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食能够提高人的免疫力,预防疾病,甚至能治疗某些疾病。但是,生食也存在着不少健康陷阱。
(1)不宜吃活鱼。一般人认为活鱼味道鲜美,进而把吃活鱼视为最佳吃法。但是营养学家认为,无论从营养价值或口味上,烹活鱼或刚死不久的鱼,均非最佳选择。一般来讲,刚宰杀的鱼夏天放置1〜2小时,冬天放置3~4小时,才可烹煮食用。
(2)不宜食七八分熟的涮羊肉。吃涮羊肉时不少人喜欢只涮到七八分熟,这很容易感染上旋毛虫病,可引起恶心、呕吐、腹泻、高热、头痛、肌肉疼痛等症状,若幼虫进人脑和脊髓还能引起脑膜炎。
(3)不宜食半生不熟的蔬菜。不少人喜欢吃半生不熟的蔬菜,认为鲜嫩可口,其实这样的蔬菜可能会有毒素。例如:未成熟的青西红柿中含有大量的生物碱,生食会出现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鲜芸豆(又名四季豆、刀豆)中含皂苷和血球凝集素,生食或食半生不熟者都易中毒;鲜黄花菜中含有一种叫秋水仙碱的有毒物质,成人一次吃50克以上生的鲜黄花菜便可中毒。
(4)不宜生吃鸡蛋。有人认为,生吃鸡蛋有润肺及滋润嗓子的功效。其实,生鸡蛋内含有抗生物素蛋白和抗胰蛋白酶,前者能影响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利用,后者能破坏人体的消化功能,所以鸡蛋应熟吃。
5种蔬菜夏季可生吃,它们是黄瓜、西红柿、柿子椒、尖椒、芹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