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勐海”是傣语,“勐”是一个比“景”小的行政区域,“海”为“勇敢”,勐海又被称为“勇敢者居住的地方”。勐海是我国南部的边境县,西部和南部与缅甸接壤,边境线长达146千米。从打洛口岸出境跨缅甸可达泰国,是从中国到泰国最近的陆路通道。勐海盛产水稻和茶叶,新六大茶山中的五大茶山均在勐海境内。
勐海县勐遮镇,是一个一眼望不到边的大坝子。“勐遮”系傣语,意为“水浸泡过的平坝”,因其特殊的气候环境,加上流沙河等水系带来的丰沛水源,具备生产优良水稻的条件。每年8月,来到勐遮坝子,你会被一望无际的黄金稻浪所折服。夕阳西下,漫天的火烧云与无边的稻田重合起来,形成天地合一的梦幻景致,很难分得清哪是云,哪是稻。当地的老咪涛(傣语,老年妇女)都这样说:天上的云是神仙们种的田地,地上的田地是天上掉落下来的一块云彩。20世纪90年代,享誉全国的“勐海香米”就出自这片肥沃的土地,成为勐海县乃至西双版纳的一张名片。
“世界茶园看中国,中国茶园看勐海”。勐海是当之无愧的普洱茶第一县,这里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叶发源地之一,世界公认的茶树原产地,是普洱茶发祥地和茶马古道的源头,有超过30平方千米的世界最大规模“百年树龄”栽培型古茶园,有世界第一个现代普洱茶厂——勐海茶厂……这些数据,单拿出一两个,都可以在茶界站稳脚跟。当你知道这些数据全部出自一个边陲小县城的时候,它在茶叶界的地位和影响力也就可想而知了。早在清朝,“勐海景栋茶马道”作为六条“茶马大道”之一,是唯一没经普洱集散的“外线”。那时的茶商们绕道普洱,直接深入到勐海,购得茶叶后,直接取道打洛,至缅甸景栋,然后再转运至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和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无垠的田园风光 刀俊云/摄
进入勐海,会感受到别样的清凉与爽快。在即将进入县城的一个大转弯左侧,一座歇山顶建筑的高大门楼定会吸引你的视线,两条盘龙水景墙正中央写着三个大字——勐巴拉。进入大门,随处可见的素可泰王朝建筑园林、缅甸蒲甘王朝建筑园林、柬埔寨吴哥建筑园林、西双版纳景陇金殿国时代建筑园林随着山势高低错落其间,彰显了东南亚建筑的历史发展和文化风貌。低洼处有清池,缓坡上有草地、鲜花、雨林,此时,你有一种置身于一个庞大皇家园林的感觉。进入大益庄园景区,你可以乘坐小马车,去老街寻访茶马古道上那些或烂漫或艰辛的古老故事,浏览马锅头(茶马古道上马帮的首领)、背夫们曾经下榻的驿站以及使用过的马鞍、马灯、皮鞭,在铜铃清脆的叮当声中,想象当年骡马往来的古街繁荣景象。在景真八角亭,你可以欣赏到2000多年前的古亭、古菩提、古占巴树与蜿蜒的流沙河、无边的稻田相得益彰的美景,感叹南传佛教精湛的建筑技艺和建筑美学。沿320省道从勐海一路向西南下行,道路的尽头就是打洛口岸,这是勐海县与缅甸接壤的省级边境贸易口岸。清澈的打洛江水从坝子中央缓缓流过,四面青山是茂密的热带雨林。从元朝的“倒龙”至今,各民族聚居在这个古老的渡口两岸,从事茶叶、玉石、农产品等商品交易活动。
和诣家园 刀俊云/摄
晨雾笼罩的傣寨 佐连江/摄
荷塘碧波 刀俊云/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