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如果说,要在中国的历史上选一个最具风雅、最懂风情、最为风流、最有风采的朝代,宋代定然能当之无愧、高居榜首。

宋人的风流、雅致是浸润到骨子里的,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人人举手投足间,皆可见风韵流转。

一卷《清明上河图》勾勒出宋代繁荣的商业经济,“正店”“刘家上色沉檀拣香”“香饮子”……这些店铺招牌后,传达的是怎样的讯息?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

宋人的日常作息、劳作休闲,看似寻常至极,可是细细品来,桩桩件件,却都有无尽风雅之意。

有些很会享受的宋人早起之后连洗脸水都是花钱买现成的,早餐更是不在自家开火——花钱能解决的事儿,全都不算事儿。他们蹴鞠、捶丸、投壶、打马球,甚至还有女子相扑。夜市小吃也名目繁多:荔枝膏、梅子姜、乳糖浇、澄沙团子、水晶皂儿、滴酥水晶絵……光听名字,就己令人垂涎欲滴。无论男女老幼,他们都会把娇艳的花朵簪在鬓边,实力检释“幸福像花儿一样”。

那么,会吃、会玩、懂生活的宋人是如何度过一日的?

本书将带领大家走进“风雅之宋”,在“十二时辰”中,如宋人一般,体验“香球熏被”“全民簪花”“含香奏对”“雅歌投壶”“点茶画汤”“红袖添香”等风雅之事。

古代中国把一天的时间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即每个时辰相当于今天的两个小时。

十二时辰制,在西周时就已经开始使用,是当时的人们根据一天之中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人们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的计时称谓。从二十三点开始,汉代依次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晡时”“日乂”“黄昏”“人定”。

除了上面的叫法,十二时辰也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点至三点为丑时,三点至五点为寅时,以此类推。相传这种十二时辰的划分方式,是古人根据中国十二生肖中的动物活动特性来命名的。

本书名为《道是风雅却寻常——宋人十二时辰》,但由于“子时”多数人都在梦乡之中,故而书中描述的内容实际为“十一时辰”。 Oc9YvgGYKgRtFOghHqN340ELMbNc3RuLM0Fd7R9HZHTiqGYJv4jZgi3vQYFBcGq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