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进山首拜固始汗

从德令哈上山,公路两旁是人工种植的绿化带,杨树、红柳、柽柳、梭梭等植物,艰难地维护着这条进山大道的路容。其实,裸露着也没有那么惨烈,在西北来说,那是最自然的样貌,苍茫而雄浑。

一闪而过,路上是汽车,羊群,还有马匹。

突然,一座人造的巍然如山的雕塑群,矗立在眼前。

这便是16世纪从新疆回溯青海高原的和硕特蒙古的带路人,青海高原和硕特蒙古的精神领袖和政治领袖——固始汗。

固始汗,因人而神,出生于1582年,卒于1655年。

固始汗的姓氏是孛儿只斤氏,他是成吉思汗之弟合撒儿19世孙,原名叫做孛儿只斤·图鲁拜琥,是17世纪中期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首领,西藏军事领袖,并将当时内蒙、新疆的部分蒙古族牧民迁徙到青海草原,建立牧业基础。是海西州蒙古族的先祖。固始汗因此被写入了史册也是历史的当然,他也成为“德都蒙古”的代表性人物。

赞美他,在德令哈这片草原,是必然的。

纪念他,对海西州这片高原,是必要的。

以石具象,用石抒情。

世界最大的固始汗主题雕像,于2014年8月在德令哈市落成。

固始汗主题雕像高7.9米,总长35.9米,重达2400吨,由209块花岗岩组成,耗时两年完成。

雕塑中央为固始汗站立像,顶天立地,气吞天宇,威仪四方。

雕塑两侧以图画叙事形式记录固始汗的丰功伟绩,表现了他一生的五件大事:威名远播;获称国师;率部入青;位尊法王;清廷册封。

他的每一个人生主题,都是用可视化的雕塑形式凝练和升华。整个雕塑主题明确,构思严谨,叙事清楚,技艺精湛,人物传神,具有很高的艺术审美和历史再现。从这些雕塑表现上,我们能领略固始汗时期的文治武功,特别在冷兵器时代,弯弓和长矛是最直接的抒情工具,箭镞抵达的地方,就是真理。刀光剑影安顿后,大地才会安详。

于是,在武力的张驰之下——

可以看见雕塑背面浮雕及左右两侧,要么以特写,要么以大写意的表现形式,表现了固始汗时期蒙藏人民劳动、歌舞、生活、文化、宗教等方方面面和谐安康的生活场景,一幅幅生动和谐的画卷充分体现了高原人民的美好生活。

劳动人民企求的生活安康,从来都不是天愿神赐,而是特殊时代里特定人物特殊意志的坚定表达。那是划时代的伟人,因人而神,他们成为史记和传说,随着凡身远去,反而抽象成一种象征。

人类思想史里的神们,无不如此。

告别庞大巍然的固始汗雕塑群,眼睛里被填满的只有柏树山,却忽略了公路两边被铁丝网包围的生态公园。说是生态,主要是公园里栽种了多种高原植物,杨树、红柳、芨芨草,以及一些野生的花草,并人为地竖立了高大的民族风情的大理石雕塑,呈现了少数民族生活及歌舞场景,以及骆驼、羊群等。

雕塑丛生于大地,和谐美好,相得益彰。

那些民族风情石雕分散在进入柏树山德都蒙古文化原生态旅游区道路两边三四千米的荒原上。应该说,这是中国绝无仅有的高山艺术作品。

固始汗雕塑群 非我/摄 CzeYB3lgFdcB1XOmzfjreW/tQ7erbB5nGjXw0vVxrOoCkKCUUzvPLoQT2tXd8PT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