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

如何创作出具备美感与艺术感的好照片?首先要学习的就是构图。构图是表现作品内容的重要手段,它能够使拍摄者的创作思维得到恰当的表现。只有创作思维和拍摄技巧得到和谐统一,才能产生完美的构图。在构图过程中,有一些原则是要遵守的,牢记这些原则,才能更好地利用构图法,使摄影作品在视觉效果和主题表现上得到升华。

一、点

俄罗斯艺术家瓦西里·康定斯基认为,点是工具和物质材料表面最先接触的结果。

点是一个渺小的、抽象的存在。在二维空间中,它只有位置,没有大小。在摄影中,点的划分主要是依据画面中的对比关系,小如人眼中的星星、蚂蚁,大如高楼、人物等,都可以成为画面中的点。在同其他元素的比较之下,只要在画面中能起到凝聚视线的作用,即可称为画面的点。点可以对画面起到平衡作用,使画面变得稳定,也可以起到活跃画面氛围的作用。

点是画面中所占比例较小的元素,但不一定非要是点状物体才能称为点。点构图,可以分为有明确被摄主体的单点构图和没有明确被摄主体的点状画面的多点构图。

在最纯粹的摄影形式中,点是由于光的照射而使反光材料发生变化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位置——光可在均匀的背景上形成一个小光点。

1.点的视觉效果

简单的点会因其在一个空白的图像上而成为唯一的视觉中心,从而吸引观者的注意力。单个点的图像所传达的信息一般是独一无二的。较大一些的区域可以具有一个中心点,这个中心点处于这个色调区域的视觉“重心”。

2.点的组合

在构图时,考虑组合物的整体形状而不是单个元素非常重要。点的构图大致分成两种形式:三点构图和四点构图。在一个画面里,三个点会创造出一个形状——三角形。构图看起来是否稳定,取决于三角形在取景框中的布局,而与这个三角形本身看起来是否稳定无关。

四点构图来自三分构图法。将画面平均分成9个相同大小的部分,画面将出现4个交叉点,如果把4个点放在取景框内,它们就会形成一个四边形,而四边形的形状和特性会对最终的构图产生影响。因此在拍摄组合过程中,无论是景观还是静物,应考虑对象组合的方式,以及使用该种组合方式的目的和想要实现的效果,如营造潜在的紧张气氛或静谧的感觉。

二、线

线条实际上是人类心理的构建物,人的视觉系统会对所见的杂乱物体自动做简化。在摄影中,最重要的线条之一是水平线。水平线通常是一条实际存在的线,需要在画面中仔细地校准,以保证其水平状态。

不同的线条唤起不同的情感反应,比如通向家的路,给人以安全感;繁忙的马路,却会带给人们急躁的感觉。不同形状的线条象征着不同的意义,如脸上饱经风霜的皱纹,代表着智慧、经验;窗户玻璃上的破碎纹路象征着害怕、恐惧;暴风雨中的闪电则象征着力量等。而不同方向的线条,也表现出不同的意义。

线条的种类多种多样,通过对主体、陪体和背景等细部的刻画,线条能进一步产生不同的质感、量感和空间感。

1.直线

直线有两种平衡状态,一种是垂直线,垂直线代表了力的平衡,隐喻着宁静、高傲与尊贵。各种力互相平衡,以使线保持垂直,如建筑物外形、楼梯等。

2.弯曲的线

轻微弯曲的线显示了不平衡的力将线朝一个方向弯曲的动作,弯曲程度越大,作用力越大。

3.斜线

斜线是动态的,45°的线是最不稳定的,看起来随时会倾斜倒下,是不平衡的线。

4.S形曲线

弯曲的S形线表现出一种自然、悠闲的状态。线条优美,更富有艺术感与美感、空间感,曲线贯穿整个画面上下波动,像是穿过一片景观的山丘与河流,抑或是人体的柔和曲线,是缓慢的力量的展现,有一种令人愉悦的和谐与宁静。比如河流、乡间小路、人的形体。

5.Z形线

Z形线是分裂力的表达,它可以被理解为多种表达情绪,可以体现激动、热烈、紧张不安等情感,每一个棱角的突出都是力量集中的表现。

6.水平线

水平线是最稳定的,是坚固有力的表达。它们受到中立作用的影响从而保持着一贯的静止,是力量平衡的体现。如桥梁、桌子等。

7.对角线

对角线给人一种移动的感觉,它不一定是真实存在的线,因为沿对角线排列的对象在视觉线的作用下正是沿着对角线进行“移动”的。在取景框中将图像倾斜已经成为摄影师对能量和动态的速记方式,通过裁切图像,一个斜面上静止的车辆也可以让人感觉是在移动的。

8.引导线

引导线的作用是吸引观者去看真正的主体,它具有指引的效果,可以帮助观者更好地去探索摄影者的内心所向(图2-2-1)。

三、面

密集的点会构成线,再将线条扩张会变成面,这是二维空间不可更改的定律。所以在一张照片中,面的存在不可缺少。照片要表现得具有空间感,靠多个面的组合形成立体效果是目前比较常用的表现手法。

面在摄影中可以作为元素的载体或画面的主体出现,不同的形与色在画面中会分割出不同的面,而不同形状的面在画面中会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图2-2-2~图2-2-6)。照片要表现出空间感,可以通过组合多个面来形成立体效果。一般来说,建筑物和风景等题材的拍摄比较适合用面来构图。

图2-2-1 引导式构图 王伟倩 摄

四、形状

形状是构图要素中最基本的要素,它比外观、质感、格式更基本,是识别物体的主要依据。例如,一朵馥郁芬芳的花朵,在没有看到形状之前是无法正确地判断出它的大小、组合方式等的。

形状通常用外形元素中的一种来界定,比如线。但有些形状也由单一或渐变的色调组成,比如一团光、一片肌理或一个色块都可以表现为形状。

正常来说,线条是组成形状的基本条件,形状是线的封闭组合。正方形、长方形是由四条直线封闭而成,这类形状给人以平稳、安定的感觉;三角形由三条直线封闭而成,正三角形给人以持久的耐力、稳重的分量、强烈的优势的感觉,倒三角形的寓意则转变为柔弱、轻浮、不稳定;曲线形诱发绝妙的运动、成长感,常被用来象征水、植物生长、音乐等,当曲线的首尾连在一起,便产生旋涡或圆;由于圆形线上的任意一点都与圆心保持固定距离,所以无论是大自然还是各种人为艺术都没有任何一种形状的寓意强于圆形,它代表着太阳、月亮、地球等庞大的宇宙万物,它激发出完成、全部、圆满、温暖的情感。

不同形状与不同的光线结合,所拍出的照片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所以拍摄以形状为构图要素的照片时,必须注意。在顺光及逆光时所显现出的形状效果是最好的。假如要拍轮廓照,切记在日出前几分钟或日落几分钟内拍摄,曝光以背后光线为标准,主体便能得到完整的轮廓。轮廓是最单纯的形状,也是摄影者最常用的表现手法,其效果与感受也是最美的。

五、质感

质感一般指木头或者岩石等主体的表面部分呈现出的材料感觉,如果往大了讲,也可以是远处的梯田、深山里的沟壑等。质感的视觉表现可以通过画面与观者的情感、记忆沟通产生一种强烈的情绪反应,质感之间的细微差别可以帮助观者更好地了解整个画面的纵深感与透视感。

摄影师在进行人像摄影过程中,需要注意光线的角度,防止强光过度照射皮肤产生比较硬质的质感。柔光对于人像拍摄来说是较为合适的光源,高对比的强光和侧光会增加画面的岁月感。

六、光的角度与强度

质感与光有着紧密的联系,光线以任何一个特定角度照射在主体表面时,主体的质感会随着光的角度变化而显现出来。角度越小,质感越突出。正面的光线会使主体的表面产生细微的凹凸感,此时质感会略显粗糙;侧光则会使主体投下比较深的阴影,从而凸显主体的质感;如岩石、旧木板等表面具有“颗粒”的物体,直射的光更易表现质感。

图2-2-2 不同形状的面给人以不同的视觉感受1 涂保铭 摄

图2-2-3 不同形状的面给人以不同的视觉感受2 涂保铭 摄

图2-2-4 不同形状的面给人以不同的视觉感受3 涂保铭 摄

图2-2-5 不同形状的面给人以不同的视觉感受4 涂保铭 摄

图2-2-6 形与面的分割 章海荣 摄 utEHtHbFfWiWIbZBNo/uKFVsrsm7DfjlJN3vWJl2oz08jI7VPFaH0ORR/ExqjG6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