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荔枝爽滑清香、营养丰富,具有生津益血、健脾止泻、温中理气的功效,较适用于产后血虚的妇女及老年体弱多病者。虽然荔枝有这么多好处,但也不能多吃,多吃容易使人患上“荔枝病”。
“荔枝病”的实质是一种“低血糖症”。荔枝中含大量的果糖,果糖经胃肠道黏膜的毛细血管很快被吸收进入血液,必须由肝脏内的转化酶将果糖转化为葡萄糖,才能为人体所利用。如果过量食人荔枝,就有过多的果糖进人人体血液,“改造”果糖的转化酶就会供不应求。在这种情况下,大量的果糖充斥在血管内却不能转化为被人体利用的葡萄糖。与此同时,进食荔枝过量影响了食欲,使人体得不到必需的营养补充,致使人体血液内的葡萄糖不足,就会导致“荔枝病”。
“荔枝病”通常的临床表现为:头晕心悸、疲乏无力、面色苍白、皮肤湿冷,有些患者还可出现口渴和饥饿感,或发生腹痛、腹泻症状,个别严重患者可突然昏迷,阵发性抽搐,脉搏细弱而快速,瞳孔缩小,呼吸不规则,呈间歇性或叹息样,面色青灰,皮肤紫绀,心律失常,血压下降等。因此荔枝不能多吃,尤其是儿童,不宜大量食用。
对于荔枝,人们不宜一次食用过多或连续多食,成人每天吃荔枝不要超过300克,儿童一次不要超过5颗,有便秘现象的老人尽可能不要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