巴音河,蒙古语意为“幸福的河”。
巴音河纵贯德令哈市区,是其境内最大的河流。她源出祁连山系哈尔拜山南坡,流经泽令沟、尕海、戈壁等地,最后注入克鲁克湖,全程200余千米,沿途深受其润泽。
德令哈市地表水资源主要来自巴音河。
市区上游已建的黑石山水库,是一座以灌溉防洪为主,兼有发电、旅游、水产养殖等综合效益的中型水利枢纽工程,总库容3664万立方米,控制灌溉面积约17万亩,水库电站装机3×1000千瓦。
来自祁连山冰雪的恩泽,巴音河承载着天地雨露,润泽着这片焦渴的戈壁,让大地披绿,让草原吐蕊,让万物生长,无私地养育着世代居住在这里的各族人民,正是她的存在才使这座戈壁之城有了活力。
当然,观赏一条河的容颜最好的视角,还是在岸边。
在夏天,德令哈的夜晚不会跟内地一样燥热不安,因为高原昼夜温差大,也因为高海拔的通透,还因为这条河的流动,水汽在空气里氤氲,所以,德令哈之夜,将是游客最难忘的清爽。
这份凉意无处不在,德令哈的宾馆和酒店,基本都不用装空调。
诗韵巴音河 蔡永生/摄
若有空调,那也是在冬季加热使用的。
戈壁上空的太阳刚刚落幕,晚霞染红德令哈的夜空。此时,你该从酒店和宾馆出发了。最好是步行,无论你住在河东,还是河西,那都不过是十来分钟的路程。
一路上,你会发现很多人,他们都是向着巴音河在行进。
而此时巴音河两岸,人造的七彩灯带在闪烁,那魅惑的光将一条河妆扮得婉约而富有动感。远处巨大的摩天轮,旋转着巨大的光轮,变换着七彩的光谱,成为一条河的焦点。
河岸高悬,大理石、花岗岩砌出的河岸线逶迤流畅。
两人成对,三五成群,或家人或好友,信步河边,可以说笑,可以歌唱,也可以静默,这都是对一条河的态度——松弛而自由。
此时,河是他们的风景,而他们,也是一条河的风景。
这份德令哈之夜的静美,值得你流连忘返,成为终生的记忆——特别是当你刚从巴音河畔的“海子诗歌陈列馆”出来的话,你在树林里,在花丛中,会看见一块块高大的诗歌碑刻,你听着巴音河潺潺的流水声,再静静地一块碑一块碑看过去,你既能领略海子的经典名诗,也能欣赏当代中国著名诗人的诗碑。
在诗歌的修辞里,巴音河更加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