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遥想勐泐盛景

据史料记载,宋朝时,西双版纳一带是大理国辖地。当时,这里生活着许多傣语称为“邦”的傣族部落,部落首领为互争地盘,相互械斗,民无宁日。大理国于是发榜招募贤能勇士来平息部落纷争,并以封一方之王作为赏赐。武艺高强、聪明过人的勐景真(今勐海县勐遮乡景真)首领帕雅真揭榜应召。他采用了安抚与武力结合的手段,征服且兼并了各地部落,于1180年平息部落纷争,促使各部落形成联盟,从而统一了西双版纳,成为史上的召片领(傣王)一世,被宋朝孝宗皇帝封为大将军,继后又批准其建立景陇金殿国。宋朝皇帝赐予他虎头金印、仪仗武器、服饰,封之为“一方之王”,称为“景陇金殿国至尊佛祖”,又称“召法龙磨罕”(意为“金帽大王”)。这是西双版纳地区第一个统一的部落联盟。据说帕雅真受封之后,首先建都城于景兰(今景洪市曼景兰村)。因景兰处于平坝中心,地势平坦开阔,难以防御异敌进攻,故迁都城于三面环水、背靠青山、易守难攻的“允帕康”。至此,“允帕康”成为历代封建领主统治西双版纳的中心。其后的几百年间,一代又一代的召片领在此大兴土木,修建宫殿、议事厅及各种防卫设施,最终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傣王宫建筑群落。

据历史资料记载,当年的宣慰司署为干栏式建筑,其建筑特色与傣族传统民居相似。木柱、木板楼,一楼一底,上下两层,外侧屋檐有10棵高大的木柱做支撑,四面墙体,属一面坡挂瓦建筑,建筑格局比一般民居要宽敞高大。议事厅为重檐干栏式建筑,也分上下两台,属三面坡挂瓦屋顶,整幢建筑基本没有装饰品。宣慰使寝宫也是一面坡挂瓦屋顶,木质结构干栏式建筑,用竹篱笆围院。虽然三栋木楼看起来很平常,与许多人想象的雕梁画栋、金碧辉煌的宫殿大相径庭,然而,这里却是昔日西双版纳的最高权力机关、傣王政治中心和活动中心,其地位非同一般。在这里,侍卫比比皆是,守卫森严,一般的平民百姓是不能轻易接近的。傣王每年都会召集头人们来这里开会,商讨军政大事,任命官员,摊派赋税等事务。

在傣王宫所在地还修建有一条两千米长的街道,命名为“宣慰街”。街上居住着傣王的各类亲戚、贵族以及沦为庶民的贵族后裔。还有专门服务傣王的家奴、寺奴等贫民阶层。街道附近分布着“曼岗景”“曼瓦”“空柯”等8个村寨,空柯寨和曼瓦寨就是家奴寨和寺奴寨。傣王宫附近,修建有“哇竜”“哇庄董”“哇章佩”“哇宰”“哇曼勒”等5座佛寺和3座宝塔。在澜沧江边,有供贵族们游乐的一块宽阔的草坪,可容纳数百人,土司和头人们常云集于此,在草坪上踢球,赛马,赶摆,游玩。后来,澜沧江泛滥,冲毁了街市、草坪、道路与村寨,宣慰街逐渐衰败。现在,以宫殿为主的建筑群彻底被毁,数百年的文物古迹消失殆尽。

黄昏下的澜沧江大桥 肖博/摄

流沙河与澜沧江的交融 肖博/摄

从第一代召片领帕雅真时代,到1953年退位的末代傣王刀世勋,勐泐王室共传了41代,王国体系延续了773年。

勐泐王宫自建立以来,与泰国清迈、老挝琅勃拉邦、缅甸景栋傣泰民族的王宫一起形成鼎立的态势。傣王宫建筑群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文物价值,象征着傣族的古老文明。如今,尚存的塔庄莫和圣泉更是南传上座部佛教信徒心目中的圣物,每年都有大量傣族群众和东南亚的佛教信徒慕名前来朝拜。 63elg0rgysdtafGGlKkpqVhRt2ntLO3T1erPdqBbAWpRNcfmoiZniyvroMS52Q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