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八六一年至一八六三年间,石达开所部太平军在四川进行过英勇的战斗,这支太平军在大渡河惨遭覆灭。然而是他们的斗争,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和地方封建势力,扩大了太平天国革命的影响,鼓舞了川、滇、黔人民反抗清朝封建统治的斗争,他们的斗争事迹至今仍在四川人民中间传诵。太平军在四川的悲壮历程揭开了中国民间一些奇人异士的篇章,进而亦是父传子、家天下的传奇。
在中国,一部《水浒》里的许多英雄人物,其中有相当多的人是有绝佳本事的,人称小旋风柴进和燕青都是上房高手,这些曾经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给历代的中国人的生活带来了快乐,遗憾的是却没有留下许多秘籍。只是在一些口口相传的记忆里,道听途说且越传越玄乎。在中国武术的渊源里留下遗产的是明末清初和后来风云突变的民国。这个历史阶段作为北宋时期撰写的《百家姓》便开始有了实质性的文字记载。一本《孙公记》《红匣记》《武筋断》便是佛学、道家皆认可的武林秘籍——移步换形法,而不是四川评书艺术里的任意创作和随意扯出三百里地又一板书扯回来的作品。尽管有人对此三本书中的人物和武功表示质疑,却因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这三本书为历代练家的必读之物而无法反驳。此书中记载了发生在重庆江津陶家一个古渡的故事。说的是一个明末清初的斩刀手,即刽子手,四川百姓叫砍脑壳的。这人姓洪,名起顺,字清中。
正是春暖花开的日子,洪顺起远赴江津四面山公干,走至天黑,他望见一鸡毛店,便停下脚来准备投宿。四川民间有一句话: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在中国尚未进行工业化进程的清代,随处可见背刀挂剑的江湖艺人和背包打伞的出门走亲戚走人户的百姓。故此,鸡毛店就应运而生。洪顺起早年随师学艺,学习剃头的手艺,却学艺不精,差一点将一个初生婴儿的胎毛连头带发一起刮掉,正是未看手艺如何,且看师傅顶上功夫。洪顺起生得身材高大,面目可憎,一身蛮力可以搬倒一头水牛。清末民初之际,那时候外国的洋枪还没有进入中国,杀人砍头皆是用的柳叶刀。刀上系挂铜环,刀口雪亮生风,在半空中轻轻一抹,便能见到毫发吹荡。
洪顺起曾到一个寺庙算过八字,即看过面相、手相、排过八字,算命先生便对这个五大三粗的村人道出自己的观点,争取这个客官能在未来的前途上有所发展,别误了自己一生的光阴。不过,经算命先生观察,来人面带晦色,想必仕途不顺。算命先生把握着洪顺起的手,心里默默念想着昨夜复读的一段文字。算命先生看的是一本叫《周易·七虎下天山》的秘籍,其中有如此一段经典 :“观相之法:衔辨面上之部位,其形格定局变化无穷,当为相法之枢要。然而,相有肥瘦先后之不同,实难依部位作形格之佐证,惟有掌定在先天,自少至老,不能移易,固而求形必先求掌;掌定五格,分金木水火土等形掌。贵客官均属土掌即掌方厚指方短,八卦现也。这种掌形,如加上头平地角方,鼻端身胖肉厚不露骨,则是土之正格。相颜面云:头平顶正鼻头丰,地阁朝元方正宗,枕骨平横黄赤黄,背腰平厚腹垂洪,头短掌方足背厚,声沉耳厚发眉浓,眼长颧起面田字,五岳相朝富贵公。”
贵客官面红头尖,此相面带火耳。土养木火犯木,故土藏火,则木难荣,因此土形掌带火者,难以求贵。
算命先生然后左右端详了洪顺起的一张脸,缓缓道:“客官其面颜色金黄,此面相藏金也。土藏金系王格,若金过盛则犯土,金犯土主凶也。客官掌纹均溢背,又乱巽位,必主破财。客官伤门,死门均呈青暗色,此相主刑劫,似无妻也?故此,客官切不可内守求取功名富贵,应出门至江津李市寻访高人。此人姓柳,名雄尺,字玉武。”
此时日头当午,正是四川人说的晌午的时分。算命先生起身要走,洪顺起拉着先生的手,倒头便拜,要求细细说出前程,提示久困英雄,指引迷人去路。
洪顺起便将银钱一把塞入先生的手中。算命先生这才说出:“客官如想有一个好的前途且无破败,顶好去当衙役,去衙门当一名砍脑壳的斩刀手,为民除害!”说罢,拂袖而去。所谓拂袖而去,并不是此人没有收费,而是先将客官洪顺起的银钱塞进了青布长衫的内袋里。中国人五千年走遍祖国的名山大川,最忘不了的就是在窑裤(内裤)系右侧处缝一拳头大的布袋,布袋里什么也不装,只装钱且不管多少,皆放进人的肝的一侧,随时可以提醒自己:这是来之不易的东西。
一年的光阴过去了,春天来临,洪顺起接到衙门指令将赴江津李市镇去接一位客人,原本是可以乘坐滑杆(轿子)去的。但是,洪顺起放弃了这一相当于今天正团营级的待遇,说自走路去,不用百姓劳神费力。
翌日晨起,即练功人讲究的:寅时不见光,卯时亮堂堂。这个时候的洪顺起出发了,他从四川巴县的五根村出发向江津步行而去。
这时,洪顺起已经在巴县衙门砍犯人脑壳,就是老百姓说的刽子手。那些在清王朝数座大山下敢于以身试法的多情人士,以及贪官、杀人犯均没逃脱洪顺起的柳叶刀的制裁。当然,在衙门当差不止洪顺起一人。
洪顺起砍的脑壳最多,也最利索,甚至有些人犯的亲属在万般无奈的情形,还要求洪顺起来执行死刑,以求早死早翻身早死发财。一句话,魏凤侠砍脑壳,砍得一点血迹没有,那飞溅在看客脸上的血是不知到哪里去了!老百姓一致欢呼:“真是神技啊!”如此这般,这也算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做到了完全彻底的人性化。可衙门里对此表示不甚理解,但得到老百姓的肯定,尤其是人犯亲属的一致好评便是皆大欢喜,亦是维定了社会局面和治安。
现在,洪顺起将要去的地方是那当儿人迹罕至的四面山。一路旅途劳顿,洪顺起肩扛一口柳叶刀一路歌声嘹亮,大步朝前。
四川多鸡毛店,前来投宿的大多是从前江湖上行走的武艺人,这些人多身怀绝技深藏不露。
当晚,洪顺起来到一个名曰“天下第一村”的客栈,上挂一灯笼“鸡声茅月店,人迹板桥霜”。
店家姓冯,名叫冯钱。冯钱开店久矣,熟悉过往客官的许多面孔,一看便知来人是吉凶祸福,他本人对身怀绝技的江湖好汉也颇有景仰之意,意欲拜见一位武功高强的人参师学艺。久在江湖上奔波的店家冯钱,早年曾参师练过青城顺气功,四川境内很多江湖人士都知道这部功,但传下来的很少。然而,冯钱早年随先生习拳的时候,先生对冯钱的执着也极为欣赏,很多时候对冯钱进行手把手的传授,但后来冯钱发现了一个秘密:先生每每练拳之前,必练青城顺气功。先生最初一直守口如瓶,到了临终前的一个月,先生才将此功练得极好的一位老师推荐给冯钱,写上纸条嘱冯钱去寻师,说你寻到一个叫洪顺起的砍爷,你就会得到青城顺气功!
冯钱对洪顺起的期待是不言而喻的。
这一年桃花盛开之后,转眼便到了七月,一轮山月渐渐升起,四面山遍野银白。这天店里来了一个肩扛柳叶刀的人,此人生得五大三粗,浓眉大眼。冯钱一看此人莫非是大名鼎鼎的砍爷魏凤侠吗?于是倒地便拜。魏凤侠大异:“这是为何?难道我与你有恩遇否?”冯钱说出缘由,魏凤侠大笑,说:“兄弟这你就误会了,我哪有什么青城顺气功!我杀人如麻,媳妇都娶不到,哪有闲工夫练鸟顺气功!”
冯钱见状,抱拳拱手道:“寒门草舍不敢有亵,敬请客官担待,略备薄酒一席,无攀龙附凤之意却有投门学艺之心!”
洪顺起见酒早已心醉难耐,一路出门未曾饮过涓滴,此时残月衔山,星辰寥落,四周古木森然,遍地荒榛。孤峰屹立的龙凤山东枕长江之北,西望秦川之南,坐看贵州云南,颇有东杀桃王西眺北方之势,鸡毛店如烟如柳,江山如画,真正是林中飘烟,山中藏屋。
洪顺起剑眉入宾,朗目炯炯,一口柳叶刀扛在肩上行走江湖。
俗话说:“人在江湖心在家,只为银钱走天涯。”洪顺起万万没想到会在这个风景清雅的农家客栈与一位素昧平生的粉丝相逢。古人说得好,曾经相逢,胜过从未相遇,这就是他乡遇故知。古人说的人生三大喜事之一:金榜题名,新婚之夜,还有就是他乡遇故知。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
时至夜半,蓦然后院竹林透出一道光亮,有人夜里起床出门,冯钱便来到后院一看,果然见是魏凤侠。洪顺起走了一趟拳脚,而后将一口刀抡得飞旋,搅得风起。就是此时,忽然一个红衣少女急急而去,洪顺起大喝一声:“来者是谁,报上名来!”竹林里只发出一声笑声,洪顺起大怒,一口刀从腕间飞出,划出一道白光,但人影早无踪迹。洪顺起并没在意,以为是自己看走眼了,将一只野兔看作了红衣姑娘。
就寝时,发觉红衣人给了洪顺起一个神秘的背影,洪顺起并未放在心上,上床安睡不在话下。乡间无事,松油灯照亮了这一处青瓦房舍,再至午夜光景,洪顺起在梦中行走突遇一条小河,小河流水哗啦啦地响,河床平坦视野开阔,洪顺起想起了江南丝竹的缠绵和色彩俗艳以及粉墨优伶的咏唱,这时一个红衣少女站在洪顺起床边,轻轻道一声:“凤侠大哥——你让我想得好苦啊!”
洪顺起翻身而起时,红衣少女遽然而去。洪顺起好生纳闷,直坐到天亮,再没有什么红衣少女的脚音。
天快亮时,一个人影再一次不期而至,一个红衣女子掌着灯,一步一步走上楼来。不多一会,洪顺起感觉好似正与一妙龄红衣少女在房中嬉戏。忽然,洪顺起忽觉眼中闪过一道红光,大叫一声:“不好,有刺客!”
慌忙中抽出枕下那口单刀跃身而起。就在这时,红衣少女的宝剑已拢了,寒光四射的宝剑锋芒所向,直指洪顺起的要害处。剑锋闪着幽静的冷凝之光。红衣少女发问:“你真是洪顺起否?”洪顺起如实答道:“难道洪顺起这样的刽子手还有真假不成?”红衣少女笑说:“客官若真是洪顺起,我愿以身相许!”洪顺起以为在梦中,便说了一声:“俺真是洪顺起,不信俺有练功在身!”说罢,就着床前,练了一回青城顺气功,一双拳在胸膛打得山响。
冯钱在窗外见到了真功夫,此只有青城顺气功才有的本事,大喜过望!洪顺起愣住之时,红衣少女扔下话说:“好汉,今生今世我就是你的人了!”
洪顺起正欲抱住女子,红衣少女端着一盏松油灯走了过来,照着一面泥土墙,墙上果然刻着一首打油诗。“客官,识字吗?”
洪顺起粗识大字便说:“认得几个。”洪顺起起身走到墙边,果然有一行打油诗刻在墙上: 人在天涯心在家,只为银钱走天涯,父母家中常牵挂,妻在窗前守灯花。
洪顺起触景生情,便问:“你是何人?”心中暗忖,莫不是意中人到来了?
少女笑而不答,但始终不与洪顺起上床共寝。
翌日晨起,店家将洪顺起送出院外,冯钱说出想拜洪顺起为师的想法,洪顺起付之一笑,而二人抱拳拱手,相拜而别。洪顺起道一声:“兄弟,后会有期吧!”
洪顺起离开鸡毛店时,后又走回几步给冯钱指了一条路,嘱他去江津李市去寻一个叫洪顺起的大师,说青城顺气功就出自他那里。洪顺起便去四面山公干去了。
这日,冯钱走出了鸡毛店,来到李市镇场街上,如椽的檩柱和天上一匹亮瓦出现在头顶上,给人一种蓦然而至的感觉。
洪顺起一想到妻儿与满街都流淌着晚唐的芬芳,墙上尽是雕梁画栋的飞禽走兽,禁不住感慨万千,当即吟诗一首:
郁孤台下清江水,
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草市街上的砖雕、木雕无不是老僧寸铁杀人古人出门在外的画面,两千多年前草市街就是眼前这个样罢?洪顺起想,这里到处是布履蓝衫,长发短辫。
草市街南边的风雨桥,不是很宽,但极古老而令人遐想,你站在风雨桥上是怎样的感觉呢?一条小溪从桥下从容经过时,你听见的是琴声,琴声婉转了千百年到了今天是那般清流。
洪顺起辞别冯钱不在话下。
近晌午,冯钱走进了豆花店吃饭,吃到一半,冯钱抓一大把红叶儿的春芽,丢在筲箕里,佐料是白生生的豆花蘸红油。冯钱吃在嘴里再嚼一口春芽,说:爽。
吃过豆花饭,继续在街上走,在八字桥尽头,即街的拐角处。这八字街与几条街纵横交错,宛若在李市的地面上用狂草抒写的一个草字。就在这曲径通幽处的门内,挂着一幅镜框,是两个人的合影,冯钱看到上面写着一行字:“父传子,家天下”。
一口柳叶单刀挂在墙上。一个年约五十的医师正与人疗伤:“小伙子,要打谷子了,不要再伤了腰杆。”说着蒜钵般粗的一双手在人的腰杆上使劲抹酒药。小伙子走后,医师对冯钱说:“墙上的这块匾好几百年了,我爷爷的岁数还没有它的一半。有这条街,就有我的家。”
晨光秀隽的李市,白面馒头,油炸糍粑、油炸糯米团,到处腾起袅袅炊烟。李市街上炸粑粑的油极清亮,照得出人影。大街上,箩筐、扁担喊“来了!”,大家好像在古代一条画廊里行走,潘金莲正用一根竹竿挑窗户,西门庆着血红色软缎长衫信步走来,正仰头朝窗户抿笑……
冯钱上前讨教,说出来意。不料,药师大笑:“我只会看病,哪里懂得甚青城顺气功!”
屈指算来,冯钱这是遇到的第二个说出如此话的人,便告辞了。
第三日,洪顺起公干回来了,又夜宿冯钱鸡毛店,醒来时,发现店家冯钱不见了,甚是生疑,不知是祸还是福,提刀一眼看见墙上一首打油诗:
人在天涯心在家,
只为银钱走天涯,
哥在山中挑煤炭,
妹在窗前绣荷花。
当晚,冯钱与洪顺起结为金兰之好,不愿同生,但愿同死。
至今,流传在重庆江津一带的青城顺气功都声称是洪顺起传下来的,尽管青城顺气功传下来的极少,民间大都守口如瓶,洪顺起在清光绪17年算是做了一件好事。至于,红衣少女是谁,无人知晓。有人说冯钱为了得到青城顺气功将自己的女儿许给了刽子手洪顺起。有人说红衣少女是冯钱的义女,为了冯钱得到青城顺气功,不惜以身相许,还有说得更离奇的是:红衣少女竟是自报家门,从一个青楼女子脱胎换骨。二人结为连理后,随洪顺起去了川东重庆府。民国之后,行刑改用枪子儿,砍爷们纷纷转行下岗,洪顺起与妻回到江津李市乡下,一、四、七在场街上便开始点豆花,渐渐地名扬四乡八里。
不过,其中《玉匣记》中有相当的文字是一般人难以卒读更是不可思议的。因是国家级保护遗产,在这里就不方便透露一字半句。在四川民间一直流有一句话:“真传一张纸,假传万卷书”,就是说师父若真要将绝门功夫传给你,是不会随意如四川评书那般瞎扯胡说的。顶重要的东西便在一张纸上,这纸上可以写一句话,一首诗或者一首词,更重要的是念起来朗朗上口的几个字,如:“空、王、吃、口、泰山、牛年”。
这一行字诀据悉是明王乾张献忠传下来的,第一个字里面还隐藏着字诀,每一个字诀里又隐藏着一首古藏诗,你理解了这首古藏诗的意义就算入门得道了。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据称,这首诗便出自张献忠杀四川在西充被乱箭射死的情怀。
崇祯年间,闯王李自成和大西王张献忠揭竿而起,这两支农民义军队伍分别向朝廷发起进攻,一时如山洪暴发,铺天盖地,二人因为争夺大明江山,在中国这块大地上捉对厮杀,李自成被清军击败仓皇逃离了京城,而张献忠则在四川的西充县凤凰坡落入敌手,被乱箭射死。后者一部分有逃脱者至云南滇西,这当中便有佼佼者为移步换形法的成功人士——他就是将这三部秘籍传至后世的陕人洪顺起。然而,如何是洪顺起传入后世,而不是李自成的贴身护卫或者李自成的侄亲,这里便得细细道来。
关于洪顺起,有很多传说,一则是他练功极好,绝口不谈武艺,待人不和,再就是洪顺起创南宫门之后,从此绝了情欲,每每在月上中天的时候独一人藏到公园僻静处练功走拳。这当儿朗朗的月光如水银泻地,青幽幽一地月光。洪顺起时而在红墙绿瓦间飞腾纵跳,时而在竹树丛上跳跃,一忽儿将一口单刀抡得飞旋,雪光闪闪,那刀锋寒气逼人,末了,洪顺起将单刀辟向黑夜,发出啸声,低沉而威猛。
中国最早有记载的飞檐走壁和南宫门武艺的是陕西省的三原县,这里的先民自古有习武之风,很多古老的拳术便出自这里。陕人张献忠杀四川,其本身练就的拳术有七种拳法便出自关中大地,这便是黄帝陵的发祥地——西指蚕丛开蜀道,北通云栈锁秦关。
此后,洪顺起将南宫门武艺传于后世,洪顺起后传川人魏凤侠、魏凤侠传柳雄尺,柳雄尺传张雄飞。
李太白“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和陆游“ 细雨骑驴入剑门 ”的诗句,满眼的杞人忧天。
传说,当年太平军在四川巴县陶家镇(今重庆九龙坡区)一带与清军决战之后当晚就撤了出来。
这一年是清同治二年(1863年)冬月初九,此时的太平军开始走向下坡路,太平军末将柳雄尺从清军包围的一座兵帐里飞奔到附近的一座庙宇,清军打着火把连夜追击,眼睁睁看着柳雄尺从庙宇的数座宫阙的瓦檐上奔走向前,有恃无恐。柳雄尺手里只提了一把朴刀,腰上插了一条九节鞭隐入七峰寺。从此不见踪影,循形而去。七峰寺峰回路转,青山叠秀,在蒙蒙晨雾中与树影交相辉映。七峰寺一条溪水环抱,林木浓郁,气象庄严。天王殿门阁高悬黑漆金额匾,上书:大雄宝殿,四个大字。柳雄尺穿过弥勒堂来到大雄宝殿,一派金碧辉煌。登上十八级青石台阶,殿前正中放置一座铸有九龙抢宝图案的唐代三足铁鼎香炉。殿两侧两株千年丹桂树绿叶成荫,大钟与鼓侧立两旁。从大雄宝殿一侧穿过寿佛殿,绕过极乐堂,便是方丈室,壁上铁环随意拉动,黑漆板墙即刻左右分开,立即现出一道小门。进门之后,将黑漆内墙上的吊环再往下一拉,板门又自行封闭,天衣无缝,无懈可击。进门是佛手飘香,燃灯眇眇,二十四盏六角纱宫灯悬挂在长廊上,古色古香。走进经堂,门楣上书三个大字:悟禅堂。经堂前挂有楠木抱柱,上贴对联一副,苍劲灵动的概书跃然纸壁上:
九伐竟无成,心师武侯,能继祁山六出志;三分不可待,计诛邓艾,已复阴平一败仇。
祠中还有一联,令人深思:
雄关高阁壮英风,捧出热心,拨开大胆;剩水残山余落日,虚怀远志,空寄当归。
经堂右侧一小门,进入风火墙夹壁通道,其人小心谨慎,怕有暗箭射出。清军钻出甬道天光豁然开朗,一座玲珑雅致的院落展现在眼前。院中古梅八株,竞相吐芯,红梅、冰梅、细梅、绿萼梅在微风里摇曳生姿。尚有一鱼池依墙而筑,假山屹立于清澈池水之中。粉壁上雕龙刻凤,塑有青龙奔空而去,墙上滚滚浮云,云卷云舒,煞是一番风景。
据史载,当年能成功从重重包围中越墙而走的只有洪顺起。
洪顺起练的就是民间传说的南宫门轻功——移步换形法。其后,洪顺起传柳雄尺二人再转入青城山专攻移步换形法,在青城山大雄宝殿之前的草坪上搭上一条绳索,脚上捆扎铜瓦,如同杂技艺人走钢丝。然后,铜瓦不松绑,双脚踩在一只箩筐上,以取得双手的平衡。如此,反复练习,而后是助跑、攀登、翻越围墙,提桶上房……这一系列的练习均是在青城山清幽寂寞的深山里进行。
民国时期,柳雄尺后在重庆中央国术馆任教,授徒颇众。其间,柳雄尺的章法最多亦最富有戏剧性和传奇色彩。更戏剧的是柳雄尺在重庆江湖码头有一席之地。
南宫门是一门在中国江湖传得甚奇的武功,传承下来已有三百多年的光阴,迄今为止在中国北方仍视为秘籍。在中国古代,六壬、太乙、奇门因采用的时间参数不同,研究的对象也就不同,太乙是以年为基本单位360年一周期,研究先天八卦与流年大运的对照,象征为天。奇门是以节气(太阳周期)为参数,研究后天八卦与地理位置的对照。六壬是以月周期内以六循环为参数的人事影响。这就是天地人三方面都齐全了。南宫门的意义正在于此。
在中国今天竞争日益白热化的时代,一本秘籍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可以改变一个团队和家庭的走向,此并非危言。
辛弃疾一首《菩萨蛮》似为中国武林秘籍作了最好的诠释。
这夜,柳雄尺脚踏明月,头顶清风从四川巴县前往成都青城山。
四川境内群峰依偎,鸟语花香,水色潋滟,寺庙甚多,闲云野鹤之人大有人在。
此前,柳雄尺在重庆杨家坪龙凤寺夜练移步换形法,一人常在月上中天时,独一人提水桶上房,有欲偷师者藏匿在小树林里仰望时,直看得叹为观止惊心动魄。
龙凤寺坐落在重庆杨家坪龙凤山山麓,这里终年绿树环抱,山清水秀,万仞倚天,峭壁绝崖下万里长江卷出雪流腾空。在这锦秀田园的乡村附近,龙凤寺算得上是远近闻名的一方净土。寺庙的年代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年轮的刻刀在这座沧桑古老的寺院里留下了太过神奇的故事。当年在庙里有一位主持传说是重庆杨家坪百日擂台赛来的,此人江湖人称赞柳雄尺。中国广袤江山藏龙卧虎,民间传承的高人的神秘更平添了的百姓的向往。
柳雄尺从何而来,无人知晓,龙凤寺暮鼓晨钟,青灯黄卷。袅袅佛烟中柳雄尺每日晨起坐在庙廊的屋檐下参禅打坐,夜里三更时分在红墙绿瓦间疾走如飞翔。为当年十分闲云野鹤的百姓生活带来了神奇。
许多年后,从北岸来的武林人士便翻开了这个古老的故事。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年前,一位身穿破烂袈裟的游方和尚,黄昏光景,一人踏歌面来,此人僧百结,趺脚垢面,这日来到了重庆,和尚是听说重庆正在举办一场百日擂台赛慕名而来的。和尚两眼生光,手持禅杖,胸挂佛珠,僧裰芒衣,行走江湖。在旧中国的江湖上,常常见到如此的草莽英雄行走于江湖。
此和尚姓柳名雄尺。
这日,柳雄尺来到重庆北岸的一家茶楼,坐在一条板凳上拉琴,川戏皆有一特色,可以不用穿戏袍几个人围坐一圈,一人唱,众人和。中国的琴瑟琵琶,一经拨出潇水般的弦音,让人想起高人逸士,红妆翠袖。古人杀仗时气冲霄汉的意境,辛稼轩拍遍栏杆的无尽怅惘。这时,悲怆的胡琴就让我们记起《秦香莲》和《锄美案》,那些游食江湖的草台艺人。胡琴的离乱之声,像棉线一样柔绵不绝,让人憧憬起燕儿飞那样的江湖侠客。一人唱,众人和:“长坂坡上赵子龙哟——”接下来,胡琴、响板。道琴一起奏响,打围鼓的票友齐唱:“长坂坡上望到头哟——”于是,清风茶楼的票友、茶客以及过路人都洗耳恭听,这自然又让人向往起古代英雄“握天下风云于襟袖之间”的壮举。和尚拉的就是一曲《秦香莲》。
当天夜晚,茶楼说书便是说的《乾隆下江南》。说书人细细道来。时值仲春,此时重庆杨家坪正热闹,百姓人头攒动,奔走相告,纷纷传说从日本来了一个大力神,名叫龟男太郎。此君到重庆杨家坪就是来挑战百日擂台赛的。擂台是数天前搭建起来的。中国古时的高三丈三,长三丈三,高三尺,这恰好映正了中国儒家思想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谁也没有想到,这天来的是两个日本人,一个叫龟男,一个叫龟田大烘。当年比武擂台赛上高悬这二条贼汉的大名,于是许多前来观战的中国人,几天来都认识了日本人龟男。擂台上,龟男和另一个叉着腰的龟田大烘,叫阵的骂声连鼻孔都喷将出血来!龟男和龟田大烘轮番叫阵,却没有一个中国人敢跳上台去应战。
百日擂摆到九十九天时,一位身穿破烂袈裟的游方和尚,这日来到了重庆杨家坪,和尚正是血气方刚之年,在旧中国的江湖上,常常见到如此的草莽英雄行走于江湖之上。和尚慢慢来到擂台前,伸手招呼台上的主持人,要求搭一架楼梯上台,这时,台下老百姓争先恐后想见到这个和尚,擂台下一下子山呼海啸地欢腾起来。两个日本人都非常强壮,握起拳头,拳头有碗钵那么粗壮。二人在台上比划一阵,拳拳生风,狠重而刚烈,不由得倒吸一口气。对台下要求搭楼梯的那个和尚,龟男和龟田都来到台前,嗤之以鼻,并用手示意,你有本事就跳上来!
和尚三番靠近台前,却不肯上去,而依然笑容可掬。和尚笑容可掬的模样激怒了二位日本大力士。这时主持人找人抬来了一架楼梯,架在擂台前。两个抬楼梯的人刚刚架好楼梯,和尚在一倏忽间,猛地射上了擂台。两个日本人一见这个和尚披头散发,却散发出异常的清香,不由大吃一惊,倒退数步。台下,数千人的观众潮起潮落的呼喊声,又翻涌过来,简直就是惊涛骇浪。率先出场的是龟男,他通过翻译告诉和尚,为了避免和尚丢脸,更确切地说不让台下更多的中国人难过,他龟男和你,只赛一局!
首先立下生死状,和尚抱拳拱手,表示谢谢。不过,和尚对翻译说,咱们得立下生死状,否则我很难走路,这是和尚唯一的要求。趁和尚抱拳之际,龟男已经趋步上前,欲凭借空中优势,只一拳,解决战斗。如果不怎么顺利,再加一条腿就可以打得这个和尚三魂出窍。和尚早已看到龟男此招,也不急迫,轻轻一闪身一藏缩,好似苦树盘根。
主持一声令下,龟男马上追步连连进逼,抡拳便打,拳重如铁。和尚步步退守,后来竟沿着擂台边缘转走,也不招架,直退得台下的老百姓望眼欲穿,欲哭无泪!
擂台赛上空云团凝聚,黑云压城城欲摧,重庆杨家坪不远的长江的涛声瞬时激起惊涛骇浪。擂台赛瞬息万变之间没有了摧枯拉朽的气势!有的老百姓甚至掩面哭泣,龟男在擂台上奔腾咆哮如雷,人们看到和尚一步一步地退缩,禁不住破口骂!你这个狗日的疯和尚!没有关系别下东海!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就在此时,忽然天光一闪,凝然如一团红霞在天上翻滚,电闪雷鸣。骤然间天空乌云密布,惊雷奔空,闪电撕破了晴空的云霞,而这时,擂台上激战犹酣,双方开始进入了白热化的决战时刻。和尚不再退让,上挑下格,拳来腿挡,势如破竹。四川人称武术为“扁挂”,很多人练了一辈子武艺,没有明白操扁挂是何意,扁挂是何意。四川民间有一句顺口溜:“要打架,操扁挂。”武术中有很多拳谚,是很有意思的,尤其是四川人称的扁挂,就概括了武术这样的全身运动。俗称扁就是腿,挂便是手。手是两扇门,全靠腿打人。挂显然就要来得快些,即上来下挡,左挑右格;引上打下,引下打上……即拳和脚的功夫。明朝方世玉对此更有很形象和贴切的论述:“ 何谓君子问君家,操打为何叫扁挂,不扁不挂难招,不扁不挂难进步,一动不离身子扁,二来灯笼要高挂,手有打,肘有扎,脚有踹,气节分开上中下……”
几番追杀,龟男抖动着一根根汗毛,在晴天霹雳的擂台上越来越疯癫,龟男步步追杀,拳拳生风。和尚则笑呵呵引他进来,引手一逗,你来,你来——和尚做一式端枪手,前弓后箭,端拳于前方。这正应了“拳不离腮,肘不离怀”的古谚。龟男果然不服,凭着日本大力士的闯劲,硬是一头撞进了和尚的鸿门,颇有摔和尚一个狗啃屎的架势!台下静得没有一丝声响。先前一位妇女抱着孩子,孩子被吓得嗷嗷大哭的声音也停息了。然而,和尚不容龟男退却,轻轻一步踏进他的中宫,锁住龟男的胯下,用腿的力量靠住龟男的腰。龟男要想扭脱已经是不大可能了。和尚还是没使劲,让这个日本人慢慢地挣脱,而不是挣扎。古人曰: “人有坚矛与盾者誉其盾之坚,物莫能也,俄而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物无不陷之,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如何?” 此时,龟男哪里还有逃生之路,先前让你步步紧逼,就是消耗这个大力士的气力,等你累死累活差不多的时候,和尚原来身材瘦小而内力无穷的本事就显现出来了。就在此时,龟男两颗晶亮的血红大眼喷薄欲出,一对重拳轮番搏斗,二人周旋不及片刻,和尚退身一步,力从掌出,刹那间两道红光如闪电雷击,静静地穿过龟男的心脏。血,顿时凝固。
台下,空气凝固了。台下听到了呀呀吱吱的声音,有人低头一看,原来是一个孩子撇开小小的胯档正在撒尿!
台上,龟男一声惨叫,其一股黑血从咽喉喷涌而出,其踉踉跄往前奔了几步,那血终于没有呛出来。龟男竟一口气吞了下去!宽大的擂台上,只见龟男捂着胸口在喘息,但他终于没有吐出血来。后来回到日本,龟男说他是为了顾全日本人的面子,此说竟遭周围人嘲笑。
而和尚像往常刚才那般从容,故意步履蹒跚仿佛捧红绸端仙桃,又似乎手持羽扇纶巾,烂衣衫破袈裟乐陶不已。就在此时和尚大步向前,将龟男一把扔出丈外!
说时迟,那时快,就在此时,擂台后台冲出一条大汉,抡拳便打,看此人怎生结束:此人身材粗鄙,嘴上一溜小黑胡须,目眦尽裂,暴殄天物。后来的日本侵入中国在中国太行山被聂荣臻八路军击毙的阿部规秀,据悉就是龟男的小侄。龟田是如此角色,阿部死在中国太行山被一枪爆头,其血一点点地变了颜色也就不难理解了。和尚不并避让,见龟田来势迅猛,且是一头撞来,和尚右头身一侧,好忙迫!他伸出右臂蓦然挟持住龟田的一条粗胳膊。龟男当然地反抗意欲扭转,挣脱!和尚再巧使一式:“铁拐李酒醉欺人”,骗过龟田,龟田以为这个瘦小的中国和尚要放他一条生路,因为龟田稍稍已经感觉到了和尚的力度在放松,而没有加力。这是和尚使的缓兵计呢!
突然,和尚突然拧住龟男两条臂膀,咔嚓一声脆响,龟男只一声惨叫,其肩骨早已露出森森的白骨。和尚再往前一踮,人身往前一纵,提着龟男的两条臂膀,纵身弹出擂台,越上了擂台旁边的一幢民房。此时,重庆杨家坪擂台上空只见一件108扣青衣白底短打衣衫在白云里飞翔,一双脚儿直奔天际。须臾之间,天空突然一声巨雷,咔嚓一声,一道闪电劈开万里晴空。台下的数千百姓仰望一个身影在瓦楞飞奔,在房脊上奔跑,和尚提了龟田两条胳膊,在晴天霹雳的巨响中飞越房梁,已经跳上了龙吟虎啸的瓦当屋檐,这时的房檐的铃铛丁当作响,急似雷霆万钧。和尚再一纵,不见了——
刹那间,雷声大作,天上乌云滚滚,霹雳大的雨点扑面而来,倾盆大雨迎面而至。台上台下人声鼎沸,嘈嘈声滚过擂台,观战的百姓泪如雨下奔走相告。
从此,柳雄尺从重庆杨家坪奔走之后,隐姓埋名去了四川广陵寺,在那里潜心著书立说。有人称此亦是柳雄尺第一次入川,到重庆就没有再去过。而后,柳雄尺常住重庆九龙坡区直港大道龙凤寺,练功走拳不在话下。
新中国成立之时,柳雄尺已是白发苍冉,人是物非。眼前,依然是龙凤山那一片葱葱郁郁的庙宇,龙凤寺风烛瓦霜,往昔的威仪荡然无存,人去庙空,如今法师早已安卧在庙宇背后的翠竹之中。
百日擂的说法极大地鼓舞了国人的信心的意志,实际上也助长了后来者之不倦的追求而忽略了对科学真理的学习。有的人一生都在这样的境地里不能自拔。20世纪80年代中期,龙凤寺一位来了一位知名度极高的法师,这位法师就是著名的海功法师,海功法师曾与柳雄尺有过一次交手,尽管其间是附会了许多传奇般的色彩的。现在,当人们真正领略到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间这片沃土的深藏不露时,我站在重庆龙凤寺山麓远眺,龙凤寺前面的云海依日红轮西沉,苍鹰的铁翅在火烧云中冉冉映出它的苍灰与劲道,我们仿佛握天下风云于襟袖之中。
清人袁枚说:“ 须知米豆千粒,不若明珠一颗,刀枪杂弄,不若老僧寸铁杀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