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六章
金钟罩铁布衫

此是两种不同的功夫。

金钟罩是一种酷似刀枪不入的功夫,而铁布衫更是将此攻进了一步,就是说你在刀枪不入的基础上还装了一层防弹装甲。

民国初年川军刘湘在四川璧山县青杠镇与杨森部战斗一天之后,于黄昏时分撤了出来,用几十辆牛马车载着粮秣军资和一些金银细软踏着清晨的薄雾向霍山方向而去。

这时,杨森旧部率人正从江津城向壁山县城攻过来。这一年是民国二年(1912年)九月初七。此时的川军开始走向下坡路。但是,当时的中国政局似乎对魏凤侠的官宦生涯没有多少利益,反而弄得魏凤侠对武功和四川评书产生了浓厚兴趣。中国文艺中的评书跟北方的相声艺术一样,是中国五千年传承下来的瑰宝,尤以评书中的人物更是勾勒出了中国人对历史的记忆。旧中国的中国人对《水浒》《三国演义》这些杀仗的英雄多是推崇备至的。原因不详。

魏凤侠使枪弄棒,十分敬重水泊梁山英雄史进,江湖人称山城九纹龙。

魏凤侠原也是一名农家子弟,曾在书场谋生。他在清风茶楼说过一回书,大受鼓舞,听众大喝其彩。当他讲到潘金莲与西门庆于房中谳笑时,全场雅观雀无声。魏凤侠每讲一个动作都要在台上示范一番,弄得人心痒难耐,窃窃私语中人头攒动。讲到尾声,魏凤侠轻轻将醉木往桌上一搁,再轻轻道一声:“各位,明晚请早。”

抗战爆发之后,在重庆袍哥大爷石孝先的侦缉大队跑二排,相当于今天的协警。

川东重庆府斩刀手,就是砍脑壳。

中国提倡干一行,爱一行,魏凤侠干这一行也算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砍脑壳砍出了业绩,砍出了辉煌,砍出了让蒋委员长也为之惊喜交集的民国最后一抹光影,那就是魏凤侠创造的袖手刀和拐子刀。

袖手刀和拐子刀在后来川军出川的战场上,发挥了中国古人杀仗时的狠劲,说劲道就没有意思了。在双方力量太不相等的情况下,日本鬼子是有备而来,吃得好穿得暖,端着三八枪。其钢铁的质量确比川军的土钢要好。在这种情况之下,魏凤侠创造的两种杀法起了作用。

先说拐子刀。

北方称砍爷,这种叫法是正确的——中国文化的精髓基本上在北方。称砍爷是对法律的尊重,砍下的脑壳是人犯的头,这要比许多年前和许多年后的凌迟以及军统发明的渣滓洞老虎凳,还是要文明得多。所谓干一行,爱一行,魏凤侠杀人如麻,杀到中途一夜间从梦里惊醒。魏凤侠惊醒的意义不是后悔,而是进一步在梦里想到了如何让犯人少受皮肉之苦。因为,有时一刀下去不一定砍得掉人家的脑壳。如同四川人说砍得巾巾掉掉的,意思就是刀没有完全砍掉脑壳,反而让刑犯痛苦呻吟,其亲属也惨不忍睹。

袖手刀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好似一个企业家走到了山穷水尽,蓦然见到天光看到了起死回生的希望。再如,我们当年在红卫兵串连路上,身穿绿军装打着铺盖卷,扛着一面所谓的战旗到湖南的韶山去见毛主席。还没有见到毛主席,同学们就热泪盈眶,产生了好多想法——

魏凤侠想到在犯人的何处下手,更利于工作和学习呢?工作就是魏凤侠吃饭的饭碗——杀人。学习呢,就是如何进一步把本职工作做好,干一行,爱一行。这样,魏凤侠就想到了把一把牛耳尖刀藏在衣袖里,而不是将柳叶刀提在手上,这样多多少少会减少观众对砍爷的非良好印象。于是,魏凤侠大胆改革,衣袖里突然亮出刀的同时,哥的刀已经闪过寒光,刀锋过处,一颗滚烫的人头落地,热血沸腾!与此同时,魏凤侠蓦然一声吼,也给观众和官吏以深刻印象,私语声不绝于耳。

拐子刀,另说。

此行,魏凤侠公干去大足调查一个人。

大足是石刻之乡,其来历不甚明了,魏凤侠此行就是调查了解一个当年叫伏高的人。

伏高和祖先伏清,曾是瓦岗搴程咬金的贴身警卫,伏清的石刻技艺当时还没有显现出来。程咬金加入农民军起义队伍之后,最后投奔唐朝李世民,颇受李世民赏识并受封于普州(四川安岳)。有人说程咬金老来思过,痛定思痛决定征召伏清等艺人在大足宝顶山雕刻石英像,以谢后人。此时,伏清已到垂暮之年。

父传子,家天下的旧中国,也是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先驱。今天的家族式企业就是典型的父传子家天下。伏清把精湛的石刻艺术传给了他儿子伏明——

大足石刻经伏元俊、伏小六、伏小八和广大民众奋斗经年,终于以今天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让人叹为观止。伏氏家族传下一本书《刻经》,将大足石刻艺术的测量技术绘画的蓝本,何时启动开工,中途遇到什么困难又如何解决都记载传承到了《刻经》上,可见古人的聪明才智非今人的坑蒙拐骗所比。《刻经》在书的尾声部分,附有方术、兵法计略,神符和故事。

此书是大足石刻和民间艺术的结晶,在今天看来也是国宝级文物,伏氏门宗亦单传为古本。光绪年间由伏高收藏,不知藏于何处,有传说是观音菩萨一夜间变成一个老太婆所赠,并嘱永世珍藏。据有关人士透露,此书有人见过,李自成就亲眼见过。

一日夜,闯王似关云长秉烛夜读,读的就是手上捧的这本《刻经》。

后来,李自成在兵法篇看到了胜利的希望并努力实践,果断地用法攻破潼关,很快夺取河南大片土地,在洛阳横刀立马傲视群雄,最后攻克国民党台湾,实现了他的闯王梦。

这一次,魏凤侠能不能见到收藏《刻经》的伏高,似乎尚有悬念。

当年,程咬金带着部下若干前来验收大足石刻工程时,可谓观者如潮,黎民百姓闻讯从百里之外赶来。大足石刻工程浩大,各色人物形象气质俱佳。有学者称今天招聘会的有人提出的形象气质俱佳就是看了大足石刻来的,说古人尚且如此,况乎我们今天生活在21世纪的年轻人。程咬金观摩完毕,石刻技艺和一个个形神兼备的造型大加赞赏,即赏白银五百两。程咬金说:“此钱用于老百姓生活费用,灯油开资、烧香进贡的费用吧!”

伏明将钱分发给工匠,就像现在的工包头把钱发下去。工匠也欢喜。

宋朝末年,公元1260蒙军进军至四川,在大足看到尖山子的大足石刻,甚为惊叹。翌日,一个叫可汗努儿的首领装为艺人前往一寺庙寻风水先生。不料,这风水先生不是别人,而正是伏高先生。他抚摸着可汗的手说:“施主从何而来?”

可汗说:“从省城成都来。”

伏高说:“客官表相俊朗,眼角生风,地庭周正,眉长过目,但从客官的像质看,应当从官而非杀仗……”

果然,蒙军在重庆合川钓鱼城遭到重创,可法以为是寺庙和尚使法,回兵杀到大足,将伏氏族人斩尽杀绝。据《胡氏起源序》叙述,其本族胡姓中便有伏氏。伏氏族为躲避杀身之祸,纷纷改名换姓。

今天,在大足极少见到伏姓人家便是这个道理。

据史料记载:程咬金在四川大足观赏尖山子石刻艺术期间,创造了拐子刀,即手肘在前,膀臂在后,杀人者前弓后箭;其刀藏身于后,下手极快,就在须眉之间。

魏凤侠说话间,他身后的几个大汉已经将程燕飞捆了个结结实实。

魏凤侠见状,道一声:“松绑。”,魏凤侠说:“我来好见见这位好汉,我还没有见过在太平镇鬼门关敢不吃老子飞镖的是什么人!”

魏凤侠啐了一口浓痰,提枪走到道人跟前,说着话时,魏凤侠伸手来抚在程燕飞的肩膀上,那从容不迫的样子,叫几个站在旁边的袍哥也忍俊不禁。

重庆袍哥实际就是城市里的混江湖的农村人和城里人。

程燕飞见火候已到,两膀一叫劲,蓦地夹住两个袍哥,一式“二朗担山追太阳”将二人的脑袋提着一撞。赓即,程燕飞抡拳便打,照准左右人等,先是一记“缩脚迎面掌”劈破了一后生的鼻梁,小伙子漂亮的脸颊血流如注,哇哇地退了。程燕飞再使一招旋风腿,腿到人到,风势凛冽,没有人再敢贸然抢进——程燕飞趁势拔开双腿狂奔。

魏凤侠举枪便打,古道上枪声如豆。

程燕飞一路穿沟过涧,他忽左忽右,如跳跃的脱兔——

魏凤侠的子弹紧追不舍,却丝毫没有伤损程燕飞的皮毛。几个袍哥也举起盒子炮射击,子弹如同蝗虫在程燕飞四周飞舞,直打得水花迸溅,古树断枝。

传统小说对如此的描写,写得最好的是一篇小说《黎明的河边》。

这时,魏凤侠看呆了,他和几个袍哥面面相觑,照说魏凤侠的枪法就是当时重庆这座水码头的标杆——几乎无人能在其枪下逃脱,不像西方谍战片眼花缭乱,一会这一会那,总让观众摸不着头脑,最后莫名其妙的打出字幕:“此片摄于……”然后渐渐退出,观众看了也就看了,恐怖分子照样出生入死,有恃无恐。

于是,美国中情局特工忙忙碌碌的一天又开始了——

中国此类传统小说和影视不是这个模式,我们有我们的套路,让人看了之后回味不尽。稍瞬,几个袍哥明白了,他们今天见识了什么是在半空中飞起来吃人——眼前在溪涧上飞走的人是可以称为飞翔在五月间秧苗上行走如飞的人,这就是中国民间传得越奇的飞檐走壁,武艺人中儿的移步换形法。

魏凤侠示意不打了,将枪管在嘴边吹了一下,自我解嘲地说:“我们的功夫都还给老师了。”

有人说,能够在魏凤侠枪下逃走的人,几乎没有。

自靠了重庆这块水码头,魏凤侠就在警察局长王秉章的侦缉大队当分队长。当年刘湘为了控制重庆的袍哥势力,派人打入袍哥组织的兄弟伙。四川袍哥分兄弟们和姐妹伙,兄弟伙为男性,姐妹伙是女性,当初亦是反清复明建立起来的,并无什么大的不妥。四川袍哥里只有大爷,没有二爷,据了解此是为了尊重关公。

魏凤侠参加侦缉大队之后,经常在太平镇一带活动,设卡检查过路客商有无通匪嫌疑。那时日本人还没有打进中国,袍哥组织基本上还是封建社会的一个民间组织。说魏凤侠生性放荡是不正确的。在新中国刚刚成立之初时,四川农村和城市基本上也是封建半封建的原生状态,几乎没有像样的近代工业,即使当年的兵工厂其设备也都是很原始的机械。农村仍保留着几千年来的原始状态,在太平镇到处可以看到穿着蓝布长衫留着长辫子的前清举人和裹脚的妇女。民间的武术亦是很传奇和真正具有实质性功底的,吞钢弹吞宝剑肚皮上压千斤重的条石轻而易举——光阴流转到今天,这一切都变了。古人说的男的梦见黄花女,女的梦想少年朗成为时尚。色不醉人,人自醉,魏凤侠跟其他男人一样对漂亮女人也是情有独钟的——

龙王寺上的钟鼓楼上的已敲响了做早法事的阵阵晨钟,此时云板堂堂作响,木鱼邦邦回声。说来巧的是,龙凤寺的山崖下就是滚滚长江。

龙王寺乃明朝所建,此庙飞阁流舟磐响钟鸣,红墙黄瓦中的阿房宫,长生殿、贵妃池、梳妆台和飞霞台,长庙曲折,小桥流波,假山嶙峋,花木扶疏,雕窗画廊纤尘不染美轮美奂。

太阳的朝霞渐渐退去,一轮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四川的山水,一派流光溢彩的景象。置身于这荒无人烟的野岭,程燕飞停了下来,坐在一块石头上,看天上的鸟儿飞翔。一会儿,一条山路上走来一个陌生的人。这个人牵一匹马,缓缓悠悠地从程燕飞眼前走过。这个人走了一段路之后,猛地回头,看了程燕飞一眼。

程燕飞惊魂未定,一看,是我的马!

原来是一个和尚。和尚勒住马口,轻捋僧衣,一抬单手打掌:“阿弥佗佛—

—”

程燕飞一看是他的马,便说:“老师,这马你何处牵来?”

和尚说:“哦,这马是我从太平镇鬼见愁牵来,似无人认领。我看是一匹草原军马,欲牵回寺庙里去,什么时候送到队伍上去。”

这里,需要澄清事实:草原军马一般是指新疆汗血马和蒙古马,为何在民国年间这样的马会流落到四川民间,这是很值得考证的。

和尚说:“我住在太平寺,若是好汉的马匹,请到寺里一叙。”

和尚转身径直牵马往前面的一座寺庙去了。

行了十来里山路,二人见到了前面的关公庙。庙里没有人,二人继续往前走,看见一座寺庙,上书:关公庙。

此庙坐东南向西北,是川东最大的寺院,主殿三进三层,厢房为三进四围。进山为大山门,中为大雄宝殿,后为诵读经堂,厢房为众僧禅房,又后一幢楼阁为藏经楼,山门西侧由上至下,按唐宋元明依次排列,四层塔林。场沿下,叠砌四百九十级台阶,直达山脚,场沿边石阶弯道,东西两侧各有一株高逾十丈的千年银杏。头顶各色包袱的男女信众,跪在银杏树下,焚表化纸,祈求上苍佛祖保佑。两株银杏东为雄,西为雌。雄为如来,雌为观音,极是求苦救难大慈大悲,百姓说靠树能治病,食皮可长寿。二人走近大雄宝殿,只见如来佛高坐于宝殿水中,福寿佛、阿弥陀佛盘坐观音堂。此时日影正午,风入松林,庙中二人品茗对笑,不啻酒药穿心,应着那空山鸟语,幽径风鸣,平添了几分仙气。魏凤侠赞叹一声:“果然好风景!”

庙门上书: 野寺多情留客住,青山无语看人忙

抬首又见三个大字,遒劲雄浑:关公庙。

四川多寺庙,是中国西部一景,直到今天这些坐落在四川各地的寺庙其香火越烧越旺,旺到今天把庙宇修得如同宫殿。

民国时期的关公庙,现今已经升格为有了大雄宝殿的辉煌庙宇,前来敬香的香客不远千里背包打伞也要来朝拜庙宇。

此时,从青城山下来的程燕飞正欲随和尚进庙,从寺庙后面的山林跳出来数名不明身份的人,手持利刃尖刀耕火种时的农具,迎面扑来。这些武器在今天看来是笑话,但在农耕文明的旧中国则是一把利器。

“站住!”一条大汉厉声喝道。

程燕飞道一声:“本人从青城山下来,借白莲教王三哥的缘分到此一游。”

后有学者批评说,程燕飞同志的这一句话是错误的——为甚呢?你到人间来布道来散布妖孽,国民政府和民间朋友是有责任捉拿你的!此说你竟敢还说是来借白莲教王三哥的缘分,真是岂有此理!这话没让在青城山参禅打坐的老道听见,如果听见不气死他老人家。

嘉庆元年(1796年)刘之协、姚之富、齐王氏领导的白莲教大起义,在川、豫、陕、甘五省燃起战火后蔓延到楚、川、陕三省交界的地区。聚集了数万人的农民、佃户、山民和棚民以及后来加入的手工业者,这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次规模巨大的农民起义,揭开了封建王朝从此没落的序幕和农民起义浩浩荡荡的先声——这一次白莲教提出的口号是:“换乾坤,换世界,反乱年末劫!”

1794年清廷在陕西兴安、山西大宁、湖北宜昌与河南洛阳安徽芜湖等地大肆搜捕白莲教首领和头目,欲斩尽杀绝不留下后患。其中,王世昌、刘永基、刘永春、钟成景、赵尺等白莲教领袖人物,均被捕捉归案,并斩草除根,诛灭九族。

1796年春,白莲教再一次揭竿而起,发起了又一次中国农民起义反清复明的斗争,魏凤侠便是白莲教老道的后人,为躲避清廷的追杀,传承衣钵,老道藏身到了青城山练功习武,著书立说传有《金刚经》《玉宝书》于世。老道创造的《内劲功·金刚劲法》和《三十六天罡闭手法》,至今仍在四川成为瑰宝级的武功秘籍,仍有寻长生不老的大老板和企业家包括国家级公务员孜孜不倦的追求。

这时,一个小伙子从山林中站了出来,几名强人围住了程燕飞,但均没有人敢上前。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先人老道创下的《金刚劲》法,正在或者已经在程燕飞内脏升华——所谓三分气在千般用,一寸气断万事休——程燕飞是得到先祖真传的,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功夫可以或者是称为了得——这里,还需说明一点,练习过《青城顺气功》不一定就可以承重汽车,不一定就可以在肚皮上压千斤重的条石。现在,程燕飞被团团围住,按照传统功夫,程燕飞是可以杀出重围并在这里亮剑施展拳脚的。功夫当然要展示,更要表演,不然如何能代代相传。突然,程燕飞看到天上棍棒齐落,练过《青城顺气功》的身体加上大脑很快作出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判断——那是强人要收他的性命!

棍棒从天上落下时,程燕飞一个旱地拔葱,原地跳起,在空中摆腿,其腿飞旋似箭,稍事间便横扫了数名大汉的乱棍!忽然,一声极沉闷的重击,程燕飞已被一腿实贴地击在腰身上,这一记杨七朗的扫堂腿叫魏凤侠也吃惊不小。这一腿使得这位江湖好汉日后得了腰肌劳损的后遗症,至今未能痊愈,留下后遗症为医院贡献了若干回钱财。

说时迟,那时快,程燕飞率先看到一把利刃明晃晃地飞翔在眼前——

一个强人跳将起来的时候,手肘在后,刀刃在前,此时浑然是一副前清斩刀手的架势——中国在没有实施用枪杆子击中人犯要害的清末,处决罪犯均是使用刀砍,虽说残忍,但就中国人的智慧却创造出了许多民间刀法,其中拐子刀、袖手刀、齐眉刀应当是中国农耕文明历史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是西方文化所没有的。程燕飞一看来人使的一招便是拐子刀,人从半空射来,其刀十分隐蔽而崭露锋芒。远远地——和尚在站庙廊阶沿上,注意观看。和尚手持羽扇纶巾,一双慈眉善目,他看着程燕飞动如脱兔,从容似漏网之鱼,那拐子刀寒光闪动,划破壮士的战袍,划破程燕飞的一袭青衣,只听到其布在空中发出哗哗声,却不见异物迸出——

和尚挥动羽扇,频频点首,说好好好!

再一挥手,鹅毛羽扇前的一群强人果然不见了踪影。魏凤侠好生奇怪。这时一个小和尚牵了一匹枣红马从庙宇后面的树林里走出来。

程燕飞见是自己的马,便奔了过去,牵过马儿,转首过来向和尚道谢,然后翻身上马,两腿一夹马肚,朝重庆方向的成渝官道飞驰而去。日头正上正午,耀眼的阳光铺射在五至七尺宽的青石路上。长风烈烈,骏马飞奔,一个山门汉子正向山城重庆奔去,去迎接明天的太阳。这一年正是民国29年,川中军阀在重庆大战,刘湘和李家玉在壁山互为攻守,战斗极为残酷,枪炮声从远远的山后传来,震荡着群山,震荡着长江,震荡着安居乐业的一方百姓。

此时,清王朝已完全消退,民国兴起,尤其是在祖国大西南腹地的四川。

此时此刻,壁山成为四川战事的焦点。刘湘和杨森在璧山县周围的山上激战。太阳每天都在升起,山城新的每一天都在进步。重庆这座山城又开始了爬坡上坎的生活,朝天门码头再一次响起船笛声。杨柳街的笑声从来都是那么明末清初的,和着春天里一长短的鸟鸣和街上满眼的药香。已是傍晚光景,杨柳街的清风茶楼茶庄走进来一个清癯汉子。程燕飞二十多岁的年纪,肩搭上魏延布袋,身着湖蓝色对襟短衣,足踩一双厚底双帮布鞋。此人两道剑眉之下,一双眼黑漆生光。程燕飞一进来,堂官就高声唱:“喜鹊叫,贵客到!客官,里面坐!”

20世纪初,西方一直禁止运武器到中国,不过手枪例外,中国人很容易买到,但像毛瑟枪还没有见过,仍对程燕飞之父身怀绝技的袖手刀津津乐道。因此,当程燕飞他们一批中国军官第一次试射这种枪时,其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将此枪誉为“自来得”。张学良将军将一支毛瑟枪交给河北大沽海军船坞厂的这位专家。

不久,程燕飞离开东北去关内的长城作战,率东北第12集团军107师210旅赴古北口去与关麟征将军一部会合。时令下值1937年初秋,部队行军至石匣镇,恰好与关将军部下在阵地前见面,同是中国军人彼此拥抱欢呼。程燕飞不曾与关将军谋面,敬仰之情久怀于心中。这天,他见到了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生、国民党台湾陆军总司令、在东征和北伐战争中有着卓越功勋的关麟征将军。

程燕飞和一批川军及其东北军官兵由关将军特令嘉奖,获战役“猛虎英雄称号”。

1937年10月,程燕飞原部调动,东北军团划归至各战区统一指挥、调遣。一批在战场上颇有战功的军官,分别与黄埔军校首领和原东北军对日作战有功的军人归属中央集团军划拨,以便更为主动迎敌,争取时间。原第七战区刘湘部在山西东回村与程燕飞的关麟征一旅相会。当夜,南北中国军人同杯共饮,互相鼓励。当时的川军装备十分简陋,许多士兵还穿着单衣,肩上背着土制大刀,穿着水爬虫草鞋,但川军士气极为高昂。程燕飞在巡视了一圈川军部队之后,请示关将军之后,决定去汉阳兵工厂调一批轻重武器调拨给川军。当夜幕降临后,程燕飞和他的几个川军士兵回到营地,他把自己的想法告知了战友,大家都点点头,决定明日启程去汉阳兵工厂。

二战区副司令长官黄绍竑直接命364旅于10月22日、23日迎敌,电报称:“即刻出发还击西进之敌。”

程燕飞已于10月20日只身前往武汉,转船去大别山麓的汉阳兵工厂。

此后,川军44师122师各旅各团先后抵达,由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孙连仲指挥。364旅727团于10月24日黄昏摸索前进。25日拂晓到达东回村(属山西平定县),尖兵突然与日军遇。旅长王志远命727团占领南山阵地,二营占领北山阵地,一营守村东角,旅部设在村内的一间民房里。

上午9点敌机开始轮番轰炸,阵地上一片火海,很多川军当场被炮弹掀到了天上,血肉横飞。川军伤亡惨重。而后,敌人又集中炮火猛轰川军阵地,半小时内,727团伤亡达百余人。原来准备用以冲击日军散兵的川军骑兵,只好潜入村中以避炮火。

上午10点20分,敌人开始发起第一轮冲锋,以四十人打头阵,冲在最前头,第二波紧随其后,天上敌机返回加油。日军极为猖狂,高吼着武士道的皇军万岁、万万岁,端着刺刀大踏步往前冲。川军从战壕里站起来,手榴弹一排排扔出去在敌群里爆炸。战斗异常激烈,到处都看得见火光冲天的爆炸,川军的手榴弹甩完了,从背上抽出大刀。敌人又发起第二、三、四轮攻击,已经冲到了川军阵地前沿。一场惨烈的肉搏战开始了。364旅作为预备队的第六连,从半山坡向山顶增援,日军施放瓦斯,这个一百多人的川军几乎全军覆灭,生还者仅一二十人。728团2营一千官兵几十人。北山阵在于午前失守。就在这时,川军骑兵三个连闻讯挥刀倾巢出动,呼喊着为战友雪耻,为川军报仇。

战斗残酷到了人踏人,马踏马,刀上的血还未流下来,人头就被削掉了。

此时的程燕飞骑着一匹新疆汗血马驰骋在鄂皖东南官道上。程燕飞头缠青布英雄巾,怀揣第七战区司令长官刘湘令,急往汉阳兵工厂调拨轻重机枪和100支20响盒子炮。此令十万火急,程燕飞一路上挥汗如雨,马不停蹄。经一夜细雨洗濯,官道更显古拙,程燕飞身着108扣青底白色短打衫,一夹马肚催马前行。行至太平镇,一路上不见人烟,只听山岭上苍鹰盘旋。鹰在天上发出凄凉之声。程燕飞是东北汉子,从未到过此荒芜之地,问过一小店伙计,说是前去不远就可听见兵工厂靶场射击声,但时有山匪出没,过八公山需几人同行。程燕飞这时才知鄂皖腹地实属中国贫穷之极。古人说,饥寒起盗心,果如此。于是牵马而行,将一支20响盒子炮提在手上,眼观山野四处。快近八公山地界,忽闻一声巨吼,其声凶猛异常,若是一般人等恐已吓破了胆。

“赶路的汉子哪里走,还不快快留下买路钱!”

半人深的蒿草里钻出来几个虎视眈眈的强人,都提着大刀、长矛。说时迟,那时快,一道白光从程燕飞眼前掠过。程燕飞使一式二龙抢宝分为左右,一把将袖箭折成了。强盗数人一拥而上,程燕飞甩手就是三枪,当即击中声响最大的那个。跃上马背,程燕飞使出东北军人在马上的绝顶功夫,一忽儿便钻到了马肚下,再次叩响20发盒子炮,子弹划过马肚,直穿透强盗数人胸腹。这数声枪响立即惊动了正在紧急搬迁的汉阳兵工厂警卫连,他们以为是日寇先头部队袭来,一百多人的警卫连迅速从厂区扑过来,个个荷枪实弹,都是汉阳兵工厂的最新武器,且人人另佩20响盒子炮。程燕飞自然是见过阵式的,他先放马过去探明究竟,一人藏匿在山一侧。马踢踏踢踏往山下奔去,兵工厂警卫士兵见是一匹战马放胆奔来,估计肯定有人藏在马后,几个士兵绕过汗血马,发现了程燕飞。程燕飞抽枪顶住一个士兵的头,说一声:“我要见你们厂长!”

这时,兵工厂警卫连的一个排长走上来,觉得来人手里这支手枪非同一般,格外引人注目,问:“先生从何而来,你这支枪是什么地方造的,能不能让我看看?”

这个故事并非虚构,记录在《汉阳兵工厂厂史抗战篇》。

程燕飞当日即见到了厂长,被厂长婉拒,理由是非兵工署令不能签发武器。

电话在那时已不能与战区司令通话,仅凭来人一张纸条就要签发轻重机枪50挺、手枪100支,在兵工厂搬迁时刻绝非等同之事,需急电核实,但时局紧迫无人可去完成此事。厂长说:“这里尚有战区来的其他部队,我们查证之后立刻拨发。你枪盒里的枪可否借鄙人观赏?”

程燕飞将腰间的这支德国20响取出来给厂长看。厂长把枪放在手上,只一眼,就看出了差距,没说话。程燕飞在厂长助理的陪同下,参观了汉阳兵工厂部分车间,看见工人师傅在车床上车削枪管。枪管被车刀削得光可照人,一条条长长的铁屑热烟升腾。程燕飞又参观了几个重要车间,对总装很感兴趣,端起一支汉阳造79式步枪瞄了瞄。转过来,他又观看了中国人自己仿造的德国盒子炮,皱起了眉。这个情形引起了陪同参观的厂长助理的注意,问到程燕飞为何如此?

程燕飞回到厂长办公室,道出了咱们的20响与德国的相当不足,首先在外观上我们的就比不上人家。这时,厂长助理仔细给这位远道而来的军人讲解汉阳兵工厂的光荣史。

1883年,爆发中法战争,张之洞在上海筹集军械和粮饷,备受英美洋行刁难和盘剥,深叹“方今求一千之枪,难于筹十万之饷”。1889年,8月30日张之洞上奏朝廷:“不动用国库,由粤绅捐,在广东省城40余里之石门建枪炮厂……”1890年4月7日,清廷正式将枪炮厂移至汉阳大别山北麓(今龟山),同年动工,耗白银70万两。紧跟着,抗战爆发,汉阳兵工厂从德国引进的20响盒子炮也加快了开发力度,工程技术人员昼夜研制。这当儿,程燕飞雪里送炭,送来了真正的德国样枪。两种枪摆在桌面一比较,中方人员即刻就展开了重新设计的方案。

第二日,程燕飞重返归途,策马飞奔。汉阳兵工厂厂长和总装员工,将他送出厂区之外,握手而别。前线急需的武器将由兵工厂连夜赶造。同时,汉阳兵工厂也在连夜向重庆方向搬迁。程燕飞赶回部队已是十五日清晨,他临别前的川军战场一片沉寂。这时他看见一匹枣红马慢慢向他走来。雪野上,程燕飞目睹了惊心动魄的一幕,只见一个日军军曹长缓缓地从雪地上站起来。程燕飞举枪瞄准了他的太阳穴,正欲扣动扳机,忽然一个中国军人出现了。程燕飞非常惊讶。

重返部队的程燕飞,不久与关部共同与日军作战,在战场上冲锋陷阵,获蒋介石亲令嘉奖。

这一年台儿庄大战打响,日矶、坂垣两师团集结重兵向中国军队发起进攻,以图占领华北地区及其夺取中国重要省市,然后南下打通南北通道。蒋介石命第一、二、五、七战区会同作战,各路部队如同水银泻地般向华北涌来,到处是部队的海洋,招展的军旗。八路军各师团也马不停将日寇团团围住。聂荣臻将军和徐向前将军以及八路军各纵队,在长城以北的喜烽口、平型关死死掐住了敌人脖子,欲置日军主力于死地。

国军池峰城一部坚守台儿庄,战斗进行得十分艰苦,池部多次与敌人展开肉搏战,弑得血流满地,双方士兵的军衣都染红了血。我军寡不敌众,台儿庄岌岌可危。李宗仁急调汤恩伯第二十军团向台儿庄急进,命令下到各师团四个字:绝不后退。

关麟征将军率52军,在王连仲85军配合下,对日军形成钳形之势。日军被迫突围,被程燕飞所部伏兵围剿,歼敌三万余人。千余官兵在团长亲临一线前沿指挥的鼓舞下,更在川军拼死顽强的血战中得到动力,一举攻占台儿庄火车站。在此,敌我双方一度形成拉锯。程燕飞从川军骑兵最后掩杀成功的战例,得到启发,先埋伏7支骑兵连于车站外围,以削掉日寇头颅为胜,以雪川军全军没之耻,为千余川军将士报仇。

关麟征的52军将敌人团团包围,一股日军约三、五百人从车站行李处不动声色地溜了出来,正好被程燕飞的一个连的骑兵发现。程燕飞接到消息,一手提着一把东北军的钢刀,一手握着盒子炮,挂着望远镜,站到最前沿的一根电杆下,发出命令:“两个连从正面冲,其余部队从两侧包抄,不许漏掉一个敌人,不要活口,为川军同胞报仇!”

机枪刚一停止,百余匹战马蜂拥而出,每一把战刀都闪着光亮,映着西边的太阳。弑到最后,程燕飞亲自跨上一匹白马,提上钢刀,一夹马肚,追上一个日寇,看准他的后颈窝,只一刀,就劈断了他的锁骨。不料,这个日军回过头来,用明晃晃的日本军刀砍断了程燕飞的马腿。白马惨叫一声,前失马蹄,程燕飞一头栽了下来。那日军小头目忍着剧痛,与程燕飞展开了一场白刃战。显然,这是一个训练有素的日本鬼子,他横着一刀的同时,跨一大步,已经抢到程燕飞的左侧,这是致命的一击。哗啦一声,血从程燕飞的膀臂涌出来。这一刀在日本叫“太阳出血”。程燕飞躲闪已来不及,想用刀挡,无奈动作还未调整过来。日本人笑得眯缝了眼,完全忘记了血模糊了眼睛,双手握刀直穿程燕飞的胸膛。程燕飞猛叫一声,声震敌胆,就是这一声吼,一股浓痰唾在敌人眼膛中央。也就是这一瞬,程燕飞反手一刀从他的前胸穿过。程燕飞连刀未抽出,转身离去,不在话下。此刀江湖人称“袖手刀”。

这时,程燕飞手下的士兵蜂拥而上,将这个顽强拼搏的日寇砍于乱刀之下,血肉模糊。

台儿庄战役后,关麟征晋升32军军团长。蒋介石对52军是另眼相看的。

程燕飞与战友失散之后,溯江而上。原想回部队,但已不知部队到了哪里,于是打算在兵工厂寻找战友,如有前方部队来提枪炮,便随队而归。汉阳兵工厂迁至重庆后,确有前线官兵因日机连日轰炸,无法返回留下来当了工人。当时,部队来兵工厂运武器,大都用驳船从江上运走,原因是铁路易遭敌机轰炸。汉阳兵工厂迁址重庆之后并未在市区建厂,而是改在离重庆50公里的铜罐铎,这里有几个因修成渝铁路而停建的隧洞。这些隧洞沿江而造,非常深且隐蔽。21兵工厂的机器就安在这三个洞内,昼夜轰鸣,为前方制造捷克式轻机枪。随着抗日战争进入尾声,盒子炮也渐渐淡出中国。

这夜,程燕飞纵马驰骋在返回部队的归途上。他途中蓦然记起俄罗斯女人,不知这个有一夜情的漂亮女人现在何处。因为娃莲娜和丈夫离开中国的时候,中国的抗日战争近在眉睫。由于时局极为混乱,人类生存的空间被战争乌云笼罩。而正是这些时刻,谁不思念家乡的亲人,思念自己的妻儿。武汉保卫战,程燕飞神秘消失,是值得人们深思的,他并没有死在战场上。当时战斗进行得非常激烈,双方都为此投入了大量兵力,程燕飞被一枪击中之后,提着一支盒子炮艰难地从战壕爬出。这时,中国军队的前锋已冲到敌阵中去了,周围只看见日军向四处溃逃的散兵部队。枪伤阵阵作痛,程燕飞从坡地上往下滚,滚到一个草丛深处便又昏迷了过去,他手里的一支盒子炮还提在手上。天不觉黑下来,到黄昏时整个战场空无一人,到处是双方激战后的血迹,战死的军马,辎重,被击毁的枪炮、打散了的子弹和被泥土遮没的死人。已是初秋,有了凉意,程燕飞的军衣也被战火撕扯得七零八落。他醒来睁开眼睛就发现一个日军大佐军衔的鬼子,两个人的眼睛在黑夜中对峙,都恨不能一口吃掉对方。

而这匹汗血马的鬃毛如火球般殷殷发亮,匹毛如锦缎。红马的鼻端咻咻不已,马蹄踏在草地上,时而向天空发出咴咴的嘶鸣。程燕飞凌空腾起,练就的五虎朝阳功爆发出惊人的丹田之气所向无敌。此功,程燕飞万不得不用。他在东北当兵多年从未向任何人展示过。

日军大佐当即被程燕飞的大侠之眼的红光吓哭了,哇哇乱叫。但这鬼子吼叫已晚,程燕飞不待枪尖着地,飞身腾起,在空中就红缨枪扭住调头,一式“二龙戏珠分为左右”,单臂将红缨枪掷向敌人眼窝——

红缨枪在夜幕中飞翔,宛若一幅绚丽的军旗,缨穗发出美艳的光芒,犹如古时弑仗的劲道。红色的缨穗着长城的野风,尖叫着迎风而去。日军大佐惨叫一声,顿时血花腾空迸,乌黑紫红的血映红了天空。

程燕飞持柳叶刀左右劈杀,犹进无人之境,刀光起处,惟见一道白光闪过,刀彩飘飞,如同一团火红的流霞。 GHVPZRfHTr+/j3ZO64f70f1nr+yr1Q2JrvynProZtYtFaX8jekDHfp3MH0DA7uw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