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诗歌碑林里,居然出现“卧夫”的名字。
这是一个给海子修墓并自觉沿着海子脚步前行的诗人。
卧夫曾说:“我喜欢海子。我对海子的喜欢,甚至超过了我对我自身的喜欢。”
从2008年开始,他每年去安徽看望海子的家人,送去几千元钱;海子的父母、弟弟来北京,通常卧夫负责接送。他告诉别人,他正在重走海子生前走过的足迹。
诗歌碑林设计者没有忘记卧夫,收藏了他的一首诗,这是碑林建设者的诗心仁厚。诗歌界周知,卧夫是海子忠贞的粉丝,2014年4月,他选择在北京的大山里,孤独绝食而别人间。
也许因为爱情,也许因为诗,也许还因为别的。
这个“初始为人、异化成狗、落荒成狼”的卧夫,被碑刻入林的诗名叫《最后一分钟》:
我没等完最后一分钟
就把门锁上了
窗外的树在雪里并没有说冷不冷
今后我想把阴影省着点用
我想把灯关了
不得不说,海西州及德令哈政府的诗歌见解和诗情表达,是令人尊敬的。他们不纯粹为了文旅视觉,当然,他们也少不了文旅视觉,也少不了GDP心思,这都在情在理。从他们以不菲的财力、物力和精力,全力打造诗歌馆和举办全国性的海子诗歌节,我们就理当敬意。
最后一分钟碑刻 非我/摄
首届海子诗歌节于2012年8月8日在巴音河岸海子诗歌陈列馆成功举办,截止2023年已举办六届,影响深远。
海子诗歌陈列馆接待游客上百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