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十三章
仁心仁术,誉满申城

几天后,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尽,白云观门外已聚集了不少人。有的是听了风声,特意来看热闹的。有的则是揣着几分忐忑,几分希冀,想来求医问药的。观内的香火味,似乎都比往日浓郁了几分。

就在这时,一阵略显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个身影快步而来。待走近了,人群中有人发出一声低呼。

“是他!那个长牛皮癣的小商人!看着……好像真的不一样了!”来人正是几日前那个浑身流脓淌水的小商人。此刻的他,哪里还有半分先前的萎靡与狼狈。他身着一件崭新的细棉布袍子,面色红润,眼神发亮,脚步更是带着一股子轻快劲儿。最让人挪不开眼的,是他裸露在外的脖颈和手腕。

原先那些红肿溃烂、覆着厚厚鳞屑的皮肤,此刻竟已平复了大半。大片的鳞屑脱落,露出了底下新生的、带着淡淡粉色的肌肤。虽然颜色尚未完全匀称,但那股令人作呕的脓水和奇痒难耐的惨状,已然消失无踪。

“道长!林道长!”人未至后院,小商人洪亮的声音已经传了进去,带着压抑不住的狂喜和一丝颤抖。他三步并作两步冲进院中,一眼便看到了负手而立的林玄真。

“扑通”一声,他竟直挺挺地跪了下去。

“道长!神医!您真是神医啊!”他声音哽咽,额头重重磕在青石板上。

“使不得,快快请起。”林玄真上前一步,虚扶了一下。

小商人却执意磕了三个响头,才在伙计的搀扶下站起身。他激动得满脸通红,指着自己的脖子和手腕,对周围闻声而来的香客和道观弟子们大声道:“诸位乡亲,你们瞧瞧!你们瞧瞧我这皮肤!才短短几日啊!我这磨了七八年的老毛病,眼瞅着就要好了!”他撸起袖子,露出手臂。

“不痒了!真的一点都不痒了!晚上能一觉睡到大天亮,身上也不再流那些脏东西!以前啊,我这身上,夏天捂得严严实实,冬天痒得钻心,走在街上,人家都躲着我,生怕被我过了病气!”他说着,眼圈都红了。

“我这病,访遍了名医,吃了多少苦药,银子花得像流水一样,都不见好转!我都快绝望了!多亏了玄真道长!道长的药膏,道长的符水,真是太神了!”

院子里,先前还窃窃私语的人群,此刻都安静下来。一道道目光聚焦在小商人新生的皮肤上,充满了震惊与不可思议。

“天呐!这……这变化也太大了!”

“那黑乎乎的药膏,瞧着不起眼,竟然这么厉害?”

“还有符水……莫非真是仙家手段?”

一个前几日也曾在此观望的老者,使劲揉了揉眼睛,凑近了些,仔仔细细打量着。“错不了,错不了!这好的可不是一星半点儿!简直是换了层皮啊!”他这一嗓子,更是坐实了小商人所言非虚。小商人见状,更是激动。他转身对随行的两个伙计一挥手。

“快,把东西抬上来!”

两个伙计应声上前,抬着一块用大红绸布覆盖的长形物件。小商人亲自上前,深吸一口气,猛地将红绸布扯下!金光闪闪的四个大字赫然映入众人眼帘——“妙手回春”!这四个字写得龙飞凤舞,遒劲有力,边缘还镶着精致的木雕花纹。

“道长!”小商人双手捧着匾额,郑重地举到林玄真面前。

“小小薄礼,不成敬意!这是我特意请城里最好的师傅赶制的!您的大恩大德,我永世不忘!从今往后,我逢人便说,白云观的玄真道长,才是真正的在世华佗,是救苦救难的活神仙!”

他这话一出,人群中又是一阵骚动。

“妙手回春!这评价可太高了!看来这玄真道长,是真有大本事的!”

林玄真脸上依旧带着淡淡的微笑,他伸出手,接过了匾额,入手颇沉。“你有心了。”他声音平静。随即将匾额递给身后的灵柩和灵兰。“寻个显眼处,挂起来吧。”

“是,师兄!”灵枢和灵兰脆生生应道,两人脸上都洋溢着与有荣焉的喜悦。灵兰更是偷偷对林玄真竖了个大拇指,被灵枢用胳膊肘轻轻碰了一下,才收敛了些。这块“妙手回春”的匾额,很快便被高高悬挂在了“玄真道医”诊室的外墙上。阳光下,那四个大字熠熠生辉,仿佛一道无声的宣告。

有了小商人这个活生生的例子,先前那些将信将疑的人,心中的疑虑顿时消散大半。而那些本就对林玄真抱有期望的求医者,更是信心大增。“玄真道医”的名声,凭借这两个成功的案例,如同插上了翅膀。一时间,前来白云观求医问药的人络绎不绝。多是些寻常医馆束手无策,或是拖延日久的疑难杂症。白云观的香火,也因此肉眼可见地旺盛了起来。往日清冷的道观,如今人来人往,多了不少烟火气。

那些曾经在茶馆、在码头、在工厂里传播“玄真道长”事迹的侯山煜和金福财等人,此刻更是与有荣焉。他们口中的故事,不再是空穴来风的传闻,而是有了实实在在的印证。

“我就说嘛!玄真道长那是真神仙!”侯山煜在知春来茶馆里,又开始了他的新一轮宣讲,听众比以往多了数倍,个个都听得津津有味。

整个团队的士气,因着这接二连三的成功,确实高涨到了一个顶点。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兴奋和难以抑制的干劲。

冷月本就医术不俗,如今得了林玄真指点,又有了明确的“玄真道医”招牌,诊治寻常病患更是添了几分从容自信。她开出的方子,病人也更信服,疗效自然事半功倍。

墨非那间临时改造的“丹房”,更是成了白云观的一景。炉火日夜不熄,时不时飘出些古怪却又隐约带着药香的气味。他本人则顶着两个大大的眼圈,头发乱得像鸡窝,却总在看到新提纯出的药粉时,露出痴迷的笑容,嘴里念叨着“成了!成了!”,活像个走火入魔的药痴。偶尔还会拉着清音,神秘兮兮地展示一小撮颜色奇异的粉末,吹嘘其药效能“生死人,肉白骨”,换来清音半信半疑又带着崇拜的眼神。

侯山煜和金福财这对俗家弟子,如今更是如鱼得水。茶馆里、码头上、工厂区,到处都有他们的眼线。除了继续散播“玄真道长”的威名,他们也开始有意识地收集城中各路人物的动态,甚至是一些不起眼的街谈巷议,都一一记录下来,汇总给林玄真。

侯山煜还特地弄了个小本本,自称“江湖百晓生”,被金福财笑了好几天,说他侯半仙这是要去说书啊。金福财则更注重实际,已经开始琢磨着如何将这些信息变现,或者用在更关键的地方。

苏巧儿心思细腻,将每一位求诊者的姓名、住址、病症、用药、疗效,都用娟秀的小楷一一记录在册。这些看似繁琐的信息,在她手中渐渐汇聚成了一张初步的“民情地图”,对林玄真了解底层生态助益良多。她偶尔还会根据记录,提醒林玄真哪些病人需要复诊,哪些药材快要用尽,俨然成了医馆的大管家。

灵枢、灵兰这两个小丫头,迎来送往,抓药煎药,更是忙得脚不沾地,却不见丝毫疲惫,反而小脸红扑扑的,透着兴奋。白鹤依旧沉默寡言,但他带回来的城中各处地形图,却越来越详尽精准。就连帮墨非打下手的清音,也学着辨认药材,偶尔还能提出些自己的看法,让墨非刮目相看,直呼“孺子可教”。

林玄真负手站在庭院中,看着道观内外一片欣欣向荣,弟子们各司其职,干劲十足,嘴角也难得地勾起一抹浅淡的弧度。这份热闹,这份生机,是他乐于见到的。然而,他心中明镜似的,这不过是第一步,却也仅仅是开始。底层百姓的口碑如同涓涓细流,能汇聚人气,却难以撼,坚实动盘根错节的势力。想要真正接触到上海滩的权力核心,获取那些足以改变时局的资源与话语权,还远远不够。他们需要一个契机,一个足以震动整个上海滩的事件,一块分量十足的“敲门砖”。这块“敲门砖”,必须能让他们堂堂正正地登上这个风云变幻的大舞台中央,而不是仅仅偏安一隅,靠着零星的医案积累名望。他的目光深邃,投向了远方繁华的上海市区。 Xww+Ls63DEtJLeXiWE0ZnLmI1+ghC9OZCtVFO3Cs8Mfl3+9pOraaeeuj/HygJpz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