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九章
成都决战

1949年11月2日,当天夜晚10点钟左右,解放军四野包围成都的炮火打响,我军势如破竹向被围困在凤凰山一带的敌人发起进攻,炮弹接连落在敌人的阵地上。战斗进行得异常紧张激烈,解放军进攻数度受阻,前线指挥部终于摸清了这是一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由黄埔军校第十九期一个上校团长指挥,姓沈,名少森,字文华,四川巴县人。此人在抗战中战功卓著,曾是国军第七战区刘湘兵团的重机枪连连长,参加过台儿庄大战,荣获蒋介石颁发的云龙金质奖章。

1949年12月4日,蒋介石在离开大陆最后一战的成都时,特地在北郊场接见这批敢死队成员,领队的就是沈少森。一行17人先是割腕滴血,然后把血滴在碗里,以宣誓效忠党国。

这天下午,解放军进军成都的主力已从内江直逼龙泉山,从秦岭沿四川北麓向成都纵深挺进的我军一部更是挥师东进,蒋介石眼看大势已去,连夜召开各级军团级作战会议,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死守大西南,将残军一部由打箭炉向西昌彝人方向撤退,其余全部沿成都凤凰山机场挖掘工事与共军决一死战。沈少森接到命令的时候,他带着一车人马赶去凤凰山机场已晚了,一架银白色的军用飞机已直插云天。

沈少森手里提着大号勃朗宁手枪,望着一片蔚蓝色的天空,捶胸顿足,大叫一声:“儿啊,你们娘儿走好啊!”同时,沈少森这员蒋介石的大将朝天鸣枪,为被老蒋带走的妻儿老小送行。

第二天即举行守军誓师大会,会上情绪激动者不断高呼口号,誓死保卫成都。沈少森在台下带头振臂高呼,带头写血书。这时,一个下级军官跳到台上,掏出一把匕首,当场把自己的一缕头发割下,向空中一挥,叫道:“誓与成都共存亡!”沈少森认识这个人,二人是战友也是同乡。旁边有士兵很激动,也上台去割发代首,以表忠心,曾是沈少森重机枪连的连长,被沈少森一把拉住了。

当晚,国军成都警备司令部在北较场放映电影《千里走单骑》,故事讲的就是关云长效忠刘备历尽千辛万苦,刘备见此状泪如雨下。就是这天夜里,解放军包围成都的在远郊打响,大炮齐鸣,震天,地动山摇。

现在,沈少森已没有了顾虑,他的两个孩子分别都由蒋介石送去了。然而,最让沈少森不放心的还有一个儿子,在从重庆往成都撤退的时候送掉了,这也是沈少森最为揪心的。这个孩子最小,刚生下来只有半个月,要往成都撤退,怎么办?

沈少森回到家里时,看见妻子一张漂亮的脸孔在发愁,一问,才知是妻子舍不得送人,但孩子这么小,到处兵荒马乱,带在身边无疑将连累家人。沈少森身为军人,深知军令如山倒,军人在这个时候畏缩不前是兵家之大忌,一咬牙:“送了吧,别再犹豫了!”妻子深深地将婴儿抱在怀里,还是舍不得。沈少森大怒,拔出手枪就要朝婴儿开枪,这时候勤务兵在门外叫道:“团座,司令部来人了!”

夜色很深沉,解放军已从重庆三个方向挺进,蒋军最后的巢穴重庆一片周晓风迹。这些年来,从中国各沦陷区来到重庆的下江人纷纷返回,没有离开的大都是各阶层头头和一些爱国人士。在这个时候,沈少森还是十分犹豫不决,他其实早在抗战初期在山西战场跟八路军有过一面之交,很有好感。这天晚上,沈少森在重庆松林泉这个地方与妻子共度良宵,他们已将半个月大的孩子送给了周妈,就是沈少森家的保姆,孩子改名姓周,因是在重庆出生,取名叫周渝生。

松林泉是沈少森当年置下的一处别墅。松林泉坐落在重庆南温泉不远的一处农家小院附近,很幽静。沈少森随身带领的几名警卫在附近巡逻,夜色中的乡村小院里,沈少森和妻子正商量着撤退的事。完了,两个人看着周妈将孩子抱走,一直在他们夫妇俩的视线里消失。妻子掩面而泣,沈少森看着美丽的妻子,一再劝说道:“孩子送走了,但毕竟还是我们的骨肉,等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我们还会回来的。”

沈少森这样的举动,早已被军统掌控在手中,蒋介石很快用计把这些军心不稳拖儿带女的事,来了个快刀斩乱麻,统统往送。蒋介石这一手是很毒的,沈少森这员抗日战将,终于没有逃脱跟解放军决一死战的命运。沈少森的妻子也曾经是军统特工,在湖南湘西特工训导班学习过,由于各种原因没有派上用场,被军统淘汰出局,刚好沈少森从台儿庄战场下来,在庆功宴上二人一见钟情,遂结为伉俪。

沈少森夫妻分离不到一个月,战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解放军挥师南下,从数个方向直捣最后的老巢重庆。

1949年12月16日,炮声隆隆,沈少森所辖的273团悉数在成都凤凰山向我军投降。一部在逃往打箭炉的途中,被解放军歼灭大部,余下的散兵游勇一夜间在逃往西昌路上被全歼。

成都从此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新中国镇压反革命,首先对沈少森这样的反动军官进行了无情的打击,尽管沈少森是主动向我方投降,但鉴于此人反动本质不变,还在以我人民为敌,我国人民政府以新生政权被判沈少森历史反革命罪15年,送成都灌县战犯农场劳动改造。

天还是那么蔚蓝,莽莽原始森林里,这里聚集了从四川各地来这里进行劳动改造的犯人,都是国军战犯,至少是重机枪连以上的干部。每天在这里吃饭、睡觉、扛木头,一晃就是15年。

沈少森在卧龙保护区成功脱逃,完全是他的武功给了他运气。他从岷江逆流而上,从九寨沟上岸,沿川藏公路一路疾奔,过格尔木转乘汽车去了兰州,然后从深圳罗湖桥秘密出境,去了台湾。一路上,台湾特工暗暗资助他,最后到了香港。沈少森在香港接受了长达一年的审查。与此同时,国安局大陆情报处二室对滞留在大陆的军官,有一个完整的名单,沈少森在其中183名之间。这天是公元1969年5月12日,所谓“对大陆滞留军人联络办公室”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这个人曾是军统重庆渝特区处长。他把这批人员的名单拿在手上时,他的表情严肃,没有半点开玩笑的意思,当他听到电话里的说话声时,仍是一副严厉的样子:“方卓小姐吗?我是……这几天怎么没有听到你们的广播?是什么原因?请迅速上报给军情局六处,他们有人管这个事,好就这样吧!”

据相关部门透露,1949年退守至今,已有3000多名情报人员“以身殉职”,台情报部门承认,大陆的国家安全部门对特工的行动几乎了如指掌。特工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就开始着手这样的工作,即使派往大陆的情报人员一再失误,但为了营救出像沈少森那样的高级将领,仍不遗余力。 m3l3b36KE+VMry38TaEPYe2DB7rz0H5OMLHj7ljAwuTZHKTtqm/9GcO/PEPrRlc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