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十三章
谍影重重

美国9·11发生的第二天,一个叫亚辛连科的俄罗斯克格勃谍报机关提前动身,目的地不明。亚辛连科出发前曾在东德巴特费赖恩瓦尔特德近卫摩托化步兵第6师第167团任少校情报官,系前苏克格勃谍报机关。

1974年苏军建军节这天,亚辛连科就投奔了西方,不久远赴越南战场。这时刻的越南战场已进入决战阶段,北越军队不断在战场上取得胜利,东西方阵营加紧派出谍报机关前往越南,以获取更多更有价值的情报,为越南重建或在战略更加主动而频频出击。亚辛连科被派往西贡,在那里亚辛连科随美军307空降旅去了越南东南边境,即老挝与缅甸交界的红河三角洲,被法国外籍军团诱捕,即送往缅甸邦山集中营,此后不知去向。

三天后,美国里根机场候机室,一面白墙上挂着一面北美秃鹰的美国国旗下,亚辛连科提着密码箱凝望着,他的一头亚麻色的头发在秋景里飘扬。这一天美国世贸大厦的浓烟还在漫天弥漫,美国的自由女神像一动不动地手擎火炬;华盛顿的波克拉马河却如同一条绿色的缎带,环绕在树荫丛中。

而后,亚辛连科出现在国会图书馆隔街相望的美国最高法院门前,这幢白色建筑的门楣上镌刻着一行大字: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门前是一排挺拔的参天大树和绿意盎然的草坪。亚辛连科站在越战纪念碑前,黑色的大理石基座上刻着500000余名美军阵亡军人的名字。亚辛连科身后不远却是另一座韩战纪念碑,碑上刻有110000名美国士兵的阴魂。不远处是一组群雕,一群美军士兵身披雨衣,手提机关枪在泥泞中前进。

这一天美国世贸大厦的火光冲天。

正在这个时刻,美国总统布什又在发表电视讲话,措辞非常严厉,矛头直指基地头目本·拉登。亚辛连科驻足站在电视屏幕下观看。布什总统说:“我们要让我们的敌人遭到致命的打击,直到把他们铲除干净……”美国世贸大厦仍浓烟滚滚,火光冲天。

一会儿,亚辛连科打了一辆出租车走了。

亚辛连科的这一切都没有逃过美国中央情报局的眼睛。一个喑哑的嗓音用英文在说话:“请密切注意这个俄罗斯人的去向。”当晚,美国中央情报局亚洲监听站频频发出变频信号。同时,美国阶梯太空窃听系统也传回信号,一个曾经出入越战后期在昆仑岛上的中国人出现了,请密切注意他的动向。

9·11当晚,多少人在行动,多少人度过了不眠之夜。

现在是北纬19度,东经27分,一个身经百战的中国人已经上了一架去汉城的777飞机。这个身材壮实的中年汉子,穿一件米色风衣,手提一只密码箱,于这天晚上7点30分走上了飞机舷梯,这个人的另一只手拿着一张《人民日报》,报上赫然登着这天美国世贸大厦被恐怖分子袭击升起滚滚浓烟的大幅照片。美国中央情报局很快通过信息比对,查明此人叫周渝生,有越战背景,在东南亚陆军战俘营生活过近15年。中央情报局南亚工作站立即发出电传信号:“请务必跟踪注意这个中国人的去向,有情况立即报告。”

飞机还没有起飞,亚辛连科在找座位,上来了一个中国人,双方因寻找座椅发生了一点误会,一上来两个人就打了起来。周渝生还没有回神过来,下巴就挨了一拳,显然中国人非等闲之辈。亚辛连科自恃身高体壮,出拳凶猛,不料一出拳即被中国人左一拳右一拳打得满地找牙,这是没有办法的事。事实就是这么残酷,周渝生便是趁找牙的时候,创造出了反击的机会,从下往上只一拳就将这个俄罗斯人击倒。这时候飞机上的空乘人员一拥而上将二人团略去抱住,一场风波方才平息。一直站在离周渝生不远的一个戴棒球帽的人,看着这场闹剧收场,却无动于衷。

然而,这一幕被远在距离地面17900公里的美国侦察卫星传回了中央情报局亚洲工作站,画面极清晰;不到半分钟,美国全球定位系统和美国巡航卫星不断闪烁出周渝生的头像,个人资料及其越战经历,甚至抽什么牌子的烟都一清二楚。

奇怪的是,第二天美国中央情报局有关周渝生的情况全都消失。

这一天美国人如同惊弓之鸟,四处捕风捉影。

冷战以来,东西方阵营一直都在利用谍报机关进行的工作始终没有停止过,尤其是美国的阶梯太空系统,在全球进行的监听行动,一直没有停息,这个系统每小时传回数十万条信息和数据,中央情报局对此进行分析、判断、处理。其中包括电传、传真、电子邮件以及感兴趣的人的跟班、调查和甄别。为此,欧盟损失了200多亿的军事情报、经济价值,欧盟曾多次提出强烈抗议。而美国仍我行我素,特别是对来自前苏联和中国两个大国的东方阵营的谍报机关更是防了又防,又打又拉,极尽伎俩。这当中美国的各种通讯信息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

9月13日上午11时16分,但很快发现了周渝生的踪迹,美国中央情报局如获至宝。这是美国“9·11”事件发生的第三天,美国中央情报局副局长布赖恩很快得知了情况,立即转告军情六处,要求通过军情局曾经赴越战老兵提供一份材料发现了周渝生的踪迹。

军情局六处回电,说:“我们已派出情报人员正在跟踪此人,请放心!”

这天夜里12点左右,俄罗斯的克格勃也没闲着。

俄罗斯人通过海底电缆的窃听器,监听到美国中央情报局正在对一个越战中国人进行跟踪,也颇感兴趣,马上启动“雌鹿”计划。雌鹿至今仍是俄罗斯空军参与作战的武装直升机,曾在阿富汗战场屡建奇功。这当儿,美国的太空卫星系统和谍报机关飞机对伊拉克、南联盟、伊朗、中国和朝鲜等受关注的国家和地区的侦察和探测,由于当天发生了美国世贸大厦被恐怖分子撞机事件,现在正忙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布赖恩在给美国总统布什的电话上称:“一个前中国越战军人提着一个密码箱已经从韩国越境,企图前往加勒比海国家,动机不清楚……”

另据侦察报告:“俄罗斯谍报机关已提前离开美国,去向不明。”

这立即引起了白宫的高度紧张,通过热线电话,布什立即指示:“不惜一切代价,搞清楚这两个人的动向并随时保持联系。”同时,布什总统呼吁全国保持镇静以应付恐怖分子的再次袭击。

周渝生下飞机大约是韩国时间凌晨,这一夜美国世贸大厦的浓烟还在漫天弥漫,美国的自由女神像一动不动地手擎火炬;华盛顿的波克拉马河却如同一条绿色的缎带,环绕在树荫丛中。

军情局也开始行动。

被军情局称作风的一个人跟上了周渝生。风的真实名字叫肖章俊。肖章俊不知道的是,周渝生的妈就是肖章俊的舅娘,就是说二人不但是对手也是亲戚,但两个东西方阵营的特工完全蒙在鼓里,还在玩猫捉老鼠和游戏。

风一上飞机就显出特工特有的不同之处。这里没有战火硝烟周渝生从这里消失和现在惊人地出现。周渝生一下飞机下榻在汉城一家五星级酒店。

风以为跟掉了周渝生,转身才发现周渝生上了一辆出租车去了一个韩国的摩托车机械厂,在那里考察一台摩托车机械加工设备,然后办完成交手续,又回了酒店。

没有料到的是,风跟班的这个越战老兵,在韩国待了仅一天就乘机回中国去了。

这个时候,俄罗斯人亚辛连科不知在什么地方接到了一道指令,神出鬼没地也来到了中国。一周时间里,三个东西方谍报机关均在中国腹地的重庆意外汇合,尽管都没有照面,但都暗中监视着对方。

一天晚上,周渝生回到了住所,便住进了重庆杨家坪附近的旅社,而亚辛连科则走进了一个中国老妇人的家。这个中国老妇人姓何,叫伍人雪,是重庆军工企业的离退休人员。伍人雪见这个老外说着一口流利的中国话,非常亲切,她以为是自己35年前苏联专家情人回来了。亚辛连科立即声明说:“老太太,我是给您带来喜讯的!”说着,将一封信交给伍人雪。这时候屋里走出来一个中国老头,他就是军工企业的科长,现在也退休在家。科长戴着老花镜,将这封用中文写的信展读了一遍,抬头打量了俄罗斯人亚辛连科,说:“快快,屋里坐,屋里坐!”

因为是高档小区,邻居相对不大来往,四周也很安静,没有多余的人在场。

树欲静而风不止。

很多年后,沈少森一直在寻找他的儿子,每天夜晚他都准时打开袖珍收音机,收听广播,密切注意海峡两边的行动。当他得知方面已派人来到重庆时,他立即用无线电跟军情局进行了联络。在军队期间的沈少森本身从事过这方面的情报训练,劳改回到重庆后,很快就跟联系上了。沈少森先是通过一个在香港的朋友找到“大陆遗留军人联络办公室”的,不到半个月就有了回复。这期间,沈少森出了一趟远门,尽管还是劳改管制期,走哪里还得请假,但由于沈少森回到重庆后没有发现有其他行为,民政部门将他安排在煤建公司食堂当炊哥。沈少森去了一趟广州,在那里,他秘密会见了一个来自的特工,领取了活动经费、收发报机和一部分秘写工具,几天后迅速返回。

1971年六一这天,从来的另一个大约三十岁左右的男子一到重庆,沈少森便一直紧跟着他,直到他走拢松林挑泉站在那里开始寻找东西时,沈少森便随即隐没在松林之中。这个神秘意外地出现,给了沈少森很大的鼓舞,他感觉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即刻在当晚发去了密电,表示已看到来人,询问是否接应一下?沈少森的这一举动立即遭到了情报部门的严厉批评,对他指出没有总部的指令,不得擅自行动……至于那张从檩柱缝隙里掏出的纸条,不是沈少森需要考虑的事情。

第二天上午,沈少森照常去公司上班。伙食团的同事都知道柯师傅平时喜爱唱川戏,而且还是全武行好把式。

沈少森也在放下锅铲之后,在宽大的厨房表演一趟拳脚,让同志们开开眼。渐渐地,很多认识沈少森的人,都忘记了我们身边这个披着羊皮的周晓风,都开始称他柯老师,甚至还有人给张罗婚姻大事,为沈少森介绍女朋友。这时候的沈少森已是近五十的人了,他在公司声称:一直是单身,以前是一时糊涂参加了反动军队。

现在,非常后悔,也决心跟共产党走,把余生献给祖国。的确,沈少森给人的印象越来越好,他不仅助人为乐,还经常为同事修收音机,时不时还在食堂给大伙来一段川剧清唱,就是那一段《赵子龙弑长板坡》,尤其感人。在清风茶楼,常见沈少森坐在一条板凳上拉琴,几个人围坐在一起唱川剧《长板坡》。川剧还有一特色,可以不用穿戏袍几个人围坐一圈,一人唱,众人和。中国的琴瑟琵琶,一经拨出潇潇涧水般的弦音,便让人想起高人逸士、红妆翠袖;古人杀仗时气冲霄汉的意境,辛稼轩拍遍栏杆的无尽怅惘。这时,悲怆的胡琴就让我们记起《秦香莲》和《锄美案》,那些游食江湖的草台艺人。胡琴的离乱之声,像棉线一样柔绵不绝,让人憧憬起燕儿飞那样的江湖侠客。一人唱,众人和:“长坂坡上赵子龙哟——”接下来,胡琴、响板、道琴一起奏响,打围鼓的票友齐唱:“长坂坡上望到头哟——”于是,清风茶楼的票友、茶客以及过路人都洗耳恭听,这自然又让人向往起古代英雄“握天下风云于襟袖之间。”的壮举。

这样一来,沈少森年连连被公司评为先进职工,五好标兵,沈少森给公司领导打饭,那是没说的,一勺不够再加一勺子,特别是每逢公司打牙祭,沈少森那是更不含糊,趁人不注意总在当官的饭钵里舀上多的一勺,反正是吃社会主义。

公司领导自然也高兴,也总是在人前表扬这样的优秀炊事员,说:“老董真是咱们的好炊哥,人民的服务员!”这时,有人甚至怀疑老董的劳改是假的,这样好的同志咋个会去战犯农场劳改呢?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吗?沈少森同志在党的关怀下,已若干次向组递交了入党申请,如今就差张贴红榜征求意见了。

在这个大好时机,沈少森同志好事多磨,大家说老董真正是福星照亮了天灵盖:同事们给沈少森介绍的对象是本市一个大型军工企业的女工,两个人一见面,极为投缘,颇有些相见恨晚。这天是周末的黄昏,二人相约在重庆杨家坪动物园的石桥边见面,这个地方一直都是有情人相会的必来之地。一条小溪款款地绕过一座绿,小溪边的水岸秀竹依依,水草青青。

沈少森对这个一见面就产生了疑惑的伍人雪,始终保持着警惕,但一直没有去深入了解她的来龙去脉。听介绍人说,这个伍人雪不到四十岁,二年前离了婚,眼下是一个人,很漂亮。这就令沈少森生疑,这么漂亮的伍人雪,岂有男人不想念的?这二年伍人雪干啥去了?沈少森怀疑是共产党派来监视他的——沈少森很心虚是有道理的,他知道现在正为党国充当情报人员,眼下谈情说爱是需要警惕的,一旦暴露身份便会引来杀身之祸。对这一点,沈少森没有向上级报告,他怕失去这个机会,失去这个美丽的伍人雪。这么多年一直没有女人的沈少森,还是非常渴望有伍人雪的。然而,正是这样的质朴的人性,导致了作为情报人员的沈少森最后的投降,转变了反动观念,也最终是军情局聪明反被聪明误。

这天,二人慢慢往夜色中的动物园深处走去,他们沿着一条林荫道来到了熊猫馆的门外。这时候的沈少森早已是欲火中烧,沈少森也是性情中人,他劳改15年在战犯农场就没有再碰过伍人雪,谁说这不是一条饿极了的周晓风呢!因为,沈少森毕竟不是普通老百姓,他是经历过战火的军人,现在是海峡对岸的情报特工,他这些年一直坚忍着。夜晚,四周只听到动物园里飞禽猛兽时不时的吼叫声,尤其是虎周晓风馆里更是阵阵吓人。沈少森终于坚持住了,他牵着伍人雪的手,信步走到一处银杏树下,两个人坐在一起。沈少森这时候激荡的一颗心,稍稍平静了许多。

“小伍,想问一个不该问的问题。”沈少森想了好一会儿,终于说了。

伍人雪有些羞涩地看了沈少森一眼,她感觉眼前这个人更像她理想中的人,文儒,智慧,面皮也白净,说:“老董,有啥你就说吧!”

猛一下,沈少森抓住了伍人雪的手,一张老脸贴了过去。伍人雪好像也很长时间没有这样的异性亲吻,先是用手轻轻遮挡,然后任由老董一把抱住,翻倒在草皮上。两人翻云覆雨之后,稍作休息,沈少森还是感觉不对劲,便问:“小伍,还是想问一个冒昧的问题?”

伍人雪抚了抚披散的烫发,说:“老沈,你今天咋别别扭扭的,有话你就说吧!”

沈少森说:“你真的是离了婚的?”

这时,伍人雪仰起头来对着天空,叹了口气:“难道你还怀疑我跟你是新婚?哎,这事说来话长……”

1971年6月7日深夜2点,重庆杨家坪红灯旅社210房间,清晰的滴答声从这里传到了海峡对岸。紧跟着,军情局发出了指令。

军情局大陆情报工作站电:“178号请注意,178号请注意,我们已确知周渝生的情况,请你务必在三日内到达四川省资阳县,与此人联络,祝你成功!” Y9DO6Lr+Od8q9BRWT/Zfb2eNzuY5CU0XajuqK+IjuYl8RT4Gh5ZP4Wfhv8Nmja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