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人为本,关爱生命”这一理念,多次作为我国安全生产活动的主题。
国际上有关人权的公约涉及最多的是什么?——生命健康权。
生命健康权是基本人权,而且是首要的人格权。
活着,并且要获得健康,是每个公民的最高利益,属于公共利益,任何组织或任何个人都不能破坏公共利益,危及他人安全。
尊重生命健康的权利,体现的就是人权、人本、人性。过去人们常讲“为人民服务”,现在常说“以人为本”,其精神实质是恒定不变的,就是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尊重生命,安全生产”是政府、社会、组织在经济发展中需要首先考虑的因素。
联合国全球契约十项原则的前两条就是保护人权:企业界应该尊重和维护国际公认的各项人权;决不参与任何漠视与践踏人权的行为。中远集团是中国最早加入全球契约组织的国有企业,2007年中远集团总裁应邀参加联合国全球契约领导人峰会,并发表演讲。
透过战争形态的变化趋势,让人们在思考组织管理和效率管理的同时,更应该从另一个侧面思考安全管理。“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理念,符合人类的共同愿望,代表了社会文明的进步。
有记载的人类战争,打的都是规模,都是人海战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多多益善”干什么用?消耗呗。谚语有云:“杀敌一万,自损三千。”世界战争史上,每一次大规模的战争就意味着生产力的严重破坏和人口的锐减。
天津拉法基铝酸盐(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拉法基)把所有不能上班的“工作日损失”都叫“事故”。一名女员工去北京办事,穿的是高跟鞋,下楼梯时崴了脚,一个星期不能上班。这件小事引起了公司的高度重视,全公司开展了一次有关“高跟鞋危害”的宣传。
拉法基一贯的做法是千方百计去找事故,再在公司里“大肆”宣传,迅速将员工的危机意识拉满,消除长期不出事故产生的麻痹思想。
你听说过吗?连不吃早饭都算违章!
我们若干年前去国家电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考察的时候,就亲眼见识了这种规定。原来,有个员工因为没吃早饭,在高空作业时眩晕,差点出大事。结果,公司非要刨根问底:为什么眩晕?因为没吃早饭。为什么没吃早饭?因为家里有事儿来不及做。就这样,公司出台规定:员工有重要操作任务时,一律在单位就餐,不吃早饭就是违章!
一些企业陷入误区,把物的安全状态看得比人的安全行为还重,“物大于人”或“只见物不见人”。
物的安全状态和人的安全行为都是企业安全的基础,但前者不会自动生成,还得依靠管理者和操作人的行为。
所以,企业在追求物的安全状态时,也别忘了关注人的需求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