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幅优秀的摄影作品,无处不体现着拍摄者对生活素材的选择和布局,使画面完整、严谨,具有一定的章法。
主体、陪体、环境背景是构成画面的三大要素,也是最基本的画面组成内容。在安排画面结构、选择取景方式与角度时,应当充分考虑这三大要素,将其合理地安排在一起,从而使画面更加和谐、完美,同时也使三要素相互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当拍摄者在进行拍摄时,首先确定画面中要表现的主体,然后通过光线、色彩、运动、角度、景别等方式去重点突出这个表现对象。画面中若没有主体,内容就无从表现,主体可以是单一的物体,也可以是多个物体(图2-3-1)。
陪体的作用是在画面构成中作为陪衬,丰富主体的信息,进一步诠释主体,使画面内容的表达更加明确,以突出画面主题。陪体的合理安排可以让观者更好地理解画面的主题思想,触碰到创作者的内心世界。有了陪体的丰富,画面的视觉语言也会更加准确生动,从而促使画面的主题得到深化和升华(图2-3-2)。
前景在画面中可以是主体,也可以是陪体,它能提高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前景的运用,可以增强画面的空间感、纵深感和层次感,将场景中的元素联系到一起,可以使画面更有意境,更加富有深意。这是由于在取景时,拍摄者可以在被摄主体前面设置其他元素,从而显示出主体之间远近不同的距离和层次,引起观者的联想与想象,突出画面的主题。
背景是指画面中处于被摄主体后方的景物,它可以起到突出主体和丰富画面的作用。在一幅摄影作品中,背景与前景一样都是画面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是衬托主体的景物。当拍摄者确定好拍摄角度之后,背景的位置也就随之确定下来,所以背景是直接关系到画面整体结构的元素,它既能起到丰富主体内涵、突出主体的视觉感官作用,又能起到陪衬烘托的作用。因此,对于如何处理、选择好背景对于拍摄来说相当重要。
图2-3-1 单一主体 陈晨 摄
图2-3-2 利用陪体衬托主体 陈晨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